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药抗生素不良反应的见解

2018-09-20 05:43刘继文
智慧健康 2018年23期
关键词:溶血性糖苷菌素

刘继文

(山东菏泽市立医院,山东 菏泽 274000)

0 引言

在目前临床医学中,医药抗生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目前各项医学技术的更新、进步下,较多的西药抗生素药物使用安全性显著的提升,但是在我国进行抗感染治疗中,首选的药物仍然是抗生素,同时因为不同患者之间的不同情况,具有用药类型、药物类型、个体因素的差异,因此仍然有较多的患者在使用西药抗生素后会出现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1-2]。在本次研究中对西药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的特点、规律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住院过程中因为服用抗生素而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共18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其中男96例,女84例,年龄21~60岁,平均(30.24±5.47)岁,其中34例患者具有肿瘤、30例患者使用中成类药物、40例患者是外伤感染、52例患者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24例患者是循环系统疾病。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使用的抗生素药物、类型以及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出现的所有医药抗生素不良反应中,最主要的药种类型为抗感染药物,共72例,占比40.00%,详见表1。

表1 不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n(%)]

在药物不良反应中,最主要的类型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共93例,占比51.67%,详见表2。

表2 不同种类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情况[n(%)]

患者临床表现中出现最多为皮肤损害以及皮肤附件损害,共86例,占比47.78%,详见表3。

表3 所有患者不良反应症状[n(%)]

3 讨论

通过各种细菌、放射菌以及细菌等微生物进而组成抗生素,属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代谢产物,同时该种代谢产物能够影响到其他细胞的正常发育,并形成一定的干扰,有相关的临床研究表示,因为患者的不同病情、药物种类以及用药的不同,患者常常会出现不同的不良反应,同时在临床上的表现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对西药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4]。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在药物不良反应中,比较常见的为过敏反应,主要是因为药物中存在的氧化、分解以及聚合在人体中容易出现变化,同时不同患者的体质具有一定的差异,药物过敏情况出现较多,其中将其分为四种,分别为溶血性贫血、药物热、过敏性休克以及其他过敏反应,临床上将过敏性休克作为Ⅰ级变态反应,无论任何抗生素药物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情况的出现,其中比较典型的为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以及青霉素类等,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降解产物的情况,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在使用该类药物时,需要进行皮试;溶血性贫血属于Ⅱ级变态反应,患者一旦出现溶血性贫血时,其各种血细胞会大幅减少,其中导致患者最容易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抗生素药物为头孢噻吩以及氯霉素等,导致患者容易出现溶血性贫血的药种为青霉素类以及头孢菌素类;血清热以及药物热则属于Ⅲ级变态反应,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出现关节痛、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胃肠道黏膜溃疡以及肠局部坏死等[5-6]。患者因为使用西药抗生素药物而出现不良反应之后会直接伤害到体内组织以及内脏器官,进而导致生化机能以及生理机能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与患者使用药物的剂量有直接关联,不良反应会严重损害人体神经系统,其中比较典型为青霉素、四环素,会导致患者出现精神障碍;黏菌素、氨基糖苷类以及万古霉素会导致患者前庭神经出现毒性,同时存在较多的抗生素会严重伤害患者的肾脏,比较典型为孢菌素、多黏菌素等[7-8]。在氨基糖苷类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中比较典型为耳肾毒性,当患者使用过量的氯霉素是会导致出现中毒性粒细胞缺乏症等情况,拉氧头孢、头孢哌酮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两性霉素、氯霉素以及头孢噻吩均有可能导致患者免疫系统出现毒性情况。同时因为患者病情的复杂,在治疗过程中一般需要联合用药,如糖尿病合并感染、肿瘤等,会有可能加重抗生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抑酸剂、红霉素以及四环素联合使用时,人体对抗生素药物的吸收会明显降低,大环内酯类红霉素与卡马西平联合使用时,会导致患者出卡马西平中毒的情况[9-10]。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西药抗生素时,注意监测患者的生活指标、临床血液等,同时注重对患者的护理监护,如对患者使用红霉素以及地高辛时,注意监测地高辛药物,避免出现联合用药的情况、患者在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时,监测患者的听力、肾功能等。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西药抗生素不良反应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药,进而提高用药安全性。

猜你喜欢
溶血性糖苷菌素
麻疯树叶中3个新的糖苷类化合物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芍药黄色花瓣中黄酮醇及其糖苷类化合物组成分析
地榆成分3,3′-二甲氧基逆没食子酸-4-木糖苷对NIH3T3细胞促增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HPLC法测定马铃薯块茎中糖苷生物碱的含量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临床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回顾性分析
多黏菌素E和多黏菌素B:一模一样,还是截然不同?
川芎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意义
多指标测定黄曲霉毒素B1和伏马菌素B1联合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