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晚期B族链球菌带菌者预防性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8-09-17 08:28刘碧媚李燕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7期
关键词:产褥胎膜预防性

刘碧媚 李燕钰

GBS是潜伏在女性阴道和直肠道的常见细菌, 在妊娠后易被激活, 而引起产褥感染、绒毛膜羊膜炎围生感染性疾病及早产、胎儿发育不良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严重者还会导致围生儿死亡, 给母婴健康形成严重危害, 但在我国对该菌群的危害尚未引起足够重视[1], 国际上对该菌群感染的治疗, 亦存在较大的争议[2]。本文对妊娠晚期GBS带菌者在确诊阳性后采用抗生素行预防性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 以探讨预防性用药方法的合理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7年1~12月在本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的妊娠35~37周孕妇3266例进行GBS带菌情况筛查。在筛查为阳性的孕妇中选取无临床症状的427例作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27例)。观察组年龄 19~45岁 , 平均年龄 (30.48±4.84)岁 ;孕周 36~40周 , 平均孕周(38.12±0.71)周;初产妇112例, 经产妇88例。对照组年龄22~43岁, 平均年龄(30.72±4.10)岁;孕周36~40周,平均孕周(38.11±0.71)周;初产妇120例, 经产妇10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产妇均经过阴道分泌物及直肠分泌物的培养及药敏试验。观察组在发现GBS阳性后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 连续口服7 d, 临产或胎膜早破时再次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仅在临产或胎膜早破时给予抗生素治疗。新生儿娩出后即查其口咽分泌物行细菌培养, GBS阳性者记为新生儿感染病例。

1.3 观察指标 分析GBS带菌筛查结果, 并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妊娠结局包括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GBS带菌筛查结果 3266例晚期孕妇中, GBS阳性500例, 阳性率为15.3%, 其中无症状427例, 占阳性患者的85.4%(427/500)。

2.2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两组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n(%)]

3 讨论

据研究, 妊娠晚期孕妇GBS带菌率较高, 可达6.5%~36.0%[3]。本研究结果显示孕妇GBS感染率为15.3%, 在筛查为阳性的孕妇中, 无症状者占85.4%, 与文献报道相近。该菌群属于条件致病菌, 在围生期被激活后, 可沿阴道透入胎膜, 其代谢产物可激活羊膜及蜕膜细胞, 导致前列腺素的产生, 后者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 导致炎症因子的产生,炎症因子引起胎膜组织受损, 导致胎膜早破。随着病情进展, GBS进一步扩散至子宫内及胎儿体表, 导致绒毛膜羊膜炎、宫内感染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进而导致不良妊娠结局。GBS的吸附力较强, 极容易穿透绒毛膜, 导致胎膜早破,而且感染生殖道情况越严重, 越容易导致绒毛膜羊膜炎等的发生。

近年来, 关于GBS引起母婴感染的报道增多, 逐渐得到临床重视。有学者建议对孕35~37周的孕妇应进行常规GBS筛查[4]。鉴于GBS对母婴的危害, 有学者建议对GBS阳性者进行预防性治疗[5]。有研究显示, 若妊娠晚期GBS阳性孕妇不进行抗生素治疗, 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可高达21.05%、29.95%、18.42%、15.79%[6]。本研究中, GBS阳性孕妇经过抗生素治疗后, 新生儿感染、宫内感染、产褥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前述文献报道的未经治疗的患者, 提示对妊娠晚期GBS阳性者进行抗生素治疗是必要的, 可明显降低围生期感染率, 改善母婴结局。

资料表明, 对妊娠晚期GBS带菌者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恰当时机和敏感抗生素进行预防性治疗, 可有效控制该类细菌感染, 减少母婴妊娠结局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抗生素过度使用, 在降低GBS感染率的同时, 会增加GBS带菌者耐药菌株的产生。因此目前临床不主张对有GBS定植但无症状的女性进行孕临产前治疗[7-12]。本组研究中, 两组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对妊娠晚期GBS带菌者临产或胎膜早破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已经足够, 在确诊阳性后即采用抗生素行预防性治疗并不能较好的改善妊娠结局。

总之, 妊娠晚期GBS带菌者给予预防性治疗可有效降低围生期感染, 改善母婴结局, 具有积极意义, 但多次抗生素治疗较单次抗生素治疗并不能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故仅在临产或胎膜早破前进行抗生素即可, 既能保证抗生素治疗, 又避免了过度使用抗生素带来的耐药问题。

猜你喜欢
产褥胎膜预防性
产褥感染发生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预测价值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未足月胎膜早破不同时间应用抗生素治疗对分娩结局的改善分析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PCT、MDA、MPOx对产褥感染产妇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
产褥感染的预防措施
胎膜早破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胎膜早破的预防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