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渗透的现实条件和理论基础

2018-09-24 05:49王颖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理论基础德育

【摘 要】德育铸造人的灵魂,作为人精神世界中最重要的部分,成为人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和逻辑前提。在社会转型期,德育渗透有其现实迫切性和深厚的理论基础支撑。

【关键词】德育;现实条件;理论基础

一、德育渗透的现实条件

(一)文化信仰的缺失

当下,现代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波涛汹涌向我们袭来。但恰如现实主义者狄更斯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一定程度上深刻诠释了当下典型的时代特征。在时代背景下,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带来了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和文化交流的快速便捷。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警惕西方价值观的无形渗透和民众的盲目追捧。可以说国富民强的时代诉求遮蔽了内在的文化信仰,为价值观的多元与冲突,欲望的无限和膨胀提供了社会土壤。价值多元、欲望膨胀与信仰稀缺、灵魂轻飘之间的强大张力、带来的是文化的失守、道德的沦丧和价值的偏离。文化自信的提出适逢其时,“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一语的提出,有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基因。为我们进行文化寻根、信仰重建、德育渗透指明了方向。

(二)立德树人的呼唤

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方略,做了深刻阐释,其内涵深邃、意蕴深厚、指向明确。古人云,“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一定程度上映射了立德的当代价值。古今中外,对人的本质的追问和人向善讲德的途径,从未停止。古人指出,人与动物的最本质区别,在于人会思考、要讲德。在西方社会,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赫尔巴特、杜威,对德育、德智的探索都是以人性为预设,认为人的最高目的是培养道德,道德是人的内在需要与主体构建。立德既是一种原则,又是首位价值选择,古人所说的“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就近乎于这个道理。德育作为我们的根本价值追求,又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的全过程,作为教育之魂而存在,体现立德树人的本质和特色。

(三)市场经济的要求

历史皆表明,社会的发展速度与人的自主意识的发育成正比例关系。社会越发达,人们的自主性意识便愈加强烈。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倒逼了人们空前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引发了人们对于利益追求的巨大热情,但其中不免为了利益而丧失人性,弃社会利益和道德標准于不顾的诸多现象,产生了与国家和社会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背道而驰的若干行为。由此产生了连锁反应,人们对于物欲的不断满足与精神世界的空虚之间的矛盾;人们对于理想精神实质理解的错位与关注现实之间的理论需求之间的矛盾;人们对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与为之奋斗的方向和路径的迷失之间的矛盾;人们对于公序良俗的心灵诉求与对现实的社会风尚无视之间的矛盾。凡此种种,都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淡化、文化信仰的缺失与道德教育的弱化密切相关。道德教育无论之于个人还是之于整个社会都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个体无德行民族便无精神,国家也将失去感召力和凝聚力。因此,重视人权、尊重人格、发展个性、培养人的道德理性已然成为个人和社会的迫切需要。

二、德育渗透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智慧的引领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但在内部通过自己的内容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在外部通过自己的表现与这个时代相互接触并发挥作用。德育渗透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的最高理想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发展必然包含着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实践性发展,这些思想为我们进行德育渗透提供了理论支撑。哲学的重要功能便是将人类生活引向更加理性和更加智慧的生存之地。哲学开启人的智慧,哲学信仰触及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对人们产生内心的确信和持久的信念。哲学作为一门“追本溯源”的学问,可以说是最深层次的理论思维,任何弥留的觉解世界的难处,都可以在哲学思维中得到答案。上到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下至藐小个体,想要获得人生境界,都必须具备哲学理论思维。当然这些绝不是空泛的理论说教,也不是脱离实际的阐释已有的既定结论,而是强调我们要以这些基本原理为风向标,既在反思现实中把握规律,又在把握规律中反思现实,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把握德育的真谛,让其根植于每个人的血液里,使人获得一种蓬勃向上、自强不息、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

(二)教育本质的探寻

所谓教育,在雅思贝尔斯看来,不是机械的授予,而是“人与人的精神相提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通过对话使受教育者“顿悟的艺术”,是促进受教育者“生成”的一种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在台湾著名教育学家贾馥茗看来,真正的教育,必须为引导学习者成人服务,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借助这些观点来思考教育,我们可以衍生出这样的理解:既然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过程也是“生成”的过程,教育者的重要作用在于引导,那么受教育者就不应该是无为的,而要积极积极参与进来,体现自身的主体性,进行自我教育。即通过认识自己,要求自己,调控自己的发展自己,发自内心的追求自我实现。为了实现成人,受教育者者就必须不断完善自己,获得发展自身最重要的能力和品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唤醒人的理性自觉,使人变得更加完美,进行自我改适。匡正人的思想道德观念,使人克服自身的弱点和缺陷,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塑造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化倾向,可以说与上述的教育的本质是契合的,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其德育功能,即促进人如何成人的内在智慧,这样才会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实现个体自由、全面的发展。

(三)以人为本的反思

要回答德育的理论根源,就必须从社会或人的本质入手,人的本质特性及主观能动性,决定人有思想追求、精神价值、道德标准的需要。而德育正是体现这种需要并体现和发展人的本质的根本方式。在古希腊哲学论断中,教育关注的人,实质是关注人的理性、神性和自然性,而将人丰富的社会生活被抽象化了,认为人只是理性的存在物。而马克思在以往辩证哲学的基础上,以辩证的、唯物的、实践的方法来理解人,形成了“现实的人”的思想。由此摆脱了抽象人性论的思维框架,把握了社会中的活生生的人。人作为德育主体,任何教育或德育的渗透都应以对人的理解为前提。人是有需要的人,人发展的目标是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前提,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这也是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实质。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把人的需要分成三个层次,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的需要是全面的,除了物质需要外,还有精神需要,因为人是有意念、有精神的存在。没有个人全面自由协调的发展,也不可能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道德片面强调社会的发展而忽视个人的发展,是违背道德基本精神的,没有真正理解以人为本的的深刻意蕴。可以这样说,以人为本在于对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认,以人为本是对人本身的尊重,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和意义。以人为本运用到教育中,便是对追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问题的深刻探究。运用到德育中,便是对德育的本质即使人的德性完善发展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德育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德育的过程要遵循以人为本,德育的目的是人的发展。

作者简介:王颖(1994.11-),女,汉,甘肃定西人,天水师范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思政。

参考文献:

[1]张澍军,苏醒.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思想政治学科建设使命[J].思想教育研究.2012(7).

[2]郑永庭.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探究[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01(3).

[3]郑永庭.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综述[J].思想教育研究.2008(5).

[4]徐瑞仙.以文化自信益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6(7).

[5]陈美兰.中学德育人本思想的哲学思考[J].江苏大学,2006(11).

猜你喜欢
理论基础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浅议中职计算机基础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会计准则变革的非预期效应理论框架构建
社区盛开德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