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学生箱庭作品基本特征研究

2018-09-25 09:42寇延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32期
关键词:基本特征

寇延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自愿参加箱庭体验活动的24名民办大学生的初次箱庭作品进行研究,发现其作品的主题主要是与家庭生活相关,缺乏自我像,玩具种类主要为建筑类、人物类、家具用品类、植物类、自然物类。作品玩具的种类和数量较丰富,玩具移动较频繁,对沙的使用较少。说明民办高校大学生渴望归属,对自我的认识尚未确立,自我效能感不足,但又渴望表达和被认可。

关键词:箱庭作品;基本特征;民办高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2-0006-03

一、引言

箱庭疗法(Sandplay Therapy)指在治疗者的陪伴下,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心理疗法,又叫沙盘游戏疗法。其治疗假设认为,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自我治愈心理创伤的倾向,如果有一个“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来访者的自我治愈能力就能够得到发挥。箱庭疗法以沙箱为中心,创造了一个自由与保护的空间,来访者制作箱庭不需要任何技巧,可以自由表达。治疗者采取非批判的态度,使来访者感受到被接纳、被包容和被理解,利于其创造性和自我潜能的挖掘。

传统的研究认为,民办高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弱势心理,而近几年的研究表明,民辦高校的学生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心理。因此,箱庭疗法在改善学生弱势心理、挖掘其心理潜能方面无疑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本研究旨在分析民办大学生箱庭作品的基本特征,为箱庭疗法基本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了24名自愿参加箱庭体验活动的初次箱庭作品,其中男生9名,女生15名。年龄在18—22岁之间。

(二)研究工具

1.箱庭室的配置。研究是在大学咨询中心的箱庭治疗室进行,该治疗室配置有沙箱两个,玩具模型近2500件。

2.箱庭作品记录及分析工具。自编工具“箱庭制作过程记录表”和“箱庭作品访谈提纲”。

(三)作品分析项目

对箱庭作品主要从制作时间、玩具数量、玩具种类、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玩具、沙的使用、空间使用、自我像和作品主题几个方面来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制作时间

学生体验者制作箱庭的最长用时为40分钟,最短用时为3分钟,平均用时15.8分钟。从表1中可以看出,46%的体验者制作时间集中在5分钟到15分钟之间。

(二)玩具数量及种类

学生体验者箱庭作品的玩具数最多是108个,最少的是1个,平均数为37.3.从表2可以看出,摆放玩具数超过30个的人数占一半。

从表3可以看出,学生使用的玩具种类主要有:建筑类、人物类、家具用品类、植物类、自然物类。

(三)玩具的移动

从表4可以看出,88%的学生在制作箱庭作品时都移动过玩具。有的是在沙箱内移动,调整玩具位置,有的是将玩具移动到沙箱外,或放回玩具架。

(四)对学生具有重要意义的玩具

当问学生在所摆的玩具中哪个对其有重要意义,学生的选择如下表。

从表5可以看出,对学生具有重要意义的玩具种类主要为人物、家具和建筑物。

(五)沙的使用

从表6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在制作箱庭时都未曾动沙。在动沙的作品中,动沙的类型主要为在沙上划分界限,分割各区域,或者在沙上轻轻画出一条河流,动沙力度都不大,表现得谨慎小心。

(六)自我像

从表7可以看出,63%的学生的作品中没有明确的自我像。37%的作品中出现了自我像,其中有三个作品中出现不止一个自我像,既用不同的人物代表自我的不同状态。

(七)空间使用

将整个沙箱的面积比作1,从摆放的玩具所占的空间比例分析,可以看出,46%的学生箱庭作品都将整个沙箱的空间占满。

(八)作品主题

从表9可以看出,45%的作品主题是与家庭生活有关的,有33%的作品主题是与梦想或理想有关。

四、讨论

(一)制作时间

民办大学生箱庭作品的制作时间主要集中在5—15分钟之内,说明其对环境充满好奇,喜欢接触新鲜事物,能较快做出选择,注意力转移也比较快。

(二)玩具数量及种类

玩具的数量和种类反映的是箱庭制作者内心的丰富性。民办大学生箱庭作品中使用玩具数在30以上的占一半,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民办大学生内心世界的丰富,他们渴望表达和展示,希望内心世界的美好被更多的人欣赏和认可。在传统的社会观念中,对民办大学生存在一些偏见,认为他们学业不良,行为问题多,各方面表现不如公办高校的大学生。其实,他们也希望自身的优势和潜能被发掘和欣赏,希望在大学里能重新开始,有更好的发展。

民办大学生箱庭作品中出现的主要玩具种类有建筑类和人物类。建筑类主要表现为房屋,是家或归宿的象征。房屋的频繁使用,可能表现出学生对归属的渴望。此外,人物类玩具使用较多,有的代表自我的理想状态,有的代表家人、朋友,有的代表社会中的其他人,说明民办大学生对人际的关注度较高,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和谐相处是他们生活中关注的方面。

(三)玩具的移动

88%的学生在制作箱庭作品时都移动过玩具,这可能反映出民办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快,易冲动和情绪化,做事缺乏计划性。做决定容易,但有时也会倾向于自我否定。

(四)对学生具有重要意义的玩具

对学生具有重要意义的玩具种类主要为人物、家具和建筑物。人物主要表现为自我像、理想的自我和家人朋友。大学阶段是自我认识调整和完善的重要时期,大学全新的生活、学习、交往环境对学生的自我认识提出了挑战,学生需要将新的生活经验整合到自我认识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同时,对于身边的家人朋友,在大学里,他们有了更多思考。

(五)沙的使用

是否用沙表现着制作者的自我力动感,没有用沙进行创造,说明其在发挥自身潜能方面缺乏开拓性、深刻性。绝大部分学生在制作箱庭时都未曾动沙。在动沙的作品中,动沙力度都不大。这可能反映出民办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不足,有待探索和开发。

(六)自我像

箱庭作品中的自我像从某种程度上反映着制作者的自我了解和认可的程度。民办大学生的箱庭作品中有一半以上都没有明确的自我像,说明在大学环境中还没有明确的定位,感到迷茫和不确定,其自我认识还有待拓展和完善。

(七)空間使用

从前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近一半的学生将玩具摆满整个沙箱。这说明他们渴望能充分地表达,将自己喜欢的玩具尽量都摆上,关注各个场景的环境布置和细节安排,注重生活的内容。

(八)作品主题

45%的作品主题是与家庭生活有关,如“我爱我家”、“家”、“一个幸福的家”、“温馨的家”、等。有33%的作品主题是与梦想或理想有关的,如“梦想”、“觞夙”、“困在现实里的梦”、“向往”等。但这些梦想的具体内容也是跟未来的生活或家庭相关的。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民办大学生对归属的渴望,这或许是其发展的动力或目标之一。他们并没有强烈的学业上的成就导向,在24个体验者的箱庭作品中,没有一个是跟学业或学习生活相关的。

五、研究反思

本研究只是民办高校学生箱庭作品研究的初步尝试,研究样本的选取是通过招募自愿者的形式进行的,所以样本不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选取各年级、专业的样本。同时,对作品分析的维度需要再完善和深入,特别是加入对制作过程的具体描述,对作品进行动态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日异.箱庭疗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张日异.箱庭疗法渐入佳境[N].中国教育报,2006-2-16(4).

[3]Mitehell R R & Friedman H S.Sandplay:Past,present and future[M] .London: Routledge,1994.

[4]陈顺森.箱庭疗法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应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3).

[5]易春丽,胡佩诚.大学生沙游戏的主题特征及象征符号的解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4):223-228.

[6]林红.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实验研究[D].同等学历申请清华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5.

[7]张日异.箱庭疗法的心理临床[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基本特征
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特征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涉核项目邻避风险的基本特征、演化逻辑及防范策略
当代中国政治体法治化转型的路径选择及基本特征
国外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与经验借鉴
长株潭水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及保护修复
浅析疗养院建筑的基本特征及设计
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和核心构件
中国电信业增长质量评价及其基本特征
论民主党派政治资源的内涵、构成体系与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