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情绪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2018-09-15 08:20孙晓文张文莹蔺聪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8期
关键词:舒适度组间乳腺癌

孙晓文 张文莹 蔺聪

(1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8;2河南省肿瘤医院 郑州 450008)

乳腺癌为临床女性多发的恶性肿瘤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流行学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约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1]。乳腺癌手术为有效的临床手段之一,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恶化,达到治疗效果。但是乳腺癌手术会改变患者的体型,且术后疼痛严重,因此围术期患者的情绪状况不佳。舒适护理能最大限度提升患者的舒适度,改善疼痛及情绪状况[2]。笔者立足临床实践,分析舒适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403例研究对象,均为2017年1月1日~12月25日在我院确诊为乳腺癌,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女性。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常规护理参照组、舒适护理研究组。参照组201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0.03±4.81)岁;肿瘤分期:Ⅰ期53例,Ⅱ期 107例,Ⅲ期41例;肿瘤位置:左侧98例,右侧90例,双侧13例。研究组202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0.09±4.75)岁;肿瘤分期:Ⅰ期55例,Ⅱ期108例,Ⅲ期39例;肿瘤位置:左侧101例,右侧89例,双侧12例。组间上述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病理学确诊为乳腺癌;(2)符合手术指征行手术治疗;(3)无严重器质性疾病;(4)无精神障碍、认知障碍;(5)对本研究知情,由本人/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转移癌;(2)有绝对手术禁忌证;(3)晚期乳腺癌,预生存期<1年;(4)不接受术后随访或排斥研究。

1.3 护理方法

1.3.1 参照组 予常规护理。(1)常规病房整理、环境干预,保证病房卫生水平、温湿度达医院要求指标;(2)术前,以手术细则为准,叮嘱患者及家属做好手术准备;(3)术中,常规手术配合,按照手术医生的指示配合其完成手术;(4)术后遵循医嘱予以患者用药、治疗,告知患者有饮食禁忌、注意事项;针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对于患者及家属的问题,耐心解答。

1.3.2 研究组 予舒适护理。术前舒适护理:术前予以患者舒适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并优化术前准备。(1)环境。给患者安排舒适病房,根据患者个人偏好,设置装饰病房,悬挂患者喜欢颜色的窗帘,摆放患者喜欢的插花、摆件,并以患者主观感受调节温湿度、光线,最大限度提升患者的舒适度。(2)心理。面对手术患者心理压力很大,想到可能切除乳房难免会有沮丧、恐惧、焦虑、抑郁情绪。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思维角度,从患者的性格、人格特征出发,予以针对性心理安慰,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并应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使患者放松下来,以免不良情绪影响手术效果。(3)术前准备。护理人员应多次核对手术应用药品及设备,保证手术准备齐全。并针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制定应急方案,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术中舒适护理:合理调整体位,至麻醉平稳后,去枕,使患者保持仰卧位,上肢上展至90度,保证术野充分暴露。术中注意做好患者保暖护理,提升患者生理舒适度。另外护理人员应熟悉手术步骤,术中与手术医生密切配合,提升手术效率,优化手术操作。术后舒适护理:术后予以患者监测、体位、疼痛、功能训练舒适护理干预。(1)监测: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手术切口变化、引流变化情况,以此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做出评估,发现异常,立即予以紧急护理,并通知主治医生。(2)体位:术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体位,以低坡卧位、半卧位为首选。(3)疼痛:术后连接自控镇痛泵,指导患者使用镇痛泵控制疼痛,并告知相应注意事项。以三级止痛阶梯原则优化镇痛处理。辅以音乐疗法、针刺疗法改善疼痛。(4)功能训练:以循序渐进康复训练模式指导患者逐步开展功能训练,以促进功能恢复。于术后第3天开始康复训练。另外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注重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取得家属的支持和配合。

1.4 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以SAS、SDS评分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分数越高情绪状况越差。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0~10分,无痛:0 分;轻度疼痛:<3 分;中度疼痛:4~6 分;重度疼痛:7~10分。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软件为工具行统计学处理,SAS、SDS、VAS评分以(±s)形式表示,疼痛程度以(%)表示,组间对比行t、χ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组间情绪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情绪状况都有所改善,SAS、SDS评分降低,但研究组患者两项指标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组间情绪评分对比(分,±s)

表1 护理前后组间情绪评分对比(分,±s)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参照组研究组组别 n SA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201 202 t P 59.57±5.73 59.45±5.57 0.213 0.831 49.24±4.49 37.03±4.21 28.162 0.001 57.29±5.35 57.91±5.26 1.173 0.241 51.24±4.18 40.10±4.51 25.714 0.001

2.2 组间疼痛评分及疼痛程度对比

2.2.1 护理前后组间疼痛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都有所改善,VAS评分降低,但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组间疼痛评分对比(分,±s)

表2 护理前后组间疼痛评分对比(分,±s)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参照组研究组t P 7.56±0.81 7.53±0.79 0.376 0.707 4.60±0.87 2.45±0.63 28.424 0.001

2.2.2 护理后组间疼痛程度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26,P=0.001)。见表 3。

表3 护理后组间疼痛程度对比[例(%)]

3 讨论

术后疼痛、焦虑、抑郁是乳腺癌手术后的主要不良表现,会增加患者的应激反应,引发多种并发症,延缓康复进度,对康复及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乳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轻疼痛为护理目标[3]。

舒适护理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注重让患者达到最佳生理、心理、社会状态,最大限度提升患者的舒适、愉快程度,从而达到护理目的[4]。在护理中针对可能影响患者生理、心理、社会舒适度的因素进行护理干预,以提升患者舒适度。本研究中,笔者设置参照组、研究组,对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在乳腺癌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SDS、VAS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轻,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这一研究结果提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情绪、疼痛。

影响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因素有很多,环境、心理、手术、术后康复效果是主要因素[5~6]。舒适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围绕影响患者舒适度的因素进行护理干预。术前,为患者打造符合患者个人喜好的舒适住院环境,并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疏导,在术前保证患者有良好的生理、心理体验,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降低患者因素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并优化术前准备,并于术中优化术中配合,最大限度提升了手术效果。术后,系统地予以患者监测、体位、疼痛、功能训练舒适护理干预,最大限度提升了患者的躯体舒适度,减轻了患者的术后疼痛,优化了术后康复,患者的康复效果得到保障,因此患者的疼痛缓解,情绪改善。李思蓉等[7]曾以10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试验研究证实舒适护理对优化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行舒适护理后,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状况改善,疼痛缓解,不良情绪减少,SAS、SDS、VAS评分降低,其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

综上,在乳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轻疼痛,效果理想,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舒适度组间乳腺癌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