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院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2018-09-17 05:31蔡欢欢华甜贾超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8年7期
关键词:就业

蔡欢欢 华甜 贾超

[摘 要] 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使得懂一门及以上外语的经济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更加广阔,而外语院校经济类专业的毕业生也就自然在就业上更具竞争力。本文从四个部分来分析这个问题:第一部分谈到本论题的研究背景;第二部分通过X大学经济金融学院部分优秀校友的就业情况分析了他们的就业优势;第三部分则总结了他们在就业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本文结合外语院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对外语院校经济类毕业生的自身发展以及学校教育方面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

[关键词] 外语院校;经济类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7-0020-02

一 研究背景

目前很多高校也正在倡导“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外语+商务”“外语+法律”“外语+旅游”等等。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市场对于“外语+经济”或“经济+外语”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这对于外语院校经济类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则是很好的机会。因此我们研究外语院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解外语院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笔者对X大学经济类毕业生共428人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从毕业去向来看,73.13%的学生选择就业、9.58%的学生选择在国内攻读研究生、8.18%的学生选择出国攻读研究生;从就业分布地域来看,41.58%的学生选择在本市工作,11.73%的学生选择在本省非本市地区工作,37.76%的学生选择在中国其他省市工作,而8.93%的学生选择出国出境;从工作单位性质来看,27.8%的学生就业于国有企业、2.34%的学生就业于三资企业、4.44%的学生从事教育工作、2.57%的学生就业于政府机关、35.98%的学生就业于其他企业单位;总体来看,就业率达91.59%,其中女生就业率达91.24%,男生就业率达92.55%。可见,外语院校经济类学生的就业现状还是较为乐观的。

二 外语院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优势

经过我们对毕业几年的共89位优秀校友的寻访调研,我们发现优秀毕业生工作领域主要集中在四大商业银行、其他投资银行以及各大外贸公司。在和各位优秀毕业生的交谈中,我们总结到以下他们在择业以及就业时的几大优势条件:

(一)外语优势突出

学好外语,是进入外企的首要条件,也是参加一些高级专业考试的前提,例如ACCA、CFA考试所用语言就是英语,某些相关专业课程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才能完全掌握。外语院校的经济类学生因拥有较强的外语条件,在择业时更受用人单位青睐。

(二)综合能力较强

在全球化经济的浪潮下,产品交易不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交换,大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作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联系也日益紧密,特别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西安作为重镇,定然各国企业合作的机会会更多,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不仅有强大的业务能力,也要有双语交流甚至多语交流的能力,这就使得外语院校经济类人才更受企业青睐。

(三)专业基础扎实

追溯历史的发展来看,中国古代一直重农抑商,而国外资本主义国家比我们重视商业经济的发展,有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如曼昆经济学理论,《国富论》等经典著作,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遇到的问题仍然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在翻译一些外文著作时,没有强大的外语功底是无法做到的,许多毕业生强调英语在他们借鉴国外的经济案例时的重要性。因此外语院校的经济类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专业基础非常扎实。

(四)思维多元开阔

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当代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对于国际市场的了解以及国外文化经济的熟悉无疑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中占很大优势。熟悉国外文化,这也使得外语院校的经济类学生的思维更加多元开阔,在就业中也能脱颖而出。

三 外语院校经济类专业学生就业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专业基础与外语培养结合不紧密

外语院校中对于学生的外语培养很重视,但很多只限于设置普通英语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与文学素养,往往很难将英语教学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另外,很多外语院校经济类专业虽已设置双语教学,但课时量较小。由于能够从事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有限,很多老师不具备同时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英语基础的能力,往往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再者,很多老师进行双语教学时只停留于表面的基础知识教学,或简单的“翻译教学”,学生未能从思维上达到用外语理解专业知识,最终双语教学只是浮于现象,并不能达到良好效果。最终导致很多毕业生难以将外语熟练地运用到自己的专业及工作中。

(二)实习实践能力不强

外语院校经济类专业在学生实习实践方面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能够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实践机会非常有限,导致学生毕业后的实践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很多外语院校经济类专业的实习实践岗位主要集中在银行,而开发的其他实习岗位非常之少。实习实践岗位单一,这就限制了学生挖掘自己在其他岗位就业的潜质。这也是外语院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存在的严重不足之处。

四 对外语院校经济类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建议

(一)对于外语院校培养经济人才方面的建议

1 加强理论教学,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知识

从本次走访优秀校友调研活动的结果来说,其中认为刚就业时缺乏专业理论知识以及有关经济和管理方面知识的校友占到了将近50%。由此可见,外语院校经济类专业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使得他们在工作时觉得有所缺乏。因此,要提高经济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从根本上来说,学校还需要加强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教育培养,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学习上。

2 强化实践教学,进一步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

所有的理论学习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实践,只会纸上谈兵也是学生的一块短板。经过本次对于X大学部分优秀校友的调查,其中有74.5%的校友反应需要加强经济类专业学生的实践环节,也表示在企业面试时会更加注重个人的实习实践经历。因此,学校应多注重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实习实践机会,并加强实习实践岗位的多元化,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3 优化课程设置,进一步培养多元综合能力

学生除了要具备熟练的常规业务能力之外,学校还应在设置课程时,注重培养学生与专业相关的财政、金融、税务、审计、统计等方面的知识,努力提高自身预测、决策、控制、抗风险的能力,提高投资、融资等财务决策的质量,完善经营管理。综合能力还应包括个人特性的塑造方面,包括善于沟通,勇于表现自我,人际交流等方面的培养。因此,院校在课堂教育方式上应更多地变硬式输入教育为主动思考教育,课堂上将更多的自主性交给学生。

4 坚持实用导向,进一步提升外语口语能力

作为外语院校的毕业生,良好的外语条件无疑是我们最强的优势。但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外语院校的毕业生的外语水平非常一般,可能应试成绩很好,英语相关证书也都拿到手了,但是用英语沟通表达却是很大一个问题。因此,建议外语院校应在不耽误学生专业课学习的情况下,多注重培養学生外语口语的学习,使之真正成为外语院校学生的一个强大的就业优势。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双语教学模式

外语院校应鼓励外语专业的教师加强经济类学科的学习或经济类学科的教师加强外语学习,提供更多的进修与培训机会,让更多的教师具备双语教学的能力,同时合理增设双语课程,使双语教学成为学生普遍接受的授课方式,真正达到双语教学效果。

(二)对于外语院校经济类专业学生自身发展的建议

1 主动思考学习,掌握专业知识

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掌握国内外基本专业理论是最基本的。与此同时,专业学习时不应只满足于课堂与课本的学习,要学会主动思考、深入学习、真正掌握。相比于其他综合院校的经济类专业,外语院校的硬件设施或者是师资力量可能相对较弱一点,因此,只有主动多学习,丰富自身专业条件才能平衡差距。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考取各类专业权威证书也会成为自身发展的优势。

2 积极参加实习实践

上文已经阐述道,当前很多企业招聘人才时,对实习实践经历都是非常看中的。一方面,实习实践对个人来说是对自我能力的一种锻炼,同时也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化掌握,对自我素质的提高;另外,企业也会更看重有过实习经验的人才。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就业之前拥有丰富的实习实践经历也会成为自身的就业优势。

3 注重综合能力培养

企业在招聘时比较看重的还有个人特质及综合能力,包括沟通协调能力、表达自我的能力、乐观自信、坚持不懈等,这些对于很多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建议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社团组织以及一些团体活动、学术竞赛等,通过这些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

4 学好一门或多门外语至关重要

对于外语院校的经济类学生来说,相比于其他财经类院校,可能专业能力没有太大优势,但同时,良好的外语学习条件就是一个最大的优势。因此,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将外语学好,才能让自己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类专业人才。在这样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好好利用,使之成为自己的竞争优势。

5 适应双语学习模式,加强外语与专业知识学习的结合

外语院校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要想成为同时具备外语与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老师的授课是一方面,学生自身的接受程度也很重要。只有从开始就养成双语学习的习惯,才能真正将外语这个工具合理熟练地运用到专业中去,这也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就业优势。

参考文献

[1]周琰.浅谈河南省金融外语人才培养策略[J].价值工程,2018(04).

[2]黄源深.21世纪的复合型英语人才[J].外语界,2001(01).

猜你喜欢
就业
阿勒泰市就业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浅议民办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
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高职学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与前景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班级企业化创新管理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