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2018-09-14 10:50杨欢邓卓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移动互联网教学理念

杨欢 邓卓

摘 要: 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给我国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实施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能放大移动互联网对教育领域的正面影响,这种信息化教学理念能实现教学课堂完全翻转。为了保障这种信息化教学顺利实施,可围绕校园文化、移动在线课程、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采取必要措施,这些具体的实施策略能解决信息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教学理念;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8)03-0059-03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学生从知识的获取到知识转化的全过程。此过程中,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很难主动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相关素养。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理念能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实现教学课堂完全翻转。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能够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能改变过去各学科教师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状态,使原本孤立、零散的教学资源整合重组;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利用移动在线课程辅助教学还可以弥补师资不足和促进教师专业技术发展,通过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公平。因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信息化教学模式剖析

1. 信息化教学的起源和演进

信息化教学的概念早在1993年就由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提出了。在这一计划中,美国政府将IT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IT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计划。20世纪末开始,“信息化教学”等相关概念正式出现在我国各级政府文件中。

我国信息化教学发展20多年来,其所采用的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随着我们对教育教学的更加深入研究而不断创新。通过创新和变革教学模式,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向前推进[2]。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正是在当前移动互联网逐渐完善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字化终端普及条件下提出的,是对信息化教学的一次重要创新和变革。

2.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特征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指利用移动在线课程辅助教学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可分为轻度辅助教学、中度辅助教学和重度辅助教学。轻度辅助教学,教师仅仅将其作为课堂管理工具,借助其完成签到、选人和发布问卷等。因为学生不能借助其完成课前预习、课中查资料和课后复习,课程教学形式依然是传统教学。中度辅助教学,教师在使用时不再是仅仅局限于移动在线课程的课堂管理功能,而是借助其完成一部分教学任务,如进行课程内容展示、资料分享、发布话题和布置作业等。在重度辅助教学中,移动在线课程是作为一种能打破时空局限的工具发挥作用的,能有效实现课程教学的延伸。学生借助其完成課前预习、课中查阅资料和课后复习等。教师借助其完成课堂管理以及与学生的各种互动。教师随时在PC端查看移动在线课程的访问情况,实时了解每位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3.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特性

信息化教学平台功能决定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性。麦可思平台、学习通平台以及微课平台,均能实现打破时空的局限,随时随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机会。学习通平台能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实现对教学资源、教学进度、教学对象等的综合管理。信息化教学模式具有低门槛使用的普惠性,适用于任何课程的通用性和信息化资源整合的高效性。

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实施策略

1. 校园文化策略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和以全校师生为主体,包括校领导及职工在内,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物质、制度和行为文化相统一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四个方面,它们彼此之间密不可分、相互影响[3]。

把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融合进校园文化是保证这种信息化教学改革有效执行的重要措施。校园文化策略可为这种信息化教学实施提供不可或缺的条件,其可操作的具体内容有:(1)建设数字化校园,继续推进教学资源信息化。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包括校园网络布局、服务器的架设等硬件设施建设和校园信息化平台、相关数据库等配套软件建设。(2)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争取推出定向流量包。通过建设4G(甚至是5G)基站以及依托于建筑物和光纤的无线热点,达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建立畅通的教学渠道。与通信运营商协商,给校园师生提供廉价优质的定向流量包服务。(3)争取给师生配备专用的学习平板电脑。通过招标采购、植入教学APP的方式,给师生配备专用教学用平板电脑等设备。师生参与信息化教学的工具有保障,就可大大提高信息化教学的应用程度和深度。(4)定期举办移动在线课程竞赛。众所周知,提高课程质量的最佳途径就是举办比赛。在竞赛的驱动下,教师既稳步提升了自身水平,也逐步提高了在线课程的质量,有一举两得的效果。

校园文化策略能解决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以下问题:(1)因为没有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导致的信息化教学设备要素缺失问题。基础设施是信息化教学实施的基石。(2)因为缺乏宣传力度导致部分师生对信息化教学存在认知障碍。如果通过各类信息传播媒体大力宣传,号召师生广泛参与,培育一种独特的信息化教学文化现象,就可以打破信息壁垒。(3)因为管理层不够重视导致的推进信息化教学缺乏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与相关企业的合作项目上,这两项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4)因为师生不够重视导致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推进不成规模的问题。应通过教学骨干带头参与和定期组织教研活动等形式吸引全校师生的注意力。

2. 移动在线课程策略

移动在线课程是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对课程信息化资源进行高效整合的产物。移动在线课程的品质会影响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实践表明,优质的移动在线课程用于辅助教学,能实现教学课堂完全翻转,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移动在线课程策略是指通过提升移动在线课程品质来推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实施,其可操作的具体内容有:(1)优选信息化教学平台,提升移动在线课程的教学辅助作用。通过对市场上出现的各类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试用、部分购买等形式进行评价,挑选其中的优质模块作为合作内容。(2)不断优化课程,优选课程内容和优化课程素材。在定期扩充更新课程内容的同时,可开通课程即时评价机制,对评价不高、内容不佳的课程及时进行诊改,以保证移动在线课程的品质。

移动在线课程策略能解决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以下问题:(1)因为课程建设不能坚持持续改进出现的课程中途夭折问题。要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制度化和专人负责的方式,对课程进行持续的改进更新。(2)因为没有开辟专门的研究领域导致的课程不能标准化问题。应在对信息化教学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传统教学体系进行改进。对每门在线课程都应建立相应的课程标准,严格在标准下进行在线课程制作。(3)因为没有专业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导致的课程功能没法拓展问题。应想办法对现有平台进行改造,或者引进更加专业的平台,保证课程功能按实际需要逐步拓展。

3. 教师策略

教师是移动在线课程的开发者,也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教师认同移动在线课程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模式顺利推广的关键。

教师策略是指围绕教师的角色做工作,以推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实施,其可操作的具体内容有:(1)定期开展信息化教学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教学资源信息化能力和在线课程制作能力是信息技術环境下教师的必备技能。(2)大规模组建课程组,用一个团队完成单个教师不能完成的工作。通过技术层面和教学层面的人才整合组建课程团队,实现在线课程制作的流程化。(3)适当降低教科研立项门槛,让青年教师有锻炼自己的机会。通过政策激励和教学骨干的“传、帮、带”,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当然,降低门槛不是牺牲质量换规模,对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评价标准不能变。

教师策略能解决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以下问题:(1)因为教师教学任务重导致的课程建设任务难以完成的问题。通过建立专业的制作团队,将一个整体的任务分配给多个教师,让每位教师完成自己所擅长的一部分,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2)因为教师没有机会参加有针对性的培训导致的信息化教学技能缺失问题。一方面要组织相关技能的系统培训,另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多多参与在线课程制作。(3)因为青年教师缺乏锻炼机会导致的信息化教学教研能力难以提升的问题。青年教师是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应给予高度关注。

4. 学生策略

学生是移动在线课程的用户,是教学服务的服务对象,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校园里成长过程中,应了解校园文化,要掌握所学专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

学生策略是指围绕学生的角色做工作,以推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实施,其可操作的具体内容有:(1)让学生学好计算机基础课程,提高学生对智能设备和网络的认知。(2)引导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搜索资讯信息和使用信息化教学APP。(3)定期对学生进行信息化教学为主题的访谈活动,了解学生的真实心理状态。

学生策略能解决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以下问题:(1)因为学生对智能设备认识不正确导致的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一方面要倡导绿色上网的观念,告诉学生网络的用途不仅仅是打游戏;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多利用手机搜索资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因为学生长期接受传统教学导致的自我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这种信息化教学实践初期,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把提升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3)因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沟通隔阂导致的学生心理障碍。消除沟通隔阂,可避免因为误会导致的一系列问题。

三、结语

用移动在线课程辅助教学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界公认的教学改革方向。进行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是一项十分有难度的复杂工作,需要从学校层面进行综合论证。校园文化策略、移动在线课程策略、教师策略和学生策略是保证这种信息化教学顺利实施不可或缺的举措。忽略其中任何一个策略都会导致这种信息化教学改革遭遇挫折,只有这四大策略同时起作用才能保证这种信息化教学改革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

7143.htm,2010-7-29.

[2]林书兵,等. 我国信息化教学模式的20年研究述评:借鉴、变革与创新[J].中国电化教育,2015(9)103-110.

[3]雷亚莉.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15.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模式移动互联网教学理念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实现高职学生自主学习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初探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中的应用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