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二磷酸果糖治疗效果研究

2018-09-14 11:31涂娟娟
吉林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二磷酸果糖例数

宋 贝,涂娟娟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襄阳 441000)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因围产期各种因素造成气体交换功能障碍,在出生后1min内无法建立规律呼吸或无自主呼吸而有心跳的一种缺氧状态,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酸中毒、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若治疗不及时,往往会对新生儿多个器官造成损害[1]。心肌损害是新生儿窒息的一种常见并发症。Vit C与二磷酸果糖在联合能够发挥改善患儿缺氧程度的效果。本研究对70例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的治疗进行研究,探讨大剂量Vit C和二磷酸果糖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0例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新生儿窒息诊断和分度标准建议》的诊断标准[2],并经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和心肌酶谱活性检测及临床表现确诊为心肌损害[3]。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胎龄36~40周,平均(37.92±1.76)周,体质量2 612~3 204 g,平均(2 849±327)g;观察组35例,男22例,女13例,胎龄37~40周,平均(38.14±1.59)周,体质量2 592~3 187 g,平均(2812±317)g。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接受新生儿窒息的各种常规治疗,包括:吸氧、保温、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限制液体量等支持性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大剂量Vit C治疗,200~250 mg/kg大剂量Vit C与20 ml 10%葡萄糖注射液混合,给予静脉滴注。1次/d,治疗7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磷酸果糖治疗。等量稀释250 mg/kg二磷酸果糖与灭菌注射用水,给予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1次/d,治疗7 d。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心肌酶谱水平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治疗效果判断标准:显效:患儿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心律、心率、血清CK-MB、心电图均恢复正常,心音有力;有效:患儿各种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律和心率基本恢复正常,血清CK-MB水平显著下降,未降低到参考范围内;无效:患儿各项临床症状、心电图、实验室检查等均无变化甚至有所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3521(60.00)13(37.14)2(5.71)33(94.29)对照组359(25.71)19(54.29)7(20.00)28(80.00)χ2值9.114P值0.003

2.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各项生命体征均未出现明显波动,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组别例数时间CKCK-MBLDHASTα-HBDH观察组35治疗前907.73±102.45172.65±60.29532.86±20.34125.48±18.22570.23±30.76治疗后208.43±5.8118.75±3.68209.64±18.5920.75±8.41185.62±8.24t值40.31715.07469.39430.87671.453P值0.0000.0000.0000.0000.000对照组35治疗前906.38±98.74172.14±58.23529.72±19.87124.67±17.91571.28±29.84治疗后287.59±6.3236.19±8.66302.67±21.5138.56±9.21240.53±10.72t值37.00013.66245.87125.29561.713P值0.0000.0000.0000.0000.000t治疗后54.55210.96518.5708.44824.026P治疗后0.0000.0000.0000.0000.000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因围产期各种因素造成气体交换功能障碍,在出生后1min内无法建立规律呼吸或无自主呼吸而有心跳的一种缺氧状态,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酸中毒、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若治疗不及时,往往会对新生儿多个器官造成损害[1]。新生儿窒息主要是因产前、产中和产后多种因素作用,使胎儿出现缺氧、缺血,导致宫内窘迫,娩出时引发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出生后1 min内无法构建规律呼吸或无法自主呼吸[4]。新生儿窒息会导致心肌缺氧,阻碍心肌有氧代谢,增加无氧代谢[5],增加无氧糖酵解,降低产能,并伴随有酸中毒和低氧血症等症状,降低了代谢酶类活性,抑制了三磷酸腺苷的生成,增加了细胞内H+浓度,与肌钙蛋白相结合,并与Ca2+和肌钙蛋白的结合产生竞争,导致心肌兴奋收缩耦联机制被破坏[6]。心肌缺氧又会生成氧自由基,进一步损害心肌细胞,抑制心肌收缩,降低心脏搏击量,并导致心力衰竭。实验室检查通过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对心肌损害进行判断。

Vit C即抗坏血酸,是一种改善新生儿窒息的药物,主要由抗体和胶原组成,能够发挥组织修补作用,大剂量注射能够发挥有效的抗氧化还原效应,加快苯丙氨酸、叶酸和酪氨酸等酸性物质的代谢,缓解并消除患儿酸中毒;有效利用铁和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合成脂肪与蛋白质,增强患儿免疫力和抵抗力,经羟化化生成羟色胺,以维持血管完整,加快机体对于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有效改善缺血、缺氧症状[7]。维生素作为一种还原剂,还能够清除自由基,并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和释放,降低心肌损害程度,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心肌修复[8]。但Vit C整体疗效依然有限,需要联合使用其他辅助治疗药物以增强疗效。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8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各项生命体征均未出现明显波动,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二磷酸果糖是一种心肌代谢复活药物,是一种在于人体内的糖代谢产物性质,能够对细胞膜发挥作用,增强磷酸果糖激酶活性,增加细胞内二磷酸果糖与磷酸肌酸的浓度,有效补充机体内源性二磷酸果糖的不足,维持糖酵途径通畅,促进K离子内流,有效增加红细胞内二磷酸甘油含量,对氧自由基与组胺的产生与释放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够促进患儿在缺氧状态下有效利用葡萄糖和细胞能量代谢,对于缺血性疾病有显著的改善作用[9],对红细胞膜和细胞寿命均能发挥有效的保护与延长作用。大剂量Vit C联合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所引发的机体氧化应激反应[10],显著增加了Vit C的疗效,更为有效地保护心肌,并加快了心肌功能恢复[11-12]。

综上所述,大剂量Vit C联合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有显著的疗效与安全性。

猜你喜欢
二磷酸果糖例数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PARP 抑制剂在BRCA 胚系突变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果糖基转移酶及低聚果糖生产研究进展
更正
二磷酸果糖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麦冬及山麦冬中的果糖
1-O-[3-(2-呋喃基)丙烯酰基]-β-D-吡喃果糖的合成及应用
1,6-二磷酸果糖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肺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