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防汤治疗湿疹225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8-09-17 08:28孙海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7期
关键词:湿疹有效率实验组

孙海志

祖国医学虽无“湿疹”病名, 但是对某些病证的描述与湿疹即为相似, 如浸淫疮、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等均属湿疹范畴[1]。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与多发病, 其发病机理主要是Ⅳ型变态反应, 病因十分复杂, 易反复发作, 临床一般较难治愈。现目测常用于治疗湿疹的内用药大多为抗组织胺制剂, 主要作用于Ⅰ型变态反应。免疫抑制剂和皮质类固醇可抑制Ⅳ型变态反应。但易产生免疫抑制或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激素的副作用, 而不作为治疗湿疹类的第一线药物。风热症型湿疹是各症型湿疹中较常见类型, 为研究其中医药的治疗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8月来本院确诊的风热症型湿疹患者450例, 其中225例患者采用祛风清热、利湿解毒的荆防汤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8月确诊风热症型湿疹患者的皮肤病患者45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中所描述的风热型湿疹(发热、恶寒、头疼、身疼、口干、口渴、咽干、咽疼、咳嗽、粘痰、黄痰、鼻燥、流黄涕、胸疼、便秘、舌边尖红或降、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浮滑数、浮濡数等症状)诊断标准。男201例, 其中色素沉着干燥辍裂、浸润性肥厚、苔醉样变者58例;女249例, 其中色素沉着干燥辍裂、浸润性肥厚、苔醉样变者30例;年龄28~80岁, 平均年龄(46.62±11.52)岁;患者无其他疾病, 血、尿常规、肝功、肾功未见异常, 具有病程较长, 全身瘙痒性严重的湿疹, 皮疹多对称分布, 可见抓痕、结痂、脱屑, 或可见少许渗出药皮肤表现, 同时可伴有口干、喜饮、怕热、发热, 热则加重、心烦不安、脉濡或浮滑少力、舌黄苔白、尿赤、便秘等情况。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225例。实验组中男95例(其中苔藓样5例), 女130例(色素沉着干燥辍裂、浸润性肥厚37例);年龄31~80岁, 平均年龄(47.65±11.50)岁。对照组中男106例, 女119例;年龄28~76岁, 平均年龄(45.59±11.6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采用口服荆防汤的治疗[2,3]。荆防汤配方:荆芥10 g、防风10 g、蝉蜕8 g、黄柏10 g、连翘10 g、生石膏30 g、苦参10 g、白癣皮10 g、升麻5 g、甘草10 g、黄芩 10 g、生地 30 g[5]。1剂 /d, 机器煎药后分 2 次服用。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口服息斯敏和地塞米松,外用炎松软膏涂抹于患处。息斯敏3 mg/片, 1次/d, 1片/次;地塞米松0.75 mg/片;1次/d, 1片/次;外用去炎松A软膏涂于患处, 2次/d。告知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海鲜等食物, 严禁饮酒, 注意患处皮肤清洁, 勿用热水烫洗,忌用手或其他物品抓挠, 注意休息, 避免精神紧张或过度劳累。余除一般对症治疗(急性:炉甘石洗剂或硼酸溶液;亚急性:氧化锌冰片软膏;慢性:地奈德乳膏或氧化锌硫酸软膏)外, 不加用其他方法治疗[4]。

1.3 预后医嘱 ①多吃含有丰富维他命的新鲜蔬果或是服用维他命C与B群或B群中的B6。②多吃碱性食物如:葡萄、绿茶、海带、蕃茄、芝麻、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橘子、萝卜、绿豆、意仁等。③多休息, 勿疲累, 适度的运动。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5周后的临床效果。疗效分为4个等级, 分别为治愈、显效、好转和无效。具体标准如下:治愈:皮损完全消退, 症状消失;显效:皮损消退60%以上, 症状明显减轻;好转:皮损部分消退, 症状减轻;无效:皮损未见明显消退或症状无减轻。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愈153例, 治愈率为68.0%;显效50例,显效率为22.2%;好转15例, 好转率为6.7%;无效7例, 无效率为3.1%;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患者治愈121例,治愈率为53.8%;显效48例, 显效率为21.3%;好转35例,好转率为15.6%;无效21例, 无效率为9.3%;总有效率为75.1%。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

3 讨论

荆防汤兼顾中医治疗湿疹的清热、祛风、利湿、解毒、凉血、活血、升麻解表、和中, 并重用生地、生石膏清血热、清气分热及外湿邪相搏的病理机制。临床观察显示该方治疗湿疹具有显著疗效, 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临床上可作为第一线药物长期应用。

治疗风热症型湿疹的内服方中荆芥、防风、蝉蜕祛风解毒;黄芩、连翘清上焦热;生石膏清中焦之热;苦参、白癣皮清利湿热;升麻解毒透表;连翘、升麻均有解毒功效;生地清血热。甘草和中(其中甘草中的甘草酸, 具有抗炎, 多种免疫调节作用可增加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及诱生γ-干扰素[6,7], 同时它还具有皮质激素样作用, 但无皮质样激素副作用, 具有保护肝细胞, 抑制肝纤维化功能, 表现在可以阻止钙离子内流, 同时可抑制胶原合成, 减少或预防纤维化)[8,9]。全方合用有祛风消热、利湿解毒、凉血止痒功效。两方合用提示可以调节免疫功能, 抗过敏、热炎症介质释放的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治愈153例, 治愈率为68.0%;显效50例, 显效率为22.2%;好转15例, 好转率为6.7%;无效7例, 无效率为3.1%;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患者治愈121例, 治愈率为53.8%;显效48例, 显效率为21.3%;好转35例, 好转率为15.6%;无效21例, 无效率为9.3%;总有效率为75.1%。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中药汤剂荆防汤是治疗风热症型湿疹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湿疹有效率实验组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总有过敏、湿疹,可能是太讲究卫生惹的祸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战胜湿疹是持久战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很有效率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