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东至县坚持“四建四破”着力激发林业发展活力

2018-09-19 02:23赵念念,黄志武,黄江怀
中国林业产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林权经营权抵押

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在保护林农切身利益不受损害的同时,明确了流入方的权益,有利于林权流转,促进林业产业发展。

随着林权改革的不断深入,投资林业规模越来越大,林权流转、融资逐步增多,方式不断创新,然而一些制度性的短板和机制不灵活的问题逐步显现,制约着林业发展。为此,安徽省东至县坚持“四建四破”,着力激发林业发展活力。

一是建林权管理平台,破解“有地难流转”障碍。为规范林权管理,该县搭建林权流转服务平台,创建林权管理服务平台网站,将林农、金融机构、林业管理部门等多部门整合到一个平台,实现林权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和一体化管理。在林权流转中,按照先国有、集体,后个人的顺序,逐步将国有集体及农户山场林权流转进入林权交易平台公开交易,保证了国有和集体林权交易活动的公开、透明和公平、公正,有效防止资产流失。截至目前,确权266389宗,完成林权流转登记16.7万亩;共组织了144起拍卖活动,参与林权交易活动达2400人次,林权转让拍卖面积达到24580亩,累计成交金额9861万元,溢价2169.6万元,溢价率22%。去年还顺利开展了金寺山林场2596亩的油茶经营权拍卖活动,成交金额达到1390万元。

二是建立《林地经营权流转登记证》制度,破解“有证难行使”障碍。该县坚持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林业“三权分置”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于2017年9月颁布《东至县林地经营权流转证登记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林地经营权流转证是证明林地流转依存关系和享受相关权益的有效凭证。通过流转经营权证的方式对流转的林地经营权进行确权,有效地实现林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真正分离。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在保护林农切身利益不受损害的同时,明确了流入方的权益,有利于林权流转,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截止到目前,已核发林地经营权流转证370宗,登记流转面积17500亩,利用林地经营权已经或即将融资共10笔,735万元。

三是组建投融资平台,破解“有证难抵押”制约因素。该县林业部门积极与金融部门对接,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登记抵押宗地累计1910宗,贷款累计2.52亿元,抵押面积11.3万亩。结合《林权经营权流转证》的登记发放,邮政储蓄银行开展皖林邮贷通林权抵押小额贷款工作,已办理6笔,贷款165万元。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全县森林保险参保率100%,提供16亿元的保险保障;商业性森林保险面积30万亩,保险额5亿元。建立森林资源评估单位年检准入制,加强评估价值核算的审查复核,向金融机构发放《风险告知书》。累计审核评估报告172份,发放《风险告知书》21份。实行林权抵押融资备案制度,加强对抵押林权的监管,防止抵押林权再流转、抵押林木采伐和林权转移,进一步化解担保风险,促进林权抵押贷款良性循环。

四是建立健全林权流转社会化服务体系,破解“扶持通道不畅”制约因素。打造“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林权流转服务网络。以县林权管理服务中心林权交易平台为核心,制定《林权服务全程代理工作制度》和《林权服务全程代理站、点办事流程图》;依托乡镇林业站成立了林业业务全程代理服务站,在具备条件的乡镇政府行政服务大厅设立林业业务全程代理窗口;依托村民委员会设立林业业务全程代理点,确定林权服务代理员为林业生产经营者提供林权服务,将林业业务的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延伸至“最后一公里”。培育林业科技社会化服务组织。以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为龙头,逐步将适合市场化运作的林业规划设计、森林资源资产经营谋划、评估、市场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事项交由社会化服务组织实施。规范森林资源评估行为,以县林业局森林资源调查队为中心,引进竞争机制,支持多家社会评估机构参与到县森林资源评估业务中来。县森林资源调查队在承担对全县评估机构评估结果复核的同时,积极参与并免费提供公益性和社会性评估事项。

猜你喜欢
林权经营权抵押
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需要备案而非登记
地上存在违法建设时抵押合同的效力
俄藏5949-28号乾祐子年贷粮雇畜抵押契考释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三权分置下的农村土地经营权研究
詳盡了解 保護權益 大陸台商將房產抵押的法律須知
民法典物权编应如何完善土地经营权?
关于最高额抵押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