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学生对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兴趣

2018-09-25 08:05罗天勇
赢未来 2018年9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罗天勇

摘要:自主学习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是我们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保证。本文主要研究小学数学课堂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自主学习。它主要涉及如何激发数学课堂,数学活动和作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兴趣

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倡导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调查研究,实践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从学习质量的角度来看,在学生生活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兴趣在定位、调整、维护和强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动机和前提,也是一种情绪强烈的定向活动。许多学生不会很好地学习数学。事实上,这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低下,而是因为他们受到以“兴趣”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的负面影响。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意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先得培养非智力因素。只有具备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才有可能。我的做法是:根据学生实际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耐心启发诱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知识价值观念和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角形,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做猜角游戏。任学生报出两个角的度数,让老师猜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是多少? 经过几次试验,大家都为老师能准确说出答案而惊奇,我就适时点拨: 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用什么方法呢? 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被“猜角游戏”激发,学生自然地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知识上来了。紧接着我又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拼角操作来寻找答案。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其主动性得到了发挥,质疑、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二、精心编拟自学提纲,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自学大纲是学生思维的指导灯,是教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把握教材教学的难点和重点,针对学生的难点问题和教学知识的重点,设计现实和启发性问题,提前分发给学生,对自主学习起到指导作用。老师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或上课时自学教科书,然后才能正式授课。例如,教学:“个数除以小数”,我拟的提纲是: 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该怎样计算呢? 为什么?2.为什么要把除数和被除数一同扩大100 倍? 3.为什么要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呢? 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认真学习,然后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里交流和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鼓励学生大胆生疑,勇于发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可以逐步从依赖自学提纲过渡到不依赖自学提纲,最后教师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因为许多创造发明正是从质疑问难开始的,把疑难问题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和质疑的能力,启动创新的观念。

三、课堂探究多样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年龄较小,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课堂上不够集中。如果教师仍然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自然对数学课没什么兴趣。相反,如果结合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适当运用活动引导学生与生活共同探讨,在探究中促进学生建立知识,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学习。如“认识负数”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零下”的概念不是很清楚,而教材中的主题是温度探究,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实验”的方法,先引导小组学生将温度计在常温下读数,然后再插入略有温度的水中,最后再插入有冰块的水中,此时学生很明显地观察到了温度计的变化,教师再引导学生以“0°”作为起点来描述,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负数”. 又如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小组画圆(画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后教师出示直观图,引导学生认识“几分之一”,由圆拓展到正方形,由“几分之一”拓展到“几分之几”,让学生在探究中构建知识。

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新课程理念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交流与讨论,共同分享数学学习成果。以解应用题为例,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讲,行程问题一直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解题的方法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因此,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交流。例如:南北两城的铁路长357公里,一列快车从北城开出,同时有一列慢车从南城开出,两车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快车平均每小时行79公里,慢车平均每小时比快车少行多少公里? 在求解的过程中,大家积极思考,尝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来解决问题. 有的同学既考虑了传统的求解方法,先求出慢车时速,再与快车进行对比,列式:[357 - (79 × 3)] ÷ 3;有的同学直接用快车车速减去慢车车速得到答案,列式:357 ÷ 3 - 79;还有的同学用方程求解:设慢车平均每小时行x公里,列方程:79 × 3 + 3x = 357;…… 这样的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而且也让他们深刻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与愉悦。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暴露他们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把他们弄不懂的地方、错误的地方都摆在桌面上,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改正错误,发现真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这样,通过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能够积极地被同化,因而容易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五、结束语

总之,这种以学生自学为主要内容的数学课堂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它不仅可以让教师从传统无聊的说教中“释放”,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学中做”和“做中学”,学生经历了知识生成过程,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锻炼和培养了数学思维能力,并获得了师生沟通的新知识。作为新课程理念的实践者,数学教师必须实践、总结和反思更多,使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得到更好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叶桂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2).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