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基于转化后进生教学思考

2018-09-25 08:05赵永排
赢未来 2018年9期
关键词:渗透德育语文

赵永排

摘要: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按照教学的目的以及要求内容还有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将校学知识以及思想教育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让学生能够在教学中不断的获取知识,从而将他们的发展能力提高。

关键词:语文; 德育; 渗透;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的教育》译者夏丏尊)是的,教育需要爱,爱就是最好的教育。

从踏上讲台的那一天起,我就和班主任工作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我学着我的老师的样子,默默的为我的学生做着该做的一切。备课、看作业、谈心、家访……我感到我的生活越来越充实,精神上越来越“富有”,我时刻记着两句话“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我以一个老师真诚的爱去宽容、理解、尊重、信任和关心每一个学生。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爱孩子,孩子们都是可爱的。

刘子超同学是带着许多不良习惯转到我们班的,他上课不听讲,下课爱打闹,学习基础差,还经常逃课,在同学和前任老师的眼里是一个“一无是处,无药可救”的人。在了解了他的基本情况后,我找他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了一次谈话,对于他的不良行为我没有马上批评他,也没有简单的强迫他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而是让他观察别人都在做什么。当他看到教室整洁干净,早读时室内一片朗朗的读书声;看到同学们上课时聚精会神的听讲,大胆发言,自习时安静的做作业,每天准时到校学习,他有所觉悟,行为有所收敛。有一次,他控制不住自己上课出了怪相,大家都不理睬他,有的甚至瞪了他几眼,他觉得这种气氛比骂一顿还难受,他认识到了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没心思捣乱了,这时我才引导他理清自己的思想,并有意安排班干部与他一同上下学,帮他认识自己。他以别人为镜子找到了阻碍自己的十个不良习惯。接下来他改正一个我鼓励一次。渐渐地,他变了,作业能及时完成了,不迟到了,学习成绩也渐渐上升了……他初步尝到了“自我管理”的甜头,我及时“宣传”了他的事迹,表扬了他的进步,他的积极性更高了,开始主动找老师补课。有一次。教室的门锁坏了,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刘子超自告奋勇,只用了短短几分钟,把门锁卸下修好又装上。同学们纷纷向他投去惊奇而又羡慕的眼光,往日被大家认为“读书不开窍的”刘子超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鼓励他树立自信心的机会来了!我拉着她的手走到讲台旁边,对全班同学说:“刘子超同学很能干,他有一双灵巧的手,为大家修好门锁,在这件事上,他超过了我们班所有的同学。”我把“超过”两个字讲的特别响,并带头鼓掌祝贺他。刘子超笑的更甜了,他第一次沉浸在受人尊重,受人赞扬的气氛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以后,凡是教室里坏了什么东西,我都请刘子超负责修理,从门窗到桌椅,甚至同学们的铅笔盒、书包,这些事他样样拿的上手,干的挺像样。在一次次的成功中,他的潜能得到了发挥,自身的价值得到了实现,他感到自己并非处处不如别人,他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自信心逐渐增强了,他的自信又迁移作用于他的学习中,在几次英语测试中,他的成绩竟达90分以上,数学语文也大有进步。同学们对他翘起了大拇指。他对自己也充满了信心。

在工作中,我还体会到,用师爱补偿孩子失去的母爱,把教师的爱连同集体的温暖送到孩子的心里,会深深打动那些缺少母爱的学生的心。

近年来,来自特殊家庭的的学生越来越多,小燕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在他二年级时父母离异了,由于长期以来父母的不和,她没有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他的爸爸把对妻子的不满迁怒于孩子,动不动连打带骂,事后又会因歉疚给孩子许多钱作为补偿,任她随意支配。不当的家庭教育使晓燕很快染上了撒谎、逃学、乱花钱等不良习惯,我很同情她的遭遇,但也恨她的不争气。曾经,我想把她推出学校一走了之,可以卸下一个包袱,减少班级的不及格率;多少次看到她不争气的样子,我想对自己说:算了吧,省省心吧。但最终,我没有这样做,我不忍心,因为家庭的破碎已经给孩子带来了太多不幸 。此刻,她需要的是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我一定要把她留在身边,耐心的教育她,转变她。

在一次《温暖的家》说话课上,我忽略了小燕的存在,当她站起来动情地说道:“我好羡慕小薇,她爸爸妈妈特别爱他,过生日,还给他买蛋糕,原来我爸爸妈妈也特别爱我,我也有过幸福温暖的家……说到这,她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哭了,最后还哽咽的说道:“我想我妈妈……”教室里都沉默了,同学们眼眶湿润,低着头……父母的离异给小燕带来了心灵的创伤,她一定感到孤独,感到痛苦,感到失望,我怀着内疚的心情对她说:“小燕,老师会关心你的,同学们也会关心你的。这时,班长站起来说:”我们的班集体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我们大家都会帮你的……”

这节课后,为了让小燕的心灵得到一些安慰,我把她叫到我的宿舍亲自为她做了她最爱吃的西红柿炒鸡蛋,并告诉她无论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多和同学老师交流,有困难告诉老师和同学们,让我们这个“大家庭”共同解决,不要憋在心里……此刻,我看到泪光在她的眼里闪烁。

从这以后,在我的带动、倡导下,同学们都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她,一遍又一遍的给她讲解问题,一次又一次的给她鼓励,甚至有些同学拿自己的零用钱给她买来学习用品。“六一“那天,我用自己的工资给她买了新衣服……穿在身上,小燕竟激动地脸蛋通红……这一天,在日记中她写道:“老师,谢谢你,谢谢你的关怀,你就像我的妈妈一样,有你,我感到幸福。同学们,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的帮助,有你们我就不会孤独……”那一刻,幸福之花在我心头盛开。

是爱,让他们有了改变;是爱,让我收获了幸福。

唯有爱的雨露才能催开最美的花朵;唯有爱的交流,才能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的彩桥。我们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像春风那样慢慢吹开学生的心扉,就应该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 王桂艳.教育无痕 润物无声[J]. 学周刊. 2011(26)

[2] 张世明. 善做润物的好雨——谈与学生“笔谈”的一点体会[J].新课程研究(基礎教育). 2006(10)

[3] 闫顺全.春风化雨润心田,转化后进生有技巧[J].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08(12)

猜你喜欢
渗透德育语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