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紫癜并发消化道出血60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2018-09-17 08:28韩丽栾笑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7期
关键词:紫癜消化道过敏性

韩丽 栾笑笑

过敏性紫癜是小儿多发血管炎症反应, 控制不及时会累及相关身体组织、脏器, 诱发患儿病变情况, 其中合并消化道出血问题较为常见[1]。过敏性紫癜并发消化道出血, 患儿炎症因子水平较高, 且负性心理情绪明显, 影响治疗工作的开展以及预后情况, 对护理工作提出要求[2]。相关资料指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过敏性紫癜并发消化道出血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心理状态, 促进患儿治疗预后疗效[3]。基于此, 本文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过敏性紫癜并发消化道出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总结护理干预方案以及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过敏性紫癜并发消化道出血患儿, 有血便以及腹痛等症状表现, 排除合并急腹症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患儿。实验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患儿中男25例, 女35例;年龄3~15岁, 平均年龄(7.50±2.50)岁;体质量20~40 kg,平均体质量(25.50±10.50)kg;紫癜具体类型:混合型患儿22例, 皮肤型患儿16例, 关节型患儿14例, 腹型患儿8例。

1.2 护理方法 患儿均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2.1 一般护理 维持病房空气新鲜,做好日常通风工作,腹部禁止热敷、用力按揉以及下床活动。由于患儿自主表达能力不强, 所以无法及时明确过敏源, 需提前控制饮食, 鱼虾以及蛋等常见过敏源均禁止接触, 病症好转后下床活动。

1.2.2 对症护理

1.2.2.1 腹痛、呕吐护理 患儿腹痛期间要求绝对卧床,观察并记录患儿呕吐以及血便等情况,进行大便常规复查。腹痛患儿禁揉腹部, 避免加重患儿出血表现。严重消化道出血患儿禁食, 呕血情况下督促患儿头偏向一侧预防误吸, 准备患儿相关急救药品、器械, 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 做好患儿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1.2.2.2 强化皮肤护理 患儿皮肤紫癜情况明显, 需观察患儿皮疹形态以及颜色等, 做好患儿皮肤清洁工作, 勤修剪患儿指甲避免搔抓皮肤, 降低出血、感染等情况发生率。另外,皮肤瘙痒严重情况下外涂硅油膏。

1.2.2.3 口腔护理 此疾病患儿腹痛、高热以及牙龈渗血等表现明显, 需重视口腔护理工作。以棉球进行生理盐水沾洗、漱口水漱口、饭后以温开水漱口, 若患儿有口腔黏膜破溃表现则+5%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每天早晚各1次, 维持患儿口腔清洁, 降低细菌繁殖几率。

1.2.3 药物护理 患儿需要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皮质激素较为常用, 首选强的松, 需要按时用药并合理递减药量。但是长期使用激素会引起消化道出血等问题, 所以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用药反应以及精神状态。

1.2.4 饮食护理 饮食上侧重高营养、易消化食物, 基于患儿疾病特点, 患病期间可能对蔬菜以及水果过敏, 导致变态反应, 所以需要进行饮食调整, 饮食初期增加有渣食物、少量青菜泥, 若短期内无明显不良反应表现增加蔬菜种类,严格禁食大蒜、韭菜等食物。若患儿症状表现明显, 则暂停饮食, 进行止血以及补液等治疗, 维持患儿生理所需。患儿症状不明显进行流质饮食向半流质饮食过渡, 合理添加辅食。

1.2.5 心理护理 患儿病因复杂、病症表现明显, 家属焦虑情绪明显, 护理人员需要和家属进行有效沟通, 进行疾病知识普及, 说明症状表现是正常的, 对家属情绪表示理解且进行安慰和鼓励, 减轻家属心理压力。

1.2.6 出院前指导 此类疾病具有易复发特点, 需在积极寻找过敏因素的基础上做好日常生活规避工作, 遵医嘱使用药物, 每天检查身体皮肤状态, 做好患儿保暖工作, 定期复查遵医用药。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记录患儿IL-8、TNF-α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以及腹痛缓解时间、皮疹消退时间、住院时间, 根据SAS、SDS评定家属焦虑以及抑郁情绪[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患儿家属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护理后,患儿家属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60例患儿家属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s, 分)

表1 60例患儿家属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 aP<0.05

护理前 61.05±4.05 60.80±3.90护理后 39.50±3.60a 40.55±3.30a t 30.8054 30.7030 P 0.0000 0.0000

2.2 护理前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护理后, IL-8为(84.50±8.60)ng/L, TNF-α为(64.35±6.05)ng/L低于护理前的(112.65±14.50)、(90.05±9.55)n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3 腹痛缓解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 60例患儿腹痛缓解时间为(3.50±1.50)d、皮疹消退时间为(4.10±1.55)d、住院时间为(7.05±1.60)d。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属于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 有易复发特点, 药物、食物、花粉均为致病因素, 护理干预是确保治疗以及预后的关键[5-7]。患儿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综合患儿的表现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包括一般护理、对症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出院前指导等, 增加患儿抵抗力, 避免反复外感, 减轻患儿痛苦, 减低并发症, 帮助患儿康复[8, 9]。

本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 患儿家属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低于护理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过敏性紫癜并发消化道出血患儿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可缩短患儿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改善患儿负性情绪以及炎症因子水平, 具有推行实施价值。

猜你喜欢
紫癜消化道过敏性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过敏性紫癜的诱发因素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嘴和消化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