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三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018-09-25 08:05夏都全
赢未来 2018年9期
关键词:学习能力

夏都全

摘要:“三单”指的是“自学单、共学单和延学单”。“自学单”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共学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延学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自学单;共学单;延学单;学习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新课标的重要体现。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学生有了学习能力,他们就可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生有了学习能力,即使在身边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可以自己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解决新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日常教学,谈谈如何巧用“三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一、巧用“自学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阅读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实质,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设计好一个符合学生实情的“自学单”。学生通过教师量身定制的自学单与课本结合课前自主学习,长期坚持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得到极大的提高。

例如: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为什么呢?自学单设计如下:

1.可以怎么放,有几种情况?

2.结合上面例子说说“总有……至少……”是什么意思?

又如人教版第11册《百分数的意义》,我设计的自学单如下:

1.写出下面百分数表示的意义。

2.观察第二幅主题图(衣服商标),请写出百分数的意义。

3.找一个生活中的百分数。

我找到的百分数的是 ,它表示 占 的( )。

二、巧用“共学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共学单”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重要环节,它是课堂学习过程的重点,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课堂上笔者是这样做的。

1. 以同桌为单位,课堂上先在规定时间内交流分享课前自学成果。

2. 学生提出不会的数学问题。如,在学习《百分数》内容时,同桌交流自学学习成果后提出不会的数学问题,教师归纳整理,写在黑板上作为交流汇报学习主线。

3. 全班交流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也是学生需要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例如第11册第41页例6的教学。张心怡学生代表上讲台与大家交流分享如下。

根据题意,可知下半场得分是单位“1”,可设下半场得X分,上半场得是 X分,根据题意,可列方程X+ X=42

三、巧用“延学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数学的能力。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在经历了“自学单,共学单”的学习过程后,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形成了技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延学单”设计一些题目类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对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比如学习了《打折》这个学习内容后,我在“延学单”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两位老师带48名学生去公园游玩,公园门票成人每张10元,儿童每张5元,公园还规定购买50张以上儿童票可以实行八折优惠,想一想怎样买票比较合算?请你设计买票方案。

第一种方案: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学生都能设计出这种方案:10×2+48×5=260(元)。

第二种方案: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思考,题目告诉了购买50张以上儿童票就可以实行八折优惠,如果多买2张儿童票,再打八折,所付的钱是否少一些呢?要求学生算一算:用5×50×80%=200(元),10×2=20(元)200+20=220(元)。

通过计算,学生发现,多买2张儿童票,看起来好像要多给钱,但由于可以享受八折优惠,最终还是只付220元,比第一种方案要少付40元,两种方案相比,学生都愿意采用第二种方案解决问题。

第三种方案:这时有个学生高高举起手,迫不及待地说出我还有第三种方案,还可以再少付錢,全班同学一片哗然,他说道:我们还可以再把买团体的两张票卖给别人,于是只付:5×50×80%=200(元),5×2×80%=8(元)10×2=20(元)200-8+20=212(元),说完全班响起热烈掌声。

类似这样延学单的设计,让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有所用。学生不但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提高了应用技能。总之,通过设计这样的延学单,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效地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巧用“自学单”,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巧用“共学单”,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巧用“延学单”,可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数学新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出版社

[3] 曹建,浅论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

[4] 华应龙等《小学数学教与学》[J];2015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学习能力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等待·自主·探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构建学生的主体性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