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结果偏差引导与银行业应对

2018-09-18 05:18李璞然
银行家 2018年9期
关键词:偏差银行业民众

李璞然

投资者在投资时会对可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其结果将会直接影响投资行为。这些信息中存在一些不但复杂,并且具有一定偏差性引导的信息,会导致最终投资准确度不足。这类信息除了对投资者的判断具有产生干扰之外,同时也会对银行业产生一定影响。

投资结果偏差引导是如何形成的

在互联网作用下,金融业对社会财富的影响力被空前放大。主要原因是由于金融的本质在于根据信息对未来收益进行判断,而互联网对信息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增幅作用。

投资结果偏差引导的定义

首先,互联网行业增大了金融业中信息扩散的力度,进而产生信息识别领域的虹吸效应,使得一部分项目赢得巨大的关注度与投资,又或者说这些项目赢得了巨大的市场期望。在获得投资收益后,互联网又很好地把这些成功案例反向传播给广大投资者和其他项目单位,这就又激发了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进军互联网金融,周而复始,导致两个行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力越来越大,形成一个特有的“互联网—金融双星模式”,最终该“双星模式”成为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新宠。其次,除了对传播的影响,互联网对金融业的操作程序也产生了巨大的催化作用,对资本市场的资金运转增添了大量的润滑剂,致使资金流动性剧增,运转更快的资金和大量的信息传播又促使资源更加有效、合理地配给各个项目,这个状态相当于给整个资本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最终演绎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全民投资”的现状。更多的普通民众转化成为新的投资者,则有相当一部分思维活絡、金融知识储备充足的原有投资者们继续转化,大多数转化成为更为专业、理性的深度投资者,但部分投资者也转变成为投机者。投机者在互联网崛起的大背景下,最大的特点是投资获利和投资失利的消息都会被过分夸大,并且新闻传播速率快,传播范围广,对其他投资者造成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也会随之放大,最终造成投机者虽然占总投资者的总数量不大,但影响力远远高于普通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在这里我们给这种现象取个名字叫做“投资结果偏差引导”——由于互联网特有的传播方式放大了资本市场的投资结果,其产生的影响力对民众期望偏差性的引导。资本市场上的偏差引导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民众非理性的投资。

投资结果偏差引导的后果

对投资者们来说,最为重要的信息处理前提之一是投资项目的透明度。透明度代表着投资的回报率和风险。投资结果偏差引导出的问题之一就是:融到的资金没有投资实体经济,只是在做资金空转, 从一个金融平台到另一个金融平台,在这个转动过程中来扩大影响力,提高民众期望,从而吸引更多资金,风险已经是百分之百,不需要任何预测,只需要预估危机爆发的时间即可。然而,大部分民众对这类运作模式缺乏敏锐的危机感,不会主动预计危机爆发时间,并且缺乏排除虚假信息的方法,导致不理性地投资到这些无实体项目支持的金融平台,危机则会必然性地爆发,最终民众的投资本金或被牢牢套住。

从2018年6月下旬大量企业失信事件中可以总结出如下规律:其一,出现信用问题的企业都是非直接投资实体产业的企业。其二,少数企业由于公安机关或政府部门介入而停运,多数企业由于民众投资期望降低导致了集中兑付,最终资金链条断裂。也就是说,由于部分投资人出现亏损,互联网将其对民众的影响力扩大,从而导致更多的投资者失去信心,引发了更大的亏损。

从另一个层面上讲,偏差引导导致的后果是,资本市场上各类公司为了迎合投机者心态,而主动开发投机型产品。最为典型的现象之一就是高息的刚性兑付,利用高额的回报承诺拉拢更多的投机者,利用刚性兑付吸引对金融行业有畏难情绪的普通民众,从而得到了除专业性较强的其余大部分投资者资金。偏差引导再一次发挥作用,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把项目投资成功的影响力继续扩大,进而增加资金对资本市场的流入速率;在宏观经济产生波动时部分投机产品出现兑付危机,经过偏差引导后负面影响继续扩大,最终导致资本市场整体期望降低,民众投资意愿淡化, 最终负面影响转化为恶性影响。

综上所述,政府对资本的宏观调控目的之一就是防止偏差引导导致的恶性影响。这种影响不会止步于资本市场,而是对整体的社会公信力产生威胁,甚至扩散到全球范围对我国的期望,这将会导致了新一轮范围更大的投资意愿淡化。

偏差引导对银行资产配置质量与效率的影响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7)》, 截至2017年底,金融同业类产品存续余额为3.25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11%。金融同业类产品存续余额较年初大幅减少3.40万亿元,主要下降时间为2017年8月前后,降幅为51.13%;然而同样是截至2017年末,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9.54万亿元,较年初增加0.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6%。

在《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7)》中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金融同业类产品的投资结果总体呈亏损状态, 所以其带来的偏差引导导致大量资金流出金融同业类产品市场;但银行业理财的投资结果总体呈盈利状态,其带来的偏差引导导致资金的流入。如果投资结果偏差引导对银行业来说为积极正向的,会导致银行可控现金量整体提升。不过,市场上收益风险比较好的项目总量是一定的, 在银行业资金流入增大时,必然会导致剩余资金对收益风险比相对低一些的项目进行投入,这时,银行的资产配置质量是下降的。由于对风险相对较高的项目进行投资,会导致预期收益提升,同时收益方差也会增大,所以从长远角度看资产配置效率也是降低的。如果投资结果偏差引导是消极负向的,会对银行资产配置产生与积极正向的引导完全相反的影响。总结来说,当投资结果偏差引导是正向的,银行资产配置质量与效率降低;当投资结果偏差引导是负向的,银行资产配置质量与效率提升。

另外,在资金配置方面,对于金融知识丰富、深度理性分析的专业投资者或投资者团队,偏差引导并不对其构成直接威胁。但因对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波动较大,民众投资期望以及企业决策方向均会产生一定偏差,最终对银行的资产配置质量与效率产生一定比例的被动影响。银行业投资团队在明知民众投资期望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为了迎合市场资金流向,会对资产配置主动地形成偏斜,这种主动的偏斜与民众投资期望的偏差保持着充满弹性的一致性。所以从表面看,在投资结果偏差引导下银行资产配置质量会降低,但由于符合大多数投资者的投资期望,所以资产配置效率反而相对上升。

银行应如何应对偏差引导

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民众对风险的敏锐度降低,危机感被麻痹,则产生依赖高息投资带来的收益,从而对银行以储蓄为代表的各项金融服务产生冲击;在经济发展相对放缓时期,民众危机感增强, 而这种因资金安全受到实际威胁所产生的危机感,其作用对象会扩散到整个金融行业,虽然以储蓄为代表的有保障性金融服务的采用率走高,但又对银行的其他业务项目产生负面影响。无论偏差引导之后的结果是增加投资意愿还是淡化投资意愿, 对银行业而言都是负面影响,因为投资结果偏差引导本身就是信息的错误性放大导致民众对真实市场情况缺乏理性判断造成的。

银行应从四方面着手应对偏差引导问题:其一,偏差引导源于互联网,银行从业者就应该从互联网上进行应对。互联网的主要特点在于其传播能力,然而银行作为传统行业,对互联网上错综复杂的信息传递缺乏相应的驾驭性,这种驾驭性应该体现在银行品牌意识、金融基础知识普及以及对各类事件在银行业角度的解读与分析。其二,从业者还应充分了解国家各项相关法规,这是防止投资结果偏差引导的有力武器。无论是资本市场上层出不穷的高息刚性兑付企业,还是资金空转具有庞氏骗局性质的企业,大都具有一定不合规性甚至非法性。其三,风险意识的普及是成本最低的拦截方法,民众的风险意识主要来源于银行基层工作者的金融知识培训,而这些知识储备同时也成为我国新一代银行家的孵化地。最后,在银行自身管理和产品设计上找问题,加强服务意识与市场吸引力,增强甄别与对抗非法违规融资企业的能力。

(作者单位: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猜你喜欢
偏差银行业民众
50种认知性偏差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爬绳子上船(环球360°)
加固轰炸机
全球银行业AI的商业价值将创新高
银保监会上半年开出14.3亿元罚单
真相
谁造成了不明真相
圣诞礼物
给银行业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