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曲《阳关三叠》无射均定弦与商音定调

2018-09-21 05:30杨婷
戏剧之家 2018年19期
关键词:阳关三叠

杨婷

【摘 要】用传统中国音乐理论分析《阳关三叠》的定弦与无射均商调的关系。根据立体为用可以确定两点:一是《阳关三叠》定弦为无射均即该琴曲以无射为宫,以仲吕为徵,以黄钟为商,以林钟为羽,以太簇为角;二是《阳关三叠》为无射均商调断句。

【关键词】《阳关三叠》;无射均;商调;立体为用

中图分类号:J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9-0070-02

一、《阳关三叠》散音定弦分析

(一)古代琴谱关于琴曲《阳关三叠》定弦的六种表达

一是凄凉调(紧二五弦各下一徽):1589年(明·万历十七年)《真传正宗琴谱》、1611年(明·万历三十九年)《阳春堂琴谱》、1802年后(清·嘉庆七年后)《裛露轩琴谱》、1866年(清·同治五年)《青箱斋琴谱》、1898年(清·日本明治三十一年)《东皋琴谱》。

二是紧五弦一徽:1623年(明·天启三年)《乐仙琴谱》、1634年(明·崇祯七年)《古音正宗》。

三是蕤宾(五弦下一徽):1833年(清·道光十三年)《乐山堂琴谱》。

四是无射均商音(紧五弦一徽): 1860年(清·同治三年)《琴学入门》、1884年(清·光绪十年)《绿绮清韻》、1910年(清·宣统二年)杨宗稷《琴学丛书》。

五是蕤宾调 商音(五弦下一徽):1884年(清·光绪十年)《双琴书屋琴谱集成》。

六是仲吕均(调) 商音: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琴学初津》、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琴学摘要》。

(二)《阳关三叠》定弦前的原仲吕均定弦结构

《阳关三叠》调弦前都以正调为基础,正调即仲吕均。仲吕均用律按音高之序排列即仲吕(音名:宫)、林钟(音名:商)、南吕(音名:角)、黄钟(音名:徵)、太簇(音名:商);按相生之序排列即仲吕(音名:宫)、黄钟(音名:徵)、林钟(音名:商)、太簇(音名:羽)、南吕(音名:角)。

(三)《阳关三叠》定弦后的无射均结构

上述第二三四五点的定弦方法与目前《阳关三叠》由正调紧五弦的定弦方法一致。正调紧五弦即是令五弦三分点生律(五弦五徽或九徽)等于三弦四分点本律(三弦四徽或十徽泛音),即令五弦三分点生律为仲吕。由十二律相生中“南吕生姑洗”可知,在正调仲吕均中五弦散音本律为南吕,五弦三分点生律应为姑洗;由十二律相生中“无射生仲吕”可知,重新定弦是令五弦三分点生律为仲吕,那么五弦散音本律应为无射。而由十二律音高排序可知,重新定弦后原来的五弦散音本律从南吕升高一律到无射。升高一律需增加琴弦张力即紧弦,故而《阳关三叠》定弦俗称“紧五弦一徽”。

为何仲吕均紧五弦高一律就是无射均呢?因为重新定弦后琴弦上就剩下黄钟、太簇、仲吕、林钟、无射这五律,这五律按相生顺序排列即是无射生仲吕、仲吕生黄钟、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太簇,根据连续相生五律之首为五音之首可确定,无射为重新定弦的宫音,遂琴曲《阳关三叠》定弦为无射均。

上述第一点凄凉调(紧二五弦各下一徽)定弦,在正调基础上先紧五弦得到无射均,再紧二弦得到凄凉调。据十二律相生中“夹钟生无射”,令二弦三分点(五徽或九徽泛音)生律等于五弦二分点(七徽泛音)本律无射,则二弦散音为夹钟。无射均二弦散音律名太簇,使二弦散音为高太簇一律的夹钟,故陈之“紧二弦下一徽律”。根据凄凉调定弦所呈现的散音这五律相生顺序可知,首律夹钟即凄凉调的宫音,故凄凉调定弦为夹钟均。事实上在凄凉调中并没有出现二弦散音夹钟这律,在弹奏二弦时仅用其按音。如《阳关三叠》第四句“劝君更尽一杯酒”中的二弦按音,无射均中用二弦十徽,凄凉调中用二弦十一(十点八)徽,同为林钟。

第一点凄凉调中《阳关三叠》虽定弦为夹钟均,其所用之律并無夹钟,却有属于无射均同时不属于夹钟均的太簇,即为无射、仲吕、黄钟、林钟、太簇五律。所以凄凉调琴曲《阳关三叠》本质是无射均借夹钟均定弦,就是无射均琴曲。第6点会在下面的分析中解释。总结这一部分,《阳关三叠》定弦为无射均。

二、以立体为用分析《阳关三叠》定调

以《阳关三叠》第一段为例。第1句“清和节当春”首音为徵音,尾音为商音。第2句“渭城朝雨浥轻尘”首音为羽音,尾音为商音。第3句“客舍青青柳色新”首音为徵音,尾音商(商音与徵音如一声)。第4句“劝君更尽一杯酒”首音为宫音,尾音为羽音。第5句“西出阳关无故人”首音为羽音,尾音为商音。第6句首音为商音,尾音为宫音。第7句首音为羽音,尾音为角音。第8句首音为商音,尾音为宫音。第9句和第10句相同,首音为角音,尾音为商音。第11句和第12句相同,首音为角音,尾音为羽音。

十二句中有六句以商音结尾,有八句以商音开头或结尾,所以此曲以商音立体。琴曲以商音立体,则以商生之羽音为用,或生商之徵音为用。如第1句和第3句,句首徵音与句尾商音相生。第2句和第5句,句首羽音与句尾商音相生。所以《阳关三叠》以多以商音,以及商音所生的羽音断句,符合古代乐律学理论立体为用的作曲规律。

古代琴谱关于琴曲《阳关三叠》定弦的六种表达中的第六点为“仲吕均商音”。假设按《琴学初津》和《琴学摘要》所载仲吕均定弦,商音定调说明此曲应在商音林钟上断句,而事实上断句多在黄钟上,黄钟为仲吕均徵音。所以琴谱《阳关三叠》应该表达为仲吕均徵音,而非仲吕均商音。又从《琴学初津》和《琴学摘要》的减字谱正文看,琴谱与无射均琴谱一样,都注明此曲为商调,断句主要在黄钟上,说明黄钟应为商音。事实上,黄钟为仲吕均的徵音,只有在无射均中黄钟才是商音。所以第六点定弦定调的表述自相矛盾。故而《阳关三叠》的准确定弦是无射均,定调是商调。

三、结语

关于这些古代琴谱对《阳关三叠》定弦定调的表达,第一点表达不完整,应为无射均借凄凉调商音;第二点只注明定弦方法而为阐明琴曲均调;第三点注明定弦方法,其所注蕤宾调可视作无射均俗称,实际琴曲用律与蕤宾没有关系;第四点非常准确;第五点注明定弦方法和曲调,没有点出无射均立均本质;第六点表达错误,自相矛盾。

从古代琴谱关于《阳关三叠》定弦与定调的六种表达中可以看出,探询琴曲的真实定弦定调,最本质是分两步,即先看用律,再看断句。首先,罗列琴谱中的用律,无射、仲吕、黄钟、林钟、太簇这五律,恰好为完整的无射均。确定无射为宫音,散音定弦即为在正调的基础上紧五弦,或借凄凉调定弦弹无射均。其次,断句之处都在黄钟上,表明是无射均之商调曲,此黄钟绝非夹钟均之角,亦非仲吕均之徵,不可颠倒定弦与定调的先后顺序。

隔八相生体现在古琴音乐的各个方面。十二律隔八相生,循环无端,生成了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正如《孟子·离娄上》所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五音宫、商、角、徵、羽存在在六吕六律(即十二律)上,五音相生原则完全随十二律相生原则,十二律中任取连续相生的五律就可以构成连续相生的五音,首律即宫音。所以在律的前提下谈论音,在均的前提下谈论调,先定弦再定调才是有意义的。

猜你喜欢
阳关三叠
浅谈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培养
——以《阳关三叠》为例
古曲《阳关三叠》古筝弹唱探微
论歌曲《阳关三叠》的演唱技巧
浅析歌曲《阳关三叠》的风格及演唱
从《阳关三叠》中探析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演唱艺术特点
《阳关三叠》曲谱版本研究
古琴曲《阳关三叠》之音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