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T联合帕罗西汀对抑郁伴焦虑症状患者的影响

2018-09-17 08:28杨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7期
关键词:帕罗西研究组意义

杨丹

抑郁症是常见的情感障碍, 主要的临床特征为情绪低落、快感丧失、意志减退且多伴有紧张、担心等焦虑症状[1-3]。资料显示, 至少有5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同时还伴有焦虑症状[2]。抑郁伴焦虑的患者临床症状严重, 预后差, 自杀比例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方式及社会功能。目前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 但长期的药物治疗导致患者出现耐药或因副反应使依从性下降, 增大治疗难度。所以非药物治疗越来越受推崇。CBT是通过找出患者歪曲的认知, 通过训练和指导来改变其非适应性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建立起新的合理而现实的认知方式来达到改善症状及心理问题的目的[4-6]。本研究应用CBT联合帕罗西汀和单用帕罗西汀治疗抑郁伴焦虑症状患者, 通过对其临床疗效及社会功能的比较分析CBT对抑郁伴焦虑症状治疗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抑郁伴焦虑症状患者60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30例。研究组男17例, 女13例;平均年龄(33.37±10.15)岁;平均病程(11.33±5.30)个月。对照组男14例, 女16例;平均年龄(35.23±10.15)岁;平均病程(12.27±6.26)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帕罗西汀治疗, 每日清晨顿服, 起始剂量为20 mg/d, 适时调整剂量至20~40 mg/d。两组均不合用其他药物。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CBT,治疗1次/周, 60 min/次。疗程12周。CBT主要步骤如下:①早期评估;②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③识别非理性的想法;④检验非理性想法;⑤挖掘潜在功能失调性的心理机制;⑥培养应对技能;⑦巩固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在治疗前后分别应用HAMD及HAMA量表判定情绪, 评分越高, 负面情绪越重;应用SSPI评定社会功能, 评分越低, 社会功能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HAMD、HAMA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两组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12周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HAMD、HAMA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后SSPI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SSPI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提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 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动性与交往、社会技能、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AMD、HAMA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AMD、HAMA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量表 时间 研究组(n=30) 对照组(n=30) t P HAMD 治疗前 29.43±4.39 29.17±4.84 0.218 >0.05治疗6周 17.97±3.87a 20.13±4.15 2.085 <0.05治疗12周 10.80±2.85a 13.03±3.23 3.179 <0.05 HAMA 治疗前 21.63±4.77 21.07±4.01 0.492 >0.05治疗6周 15.63±3.01 16.77±3.19 1.424 >0.05治疗12周 11.37±2.98a 13.53±3.00 2.798 <0.05

表2 两组治疗后SSPI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治疗后SSPI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项目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6周 治疗12周日常生活能力 研究组 30 6.33±1.83 8.87±1.50a 10.77±1.55a对照组 30 6.07±1.80 7.97±1.67 9.83±1.62动性与交往 研究组 30 10.63±3.22 13.43±2.31 15.83±1.72a对照组 30 10.73±2.66 12.93±2.32 14.90±1.79社会技能 研究组 30 9.57±2.75 11.50±2.08 13.03±1.43a对照组 30 9.17±2.46 10.67±2.22 11.93±2.10总分 研究组 30 26.53±2.61 33.80±2.12a 39.63±2.17a对照组 30 25.97±2.51 31.57±2.27 36.67±2.26

3 讨论

伴焦虑症状的抑郁障碍具有高复发率、高自杀率、高致残率的特征[7,8], 生活质量下降、沉重的社会及家庭负担使得有效的治疗尤其重要。该病患者多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不佳, 所以非药物治疗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因此CBT倍受推崇。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6、12周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HAMD、HAMA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CBT联合帕罗西汀较单纯应用帕罗西汀治疗抑郁伴焦虑症状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CBT的疗效会越来越好。CBT是有针对性地引导患者找出负性自动思维, 纠正患者的不合理认知, 用合理的认知和行为来代替原来不合理的想法和行为方式, 消除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9,10], 不像药物治疗存在副反应, 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服药的依从性改善。

综上所述, CBT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伴焦虑症状的患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帕罗西研究组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N-甲基帕罗西汀脱N-甲基的催化剂研究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分析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有意义的一天
帕罗西汀对女性抑郁症患者心电图QTc间期的影响
生之意义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