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换药在经外周静脉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患者中的应用

2018-09-17 08:28杜彬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7期
关键词:贴膜换药局部

杜彬

静脉化疗是肿瘤患者临床常用辅助治疗手段, 通常需持续4~6个周期。为进一步减少化疗药物对患者外周血管造成的损伤及刺激, 当前临床提倡应用PICC对该类患者进行静脉化疗[1]。PICC置管期间应做好一系列维护工作, 根据不同患者选用合适换药方式, 对延长置管时间、积极预防感染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探讨个性化换药运用于PICC肿瘤患者中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8年2月收治的98例PICC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49例。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全部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年龄25~78岁, 平均年龄(53.68±10.29)岁;男28例、女21例;其中肺癌26例、食管癌13例、贲门癌10例。对照组年龄26~79岁, 平均年龄(53.74±10.17)岁;男29例、女20例;其中肺癌25例、食管癌14例、贲门癌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换药方式, 在穿刺点渗血、天气炎热、膜下卷边等情况下均应及时进行更换。研究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换药方式, 针对3M透明贴膜下出现皮疹者的换药方式分为2种。①复方新诺明换药:采用无菌棉签蘸取适量生理盐水对局部皮肤进行清洁, 再采用1片复方新诺明与20 ml生理盐水的稀释液将双层纱布浸湿, 避开穿刺点进行湿敷, 采用无菌纱布进行覆盖并妥善固定, 4次/d。②庆大霉素换药:针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 采用无菌棉签蘸取适量生理盐水对局部皮肤进行清洁, 再给予8万U庆大霉素、5 mg氟美松与20 ml生理盐水制成的稀释液将双层纱布浸湿,避开穿刺点进行湿敷, 采用无菌纱布进行覆盖并妥善固定,4次/d。期间严密观察局部皮肤细菌污染情况, 待不良症状完全消失后可改为透明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局部皮肤感染、深静脉感染、皮疹。对比两组PICC留置管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04%, 低于对照组的14.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PICC留置管时间对比 研究组PICC留置管时间(149.53±26.38)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98.57±20.19)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PICC留置管时间对比( ±s, d)

表2 两组PICC留置管时间对比( ±s, d)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PICC留置管时间研究组 49 149.53±26.38a对照组 49 98.57±20.19 t 10.738 P<0.05

3 讨论

PICC置管期间3M透明贴膜在临床上十分常用, 其优点在于便于医护人员观察伤口情况, 是维护PICC伤口的首选[2]。但3M透明贴膜透气性较差, 易导致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发红现象, 若未及时更换贴膜, 病原菌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导致局部皮肤感染, 严重者甚至引发菌血症[3]。针对此种情况建议采用一次性伤口敷料换药, 该敷料是无纺材质, 可有效避免汗渍对局部皮肤造成刺激, 维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爽。其缺点体现在需频繁更换, 不方便观察伤口, 并不适合长期使用[4]。本文研究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换药, 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04%, 低于对照组的14.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个性化换药的实施可最大限度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与当前研究结果大致相符[5]。复方新诺明是一种复方制剂, 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但对于有磺胺过敏史者应禁止使用, 庆大霉素属于广谱抗生素,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均具有明显抗感染作用。氟美松属于激素类药物, 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血管紧张性, 对白细胞浸润、吞噬反应产生抑制。此外, 还可抑制各种炎性因子的释放, 有效减轻局部水肿、渗出等症状,减少过敏介质的产生, 具有良好抗过敏作用[6-9]。本研究中研究组PICC留置管时间(149.53±26.38)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98.57±20.19)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个性化换药可延长PICC使用寿命。因此, 采用上述两种药物进行个性化换药可有效避免局部皮肤感染,延长导管使用寿命, 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计划, 提高其生命质量[10]。

综上所述, 个性化换药的实施对PICC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对延长置管时间、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提高置管效果等方面均起到积极作用, 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运用价值。

猜你喜欢
贴膜换药局部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舒适护理在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效果体会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凡·高《夜晚露天咖啡座》局部[荷兰]
舒适护理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的影响评价
某贴膜机设计
丁学军作品
局部遮光器
贴膜暴利:批发2元零售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