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免疫吸附血液灌流器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效果观察

2018-09-17 08:28贾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7期
关键词:免疫吸附尿素氮灌流

贾莹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临床上较为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性肾炎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双肾不同病理类型的免疫性损害, 伴有显著肾脏受损的一类疾病。狼疮性肾炎的发病与免疫复合物合成、细胞因子、免疫细胞等异常免疫反应相关, 患者临床上还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肾功能不全等[1-3]。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 本研究以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DNA免疫吸附血液灌流器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效果进行评价,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4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4例。对照组中男3例, 女21例;年龄18~54岁, 平均年龄(35.26±7.74)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病程(4.45±1.19)年。观察组中男4例, 女20例;年龄18~55岁, 平均年龄(35.29±7.83)岁;病程6个月~8年, 平均病程(4.48±1.2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4]:①符合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伴有明显肾脏受损症状, 尿蛋白>0.5 g/24 h, 且镜下肾功能、血尿异常;③两组患者均为知情、自愿参与本研究, 随机分配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排除标准[5]:①其他继发性肾病;②对治疗药物有过敏史或禁忌证;③非自愿参与研究, 未签署同意书。

1.3 研究方法

1.3.1 对照组 应用常规药物治疗, 给予泼尼松(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4020682, 规格:5 mg)治疗, 每日剂量1 mg/kg, 治疗2个月后, 减少用药剂量, 维持15~20 mg/d剂量, 给予环磷酰胺(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2020856, 规格:0.1 g)进行间歇性静脉冲击,800~1000 mg/次, 每4周1次, 连续治疗6次后, 改为每12周1次, 连续治疗2次后, 改为每6个月1次。

1.3.2 观察组 患者应用DNA免疫吸附血液灌流器治疗,DNA免疫吸附血液灌流器:采用血液灌流机作为动力装置,透析管路和双腔静脉导管留置针连接血管通路。应用5%葡萄糖溶液对灌流器和管道进行预冲处理, 连接血管通路和肝素生理盐水, 开动血泵, 将空气排空, 尽可能让吸附剂膨胀。完成后, 推注肝素, 首次剂量为0.5~1.0 mg/kg, 开动血泵, 血流量设置为50~100 ml/min。开始灌流后, 开动肝素泵, 肝素输入速度为10~20 mg/h, 灌流结束后用生理盐水将灌流器和管道内的血液回输到体内, 吸附时间为1~3 h/次。若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症状, 则将血流速度减慢。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 对比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包括低血压、发热、寒颤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情况比较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优于治疗前, 观察组患者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 对照组为4.17%,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情况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情况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与治疗前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尿蛋白定量(g/24 h) 尿素氮(mmol/L) 血肌酐(μmol/L)观察组 24 治疗前 4.31±1.12 13.25±1.47 206.32±26.63治疗后 0.31±0.05ab 6.45±1.26ab 64.45±10.48ab对照组 24 治疗前 4.36±1.13 13.35±1.53 207.41±26.39治疗后 0.68±0.06b 8.56±1.77b 89.78±10.45b

表2 两组治疗安全性比较[n(%), %]

3 讨论

狼疮性肾炎是临床上颇为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体内多重抗体和免疫复合物沉淀在血管壁和肾小球基底膜, 改变了血管的通透性, 最终造成患者的肾功能丧失。现阶段临床上仍无根治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方案, 但血液净化疗法的提出和临床应用为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优于治疗前, 观察组患者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结果与相关报道中的研究结果存在相似性[6]。血液净化是近年来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方法, 包括血浆置换和血液灌流, 采用免疫吸附进行血液灌流是一种特异性强的治疗方法, 可特意清除病理物质, 改善组织的微循环能力, 对损伤病理起到修复作用, 加速溃烂皮肤的愈合速度。并且, DNA免疫吸附的生物相容性较好,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清除自身抗体, 虽然该疗法目前尚且不能根治狼疮性肾炎, 但仍然是一种兼具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治疗方法[7-10]。

综上所述, 采用DNA免疫吸附血液灌流器治疗狼疮性肾炎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免疫吸附尿素氮灌流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二)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免疫吸附疗法让风湿类患者绝处逢生
食品检测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初探
参附注射液联合持续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肺损伤
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疗效分析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对临床诊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