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实践研究

2018-09-17 08:28黄旭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7期
关键词:盆腔炎西医针灸

黄旭丽

慢性盆腔炎即为女性生殖器与结缔组织出现慢性、炎性病变, 多发于育龄期女性[1]。该病临床通常表现为纤维组织增生、渗出、形成炎性包块等, 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甚至造成异位妊娠、不孕等, 给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探究有效的治疗方式意义重大。本次旨在研究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中应用针灸结合穴位注射的临床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 患者均符合《中华妇产科学》中关于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2],患者表现为腹痛、腰骶胀痛, 排除主要脏器损伤、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西医组与综合组, 各40例。西医组年龄21~46岁, 平均年龄(32.5±5.1)岁;病程6个月~3年, 平均病程(1.5±0.5)年;有生育史28例、无生育史12例。综合组年龄22~46岁, 平均年龄(32.6±5.2)岁;病程8个月~3年,平均病程(1.6±0.5)年;有生育史29例、无生育史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西医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 甲硝唑注射液(赤峰源生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23314)静脉滴注, 首次剂量15 mg/kg, 逐渐降低为7.5 mg/kg, 每6~8小时/次;头孢曲松钠(南昌立健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23084)1~2 g,溶于100 ml生理盐水, 静脉滴注, 1次/d。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综合组在西医组基础上增用针灸结合穴位注射。针灸:选取气海穴、中极穴、三阴交穴、阴陵泉穴、足三里, 用40~50 mm毫针, 平补平泻, 每10分钟行针1次,常规留置30 min, 1次/d, 从月经来潮后第5天直到下次月经。连续2个周期。穴位注射:选取关元穴、次髎、中极穴、归来穴, 保持患者平卧体位, 常规消毒穴位, 选用7号针头垂直进针, 患者感觉酸胀为宜, 回抽无血时从穴位注入鱼腥草注射液(安徽凤阳科苑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34020601),1 ml/穴, 1次/d。5 d为1个疗程, 疗程结束后休息2 d, 治疗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IL-2以及临床效果、复发情况。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2水平。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腹痛、腰骶胀痛等症状基本完全消失, 妇科检查、理化检查结果正常;有效:腹痛、腰骶胀痛等症状有所改善, 妇科检查、理化检查结果有所改善;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统计随访期间患者复发情况, 超声检查提示炎性包块、盆腔积液即为复发。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IL-2水平比较治疗前, 两组血清中TNF-α、IL-2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IL-2水平高于治疗前, 且综合组TNF-α水平低于西医组、IL-2水平高于西医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综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 明显高于西医组的8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IL-2水平比较( ±s, μg/L)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IL-2水平比较( ±s, μg/L)

注:与治疗前比较, aP<0.05 ;与西医组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TNF-α IL-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综合组 40 2.12±0.41 1.19±0.21ab 3.10±0.51 4.56±0.58ab西医组 40 2.15±0.39 1.78±0.32a 3.09±0.52 3.95±0.62a t 0.335 9.749 0.087 4.544 P 0.738 0.000 0.931 0.000

表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n(%)]

2.3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随访6个月, 综合组与西医组复发率分别为2.50%(1/40)、15.00%(6/40), 综合组明显低于西医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914, P=0.048 <0.05 )。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的诱因通常为不洁性生活、房事无度、多次流产、分娩史等[3]。若治疗不当, 将增强机体抗药性, 或出现严重合并症, 提升治疗难度。西药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是药物难以充分通过血液循环直达病灶, 因此通常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近年来中医治疗凭借安全、效果好、不容易复发等优势已逐渐应用到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

本研究中, 治疗后综合组TNF-α明显低于西医组,IL-2明显高于西医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针灸结合穴位注射可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提升;综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该治疗可提升临床效果;综合组6个月内复发率明显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该治疗可减少复发。中医认为[4], 慢性盆腔炎为“带下”、“症疵”范畴, 患者气虚血瘀、本虚标实, 治疗重点为活血化瘀、祛湿解毒、抗炎。针灸可起到疏通经络、畅通血脉的作用, 直达病灶, 消除炎性介质,减少炎症因子对盆腔的刺激。鱼腥草能够清热解毒, 抗菌消炎。现代药理学证实[5], 鱼腥草可抑制革兰菌活性, 促进外周血淋巴细胞生成, 增强机体抵抗能力。通过关元穴、中极穴等穴位注射, 可发挥穴位清热利湿、调和冲任功效, 同时促进药物的吸收。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增用针灸与穴位注射, 可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 在快速缓解患者症状的同时发挥根治作用, 保证气血运行畅通, 改善患者内环境, 消除炎症[6-10]。

综上所述, 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中应用针灸结合穴位注射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提升治疗效果, 减少复发。

猜你喜欢
盆腔炎西医针灸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针灸配合易罐运动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预后观察
两手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针灸
当归四逆汤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