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冷场”反思初中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018-09-17 09:33蒋林笑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4期
关键词:冷场热情课堂气氛

蒋林笑

摘 要 提问能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参与热情却不高,使得课堂常常在提问后陷入尴尬的“冷场”,出现冷场的课堂,原因大多是老师的提问缺乏一些技巧,使得精心设计的课堂却没能达到预期效果。反思教学中由提问引起的“冷场”,目的是能有效地实施课堂提问,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课堂提问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在参加学校组织的随堂听课活动中,我发现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设计了层层问题,希望通过这个方式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但学生参与热情却不高,使得课堂常常陷入尴尬的“冷场”,而此时出于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教师在“冷场”后又不得不转唱“独角戏”。

反观出现冷场的课堂,大都是因为教师的提出缺乏技巧,因而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以历史课堂出现的问题为例:

(1)问题设计数量多而质量不高。我曾随堂听了八年级下册《“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一课,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不遗余力的设计了二十多个问题,如:“日本这个国家名字的由来”、“古代日本的发展经历了哪两个典型历程”、“日本是由谁推行大化改新的,目的是什么”、……所提问题大多数是识记类的,学生可以直接从课本上找到答案。量多使学生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停地翻阅课文,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质疑以及梳理知识脉络,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质低不但没有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反而加深学生对历史课的错误认识:想要答案,在书里找就可以了。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形成一种固定思维,我只要把老师的问题回答完了,这节课也就掌握好了。

(2)对学生估计过高,不了解学情。在探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上与学生日的认知水平不相符,不注意将课文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和学生的理解能力相联系,老师提出的问题带有比较晦涩难懂的专有名词术语学生不了解,以至于难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的思考,导致问题的探究无法有效展开。如随堂听八年级下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一课,在讲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教师为了能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就业机制,特别设计让学生组对扮演招聘者和应聘者,但初二学生并没有相关的经历体会,学生组对后不知道该如何对话,探究成了整堂课的败笔。

(3)课堂提问中,教师扮演了絕大部分问的角色,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却鲜有自己的问题提出。一节课是否成功,具体到提问这个环节,除了教师自身要会根据所讲内容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外,还要懂得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要善于发现问题并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逐步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所以,有时候在讲课文的时候,针对一些经常遇到的问题,我会先问学生,你们看完这段话后是否有问题要提问,如果学生能问到重点,说明学生对课文有所领悟,如果没有,我也会提出我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4)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习惯:豍自问自答。教师抛出一个稍微有点思维难度的问题后,惟恐学生回答不出浪费时间以至于冷场甚至无法完成一个课时的教学任务,于是自问自答;或是让学生回答后发现答案答非所问,偏离了方向,于是迫不及待打断学生,自己完成回答。结果整堂课大多是教师的自问自答,使学生失去了回答问题的热情。豎经常选择相同的学生回答问题。这种情况在公开课时表现尤其明显。当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时,举手的学生总是那么三两人,教师也就按部就班地老是点这三两人回答,看似学生在回应课堂,而且回答得也很让教师满意,整节课看似一个高效的课堂,但或者这正是在间接放弃部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久而久之,这部分被教师忽略的学生对本学科越来越没兴趣,在课堂上开小差,也就无心关注教师的提问。反思教学中由提问引起的“冷场”,目的是能有效地实施课堂提问,提高教学质量。所以,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

①问题数量的多少并不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尺。提问只是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一种方式,而不是惟一的方式。教师在课前认真进行思考和有效设计,课堂上就不会有如此多的简单无效的提问。

②有效的课堂拓展延伸是历史课改评判一节课是否成功的一个标准。所谓有效是指探究的问题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与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匹配,进而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有积极的影响。而仅仅为了让教学设计看似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一些无效探究,对教学没帮助,反会成为课堂的败笔。

③重视课堂生成问题。对临时生成问题教师一时无法准确给出答复,教师不必慌张。孔子说过: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大方地告诉学生“老师这时也没有答案,我们一起来探讨”。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进了师生情感。

④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问题的设置应该要有层次和梯度,简单的问题交给学困生,有难度的问题交给优生。如果能运用到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那就更好了,一个问题的抛出,组内同学相互讨论,优生帮组学困生,再把表达的机会让给成绩一般的同学。这样,优生既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帮助了同学,学困生也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融入了课堂,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黑格尔曾经说过:要是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巧用提问,善用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冷场”也会告别课堂。

参考文献

[1] 王方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7).

猜你喜欢
冷场热情课堂气氛
热情的树
长安画派“冷场”了?
那一年的春风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高亮度冷场电子源研究进展
“热情”的沙漠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冷场君与人气王有时只差一个“如果”
教你如何发起谈话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