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肝脏核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

2018-09-17 08:28罗丽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7期
关键词:研究组满意度检查

罗丽好

肝脏核磁共振检查与普通的检查相比, 可更清晰的显示病灶所在部位与性质[1]。为确保成像质量与检查的顺利进行,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检查者进行呼吸节律的指导、造影剂的护理是影响图像质量的关键, 同时及时疏导患者的心理压力, 可确保检查能够顺利进行[2]。本研究对本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进行肝脏核磁共振检查者140例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肝脏核磁共振检查中的效果,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进行肝脏核磁共振检查者140例, 患者均使用美国GE 3.0T磁共振进行检查, 且均为首次检查, 无呼吸功能衰竭者, 无药物过敏史与造影禁忌者。排除标准:心肺功能不全者, 患自身免疫疾病者与恶性肿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70例。研究组中, 男38例, 女32例;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42.56±12.82)岁;高中以下文化者23例, 其余均为大专及以上。对照组中, 男41例, 女29例;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43.16±12.95)岁;高中以下文化者25例, 其余均为大专及以上。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待平扫完进行增强扫描,检查前应记录患者的是否植入金属, 是否有手术史与过敏史,检查前6 h应禁食、禁饮。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 尽量选择弹性好、粗直且血量充足的血管, 一般选择桡静脉或正中静脉。检查前不能携带手机、金属等进入检查室。在检查过程中, 患者需按照要求进行吸气与屏气。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 具体如下。①成立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小组, 具体护士长负责临床护理路径的监控与实施, 对上月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并给出整改意见, 经管理小组审核。②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依据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 分为预约、操作前、操作中与操作后。a.预约: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前, 需做好预约登记, 同时向患者解释检查的目的与检查相关知识, 告知检查前需做好相关准备, 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与呼吸方法;b.操作前: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如既往病史, 对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穿刺时需与患者进行交流, 可转移其注意力, 以提高其依从性;c.操作中:协助患者摆好体位,指导其进行吸气, 在注射造影剂时, 需注射30 ml的生理盐水,使其手指感到明显的冲击力, 从而保证穿刺准确。待注射完对比剂后, 需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性、呕吐、发热等症状;d.操作后:询问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不适, 并在留观室休息30 min, 指导患者多饮水, 可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并告知患者与家属取报告的时间, 护士进行每个阶段的进行护理时进行勾选并签名。护士长对于护理情况进行评价, 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分析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服务的及时性与护理质量等, 总分为100分, 非常满意为90~100分, 满意为70~89分, <70分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②分析比较两组焦虑评分, 使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价[3], 焦虑情况与评分成反比,即评分越低, 则焦虑改善情况越好。③分析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包括发热、低血压、皮下瘀肿、排尿困难。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29%,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焦虑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 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

表2 两组焦虑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焦虑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 P研究组 70 56.14±3.84 49.52±3.87ab 10.16 <0.05对照组 70 56.26±4.03 53.71±4.61a 3.48 <0.05 t 0.18 5.82 P>0.05 <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中, 发热者3例, 低血压者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4/70);对照组中, 发热者4例, 低血压者3例, 皮下瘀肿者3例, 排尿困难者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12/7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2, P<0.05)。

3 讨论

首次进行肝脏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 因检查室处于封闭的环境, 为了确诊病变组织的范围、大小与形态等信息, 检查扫描的时间较长, 且噪音较大, 同时加上患者对于病情过分的担心, 易出现恐惧的心理, 一方面影响患者积极的配合情况, 另一方面影响检查结果, 使检查结果不准确[4]。有研究显示[5]:首次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易出现焦虑情绪,对于其预后与治疗有一定的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是从整体出发, 对患者从疾病、心理等方面进行诊断与护理, 以提高护理质量, 降低医疗成本, 其护理模式明确了在某一阶段护理人员应进行怎样护理, 避免因个人水平与能力不足而出现的护理缺陷。同时, 临床护理路径需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6-9]。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29%,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 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1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 对肝脏核磁共振检查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 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其焦虑情况, 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分析原因, 可能护理人员从机械的执行医嘱变为主动、有计划的进行护理,使护理工作落到实处,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 对肝脏核磁共振检查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 可提高护理质量, 可供临床参考与应用。

猜你喜欢
研究组满意度检查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孕期X线检查,真的不能碰吗
备孕多年不成功,要做些什么检查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Playjng with ch & 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