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非药物综合方案社区干预效果研究

2018-09-17 08:28胡仁山杨辟坚孔锦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7期
关键词:情志空腹血糖

胡仁山 杨辟坚 孔锦辉

2型糖尿病是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 一类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多发于中老年人, 长期的糖尿病会并发一系列心、肾、眼等器官并发症,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1]。目前, 临床上多采用药物和胰岛素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 但均未能从根本上治疗疾病。中医学将2型糖尿病归为“消渴”之症,中医非药物综合治疗方案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控制患者的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非药物综合方案社区干预效果,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深圳宝安区石岩预防保健所共56例2型糖尿病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各28例。对照组男17例, 女11例;年龄48~76岁 , 平均年龄 (62.3±10.9)岁 ;病程 2~15年 , 平均病程(8.6±2.2)年。干预组男16例, 女12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1.9±10.5)岁;病程3~16年, 平均病程(8.8±2.4)年。且入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并排除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及认知障碍的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药物治疗, 并于服药期间, 对照组患者给予2型糖尿病相关的健康宣教, 包括: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 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非药物综合方案进行干预, 具体措施如下。①中医饮食干预:糖尿病患者尤其应该重视饮食干预, 选择营养丰富、搭配合理的食物, 尽量选择大米、白面、小米、玉米面、荞麦、芹菜、白菜、蘑菇、海带、豆类、鱼、虾、牛肉、羊肉等;尽量少食用面包、蛋糕、香蕉、葡萄、西瓜、花生、瓜子、腰果等糖分高的食物;禁食白糖、红糖、葡萄糖、蜂蜜、牛油等。饮食上要注意主副食搭配, 不可只食蔬菜, 对于病程长的患者, 尤其应注意防止骨质疏松, 减少煎、炸、爆炒等烹饪方式, 以清淡为宜[2]。②中医运动干预: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相关因素, 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或躯干性肥胖的患者, 发生糖尿病的几率明显增加。为此, 加强患者的运动干预, 不仅可以强身健体, 还可以达到降糖、降脂、降压的目的。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状况,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包括:24式太极拳、慢跑、爬山、游泳、瑜伽、骑自行车、打篮球、八段锦等。运动时间宜选择在饭后1 h, 有氧运动20~45 min/次, 运动3~5次/周, 保证运动时微微出汗、肌肉略酸胀、呼吸加快、心跳加速。但在运动中尤其应该注意避免空腹运动, 运动前后要补充水分, 要准备点心、糖块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一旦出现胸闷、头晕、眼花时, 应立即停止运动。③中医情志调适[3]:根据中医“五行相克”的理论, 怒、喜、思、悲、恐5种情志之间存在着相克的关系, 可以用一种情志压制另一种情志, 从而达到保持患者良好心态的目的。要关心患者的日常生活, 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顺乎患者的情绪变化, 使患者舒心、安心;还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避免患者胡思乱想, 使其保持稳定的情绪;还要培养患者的兴趣、爱好, 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并向患者耐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使患者对于疾病不恐慌不轻视, 积极配合治疗[4]。④中医保健技术: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自我推拿来增加胰岛素分泌, 降低糖的吸收, 加速糖利用, 还可以改善微循环, 预防并发症。患者可取一片白参, 贴在左极泉穴上, 用纱布固定, 用大拇指按压, 每天至少20下, 还可以自我推拿三阴交、血海和中腕等穴位。患者还可以将中药天花粉、芦根、丹参、葛根、五味子、麦冬各10 g,煮沸取药液泡脚, 30 min/d, 足浴后按摩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等穴位, 以发挥活血化瘀之功效, 改善微循环, 防止糖尿病足等并发症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 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干预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6.4±1.9)、(8.8±2.0)mmol/L,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2.2)、(10.8±2.3)mmol/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变化比较( ±s, mmol/L)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变化比较( ±s, m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28 9.0±2.4 7.8±2.2 12.7±2.4 10.8±2.3干预组 28 9.1±2.3 6.4±1.9a 12.9±2.1 8.8±2.0a t 0.1592 2.5485 0.3319 3.4722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2型糖尿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加, 目前, 我国现有的糖尿病患者已经高达9240万人[5-7]。以往, 临床医生和患者对于糖尿病的注意力多放在药物治疗上, 对中医非药物干预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糖尿病作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因其庞大的患病人群, 针对糖尿病的治疗观念必须有所改变。

传统中医认为, “消渴”多因嗜酒厚味, 损伤脾胃, 运化失职, 消谷耗津, 纵欲伤阴而阴虚燥热发为本病[8]。巢元方在《诸病源侯论》中指出:消渴患者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 然后食之…”[9]。说明糖尿病患者必须通过改变饮食、运动等, 重新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应是未来糖尿病管理的有效模式。糖尿病的饮食和运动时控制患者血糖的重要基石, 只有通过中医非药物综合方案进行干预, 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10-12]。且传统医学认为[13],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 如郁怒伤肝, 肝气郁结, 劳心竭虑以致郁久化火, 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故情志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 调节情志,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乐观的情绪都十分有益于健康[14,15]。美国已有糖尿病预防计划证明,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 可以使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因此, 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 实施有针对性的饮食干预、运动量化干预、情志调适及中医保健干预,可以使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进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 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非药物综合方案进行社区干预, 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 对社区防治2型糖尿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情志空腹血糖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情志护理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空腹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