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2018-09-17 08:28胡智盛申红霞汤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7期
关键词:口病蒲公英外周血

胡智盛 申红霞 汤茜

手足口病为婴幼儿较为常见的传染病之一, 多由肠道病毒所致。手足口病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咽痛、发热、口腔疱疹、溃疡等症状。重症者病情发展迅速, 可能会引发肺水肿、脑炎以及循环衰竭等, 会对患儿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1]。为探究手足口病有效治疗方法, 本院对100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了中药雾化吸入治疗,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00例手足口病患儿, 所有对象均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相关标准[2], 排除药物过敏者及存在系统性疾病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 各100例。研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1~5岁, 平均年龄(3.1±1.1)岁;病程1~5 d, 平均病程(2.1±1.1)d。对照组中男53例, 女47例;年龄1~6岁, 平均年龄(3.3±1.3)岁;病程1~6 d, 平均病程(2.3±1.2)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吉林龙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2023495)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10~15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为1 mg/ml, 静脉滴注, 分2次给药,每次静脉滴注时间>20 min, 连续用药3~7 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蒲公英注射液(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36020685)雾化吸入治疗, 生理盐水 2 ml 加复方蒲公英注射液 2 ml, 雾化吸入5~10 min, 2次/d, 连续用药7 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外周血WBC以及hs-CRP水平。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儿躯干、手足部位皮疹完全消退, 口腔溃疡及疱疹完全愈合,发热症状消失;有效:患儿热退, 口腔溃疡及疱疹明显减轻,躯干及手足等部位皮疹部分消退, 其他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相关症状并未得到缓解, 患儿仍有发热, 咽部疱疹、溃疡依然存在, 手足皮疹无明显消退[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WBC、hs-CRP情况对比 治疗前, 两组患儿外周血WBC、hs-CRP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儿外周血WBC、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WBC、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对比[n, n(%)]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WBC、hs-CRP水平对比( ±s)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WBC、hs-CRP水平对比( ±s)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与治疗前对比, bP<0.05

组别 例数 WBC(×109/L) hs -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100 12.11±4.12 5.01±3.45ab 8.14±2.38 1.12±1.01ab对照组 100 12.02±4.05 6.69±3.11b 8.22±2.49 1.85±1.21b t 0.156 3.617 0.232 4.632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主要以抗病毒、对症治疗为主。利巴韦林是临床治疗手足口病的常见抗病毒药物, 该药物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之后可迅速磷化, 其产物能够与病毒合成酶产生竞争作用, 抑制信使核糖核酸(mRNA)鸟苷转移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核糖核酸(RNA)多聚酶等, 从而降低细胞内鸟苷三磷酸, 阻碍病毒RNA及蛋白合成, 抑制其增殖[4-7]。

现代中医认为, 手足口病属于“温病”、“时疫”等范畴, 风邪热毒, 兼夹湿邪, 蕴于肌表为病, 治疗主张清热解毒。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消肿结散之效。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 蒲公英当中含有有机酸类、多糖类、植物甾醇类以及黄酮类等化学成分, 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等作用。有研究表明[8-10], 蒲公英对各类细菌、真菌具有广谱抑制作用, 并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蒲公英注射液通过雾化方式给药能够让药物快速吸收, 也可避免患儿对常规用药方式的抵触, 可改善患儿用药依从性。结合本次研究结果来看,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说明复方蒲公英注射液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手足口病可发挥协同作用, 进一步缓解患儿病情。

小儿手足口病与WBC、hs-CRP存在着一定联系, 患儿外周血WBC主要以淋巴细胞为主。当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后, 会造成视丘下部以及延髓孤束核功能产生紊乱。血中茶酚胺水平会明显上升, 使得WBC进行性升高。当患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时, WBC水平自然会有所下降。hs-CRP为肝脏所合成的全身性炎性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当机体受到感染时, 血液中hs-CRP水平将持续上升, 其水平升高程度可作为机体感染程度的参考指标。本研究中, 经过治疗, 两组患儿外周血WBC、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两组患儿病情均得到了一定控制, 而研究组抗感染效果较对照组更优。

综上所述, 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手足口病效果显著, 抗感染作用突出, 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口病蒲公英外周血
蒲公英
2010—2019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蒲公英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手足口病那些事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警惕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