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作文教学的整合

2018-09-25 06:11谭惠清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见闻网页习作

谭惠清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内容和形式相比过去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显然为作文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那么,如何使我们的作文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得到优化,并呈现出信息化教学特有的魅力呢?笔者想将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相整合是有效地途径之一。那么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整合呢?

一、丰富写作资源,引导自主习作

学会积累、选取写作素材是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把“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作为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途径,是符合小学生学习作文的规律的。丰富见闻离不开生活这个源头。小学生的生活可以分为直接的生活经历与间接的生活经验两个方面。学会以直接的生活经历作为习作素材是十分重要的,但小学生的直接生活经历毕竟范围有限,因此决不能忽视间接的生活经验对丰富学生见闻的重要性。学生的间接生活经验从何而来?以往我们主要通过培养学生课外看书报的途径来获得。现在,信息技术的运用提供了更为便捷、更为广阔的渠道。网络有着海量存储和覆盖全球的传播范围,它创造的虚拟空间可以让你足不出户便能了解天下各种事情,获得各种知识与信息。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来扩大视野、丰富见闻、积累素材、拓展写作资源,是信息社会小学作文教学面临的新变化与新特点。在上完课文《纸奶奶的生日》后,学生们对纸的了解并不满足于教材上的内容,他们想获得更多的知识。我们设计了一次以“纸”为题材的网上作文训练。课前教师通过网络下载了大量有关纸的科技知识、新闻报道和图片资料,经过整理筛选,制作成了一个“纸”的专题学习阅读网页。在作文课上,学生首先打开了这个“纸”的专题网页,从网上获得了有关纸的大量生动有趣的知识与材料。在满足他们的兴趣与求知欲的同时,笔者要求他们围绕“纸”的话题说说自己想说的话,进行网上写作。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向老师请教,也可以与同学开展网上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充分讨论、感知的基础上,学生开展自主性写作活动,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文体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有的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未来新型纸的用途;有的对纸的发明感兴趣,描写了纸的发明经过。有的对滥砍滥伐、造纸污染的报道发表感想,表达了保护环境的愿望。

二、搭建鉴赏平台,实现习作创新

赏析能力即学生对作文的评改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作文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多媒体的应用为作文教学提高学生评改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能引导学生进行“实战训练”。其实,学生的习作完成后,自己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夸奖,所以,对于作文的点评甚至是鉴赏,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也可以让同学们在思想的碰撞中激起智慧的火花。学生得到了褒奖,创作的热情再次被点热,其它的同学因为作了点评,实际上是对别人的习作作了一次符合自己水平和鉴赏,当然也提升了自己的习作能力。例如当春游活动后,要求学生写一篇征文,征文写好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大作发布在班级网页上,每位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班级网页读到全班同学中的任何一篇习作。他们还可以利用“回复栏”写下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和修改意见,可以指出作文中的错别字、不通顺的语句;可以赞扬同学写得精彩的片段。教师也作为交流评论的一员参与其中。这种新颖的课堂作文形式和快速广泛的网上交流,学生感到特别的新鮮。他们不仅写出了生动感人的习作,而且交流了情感,写下了许多简短精彩的评语。他们在相互交流与评改中懂得了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评价鉴赏,品味作文时,要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设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个性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活跃的课堂氛围、精当的作文点评、灵活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会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

三、拓展写作空间,养成练笔习惯

网络与各种终端的发展,为表达与交流提供了开放互动的无限空间。个人网页、QQ、博客、微信等等,改变了“学生——作文本——教师” 循环的封闭空间。学生写作不再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真正是为表达与交流而写。写作成为生活的需要,生活的一部分,因而,更加有兴趣,更具个性,更容易激发创造的愿望与能力。笔者建立班级微信群,作为老师,当然要起示范作用,学校或者班级举行什么活动,都在在微信群上传照片,然后写上自己的感受,假期外出游玩,有美丽的风景,有趣的见闻,都发到微信群,分享自己的感受。学生们开始只是点赞,慢慢的开始有人进行评论,笔者跟评论者进行密切互动,慢慢的,评论的人愈来愈多,越来越大胆,从评论中不但可以看出他们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同时发现个别学生的文字越来越流畅,跟在作文本上狗屁不通的文字竟有天壤之别。学生也在群里上传自己的照片,配上一段文字,有记录生活趣事的,有写见闻的,有读书感受的,也有描述心情的。在这微信群里大家畅所欲言,在不经意中,既进行了写作训练,又加深了师生情,真是一举两得。有的同学还建立个人博客,让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每天不去自己的博客写点什么,似乎生活就少了什么。每每看到自己的博文得到别人的认同,获得别人的关注,就增加了自信。成长在数字时代的学生,利用多种媒体形式来自主写作、自由表达,已经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方式,而不仅仅是老师布置的作文要求。这就真正贴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的要求:“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图文并茂,声像俱全;扩大了学生的阅读空间,写作素材愈加丰富;多途径展示作品并参与评价,提高了学生鉴赏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各种交流平台,让写作成为习惯,提高了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猜你喜欢
见闻网页习作
骑鹅见闻
西游见闻
基于CSS的网页导航栏的设计
假期见闻
基于URL和网页类型的网页信息采集研究
网页制作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0个必知的网页设计术语
海外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