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018-09-25 06:11叶丽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课堂教学

叶丽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本文结合教学实例,对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做了探讨。

关键词:兴趣 培养 课堂教学

罗兰有句名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想:对于我们的学生,不是缺少智商,而是缺少积极兴趣的引导与培养。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且不谈其他方面,就语文课堂教学来说,一个优秀的教师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习兴趣的前提。现代美国心理学家马期洛这样认为:人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爱的需要和受尊重的需要就会突出出来,成为主要需要。小学生都是得到了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的人,只有对他们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們的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相反,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那么必然导致学生对语文课渐渐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反感之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良好氛围里学习。

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心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期望带给学生,以满腔的爱心关心每一位学生,多用“我希望你……”、“我相信你一定能……”、“你能够……”等语气表露对每一个学生的期望。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当学生因学习上的失败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时,当学生的思维受阻,理解有误时,教师不能训斥,不能惩罚,应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主动与学生交往谈心,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只有真正对学生尊重、理解、宽容,学生才能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当老师的情感灌注在教学中,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情感时,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接受老师所教的学科上,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曾有一位老师做过这样一次试验,在一个新带的班里,随机抽取少数同学,暗示他们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在以后的一个学期里,教师经常主动找他们谈心,师生关系亲密无间,教师还经常对他们的进步进行赏识,使学生获得愉快的体验,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更加刻苦认真。果不其然,一个学期后,这些学生学习真的比其他同学进步快。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对学生真诚的期望是多么重要,效果是多么显著。

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教学境界。《语文教学艺术论》指出:教学艺术往往创造一种最佳的教学境界,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为“我情我景”,这就激励学生思维活跃,他们的注意、记忆、想象、思考、兴趣、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凝聚在一起,智力活动进入了“最佳时期”,学生的灵感火花得到较多机会的撞击,想象得以驰骋,思考力得以充分发展,学生在教学艺术激励下,显得格外聪明、灵活,学习几乎到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境地,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小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积极投入,思维活跃,即提高了学习效率,又激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二年级语文的一节说话课,要求观察一种水果,说说它的形状、颜色和味道。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其中一个教学环节设计为:先讲学生分为4个组,每个组观察一种水果。首先我准备4种水果,放在一个大果盘里,将每一种水果分成若干等分,课堂上让学生先观察其颜色形状,再品尝其味道,再用笔写出来,写话还让可以学生发挥想象。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这样能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灵感的火花得到较多机会的撞击,想象力得以驰骋,思考力得以充分发展,学习几乎到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境地。

我在教学童话类的文章时,老师可事先设计“童话王国”的版面,让学生入情入境,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兴趣。学习有故事情节的文章时,让学生扮演角色,上台“演一演”,不仅给全班学生创造了亲身体验的机会,又为有“演员天分”的学生提供了展示锻炼的机会。学习写景抒情的文章时,让朗读水平高的学生当“小老师”领读,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全班学生的朗读水平。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辅助教学。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能引起他的强烈注意和很大兴趣。现代教育工具多媒体那优美的乐曲、动感的画面为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创设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由于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在课堂上易疲劳,精力容易分散,所以课堂上可采用形式新颖、灵活多样的游戏来调节他们的精神,唤起学习兴趣,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事实证明: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首先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教学境界。除了抓住学生心理特征,进行语文课堂学习形式变通外,在语文学习中融入一些竞赛性活动,也可以培养兴趣。因为从人的心理来看,对于那些能够比高低、评优劣、论先后的事情或活动,容易激发认得上进心,引起人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为进一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我还为利用“比一比,晒一晒”看谁的小红花得的多活动,把他们的表现记录下来,然后展示出来,这样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别,来接他们的家长也能看到。于是几乎所有同学都积极行动起来了,连平时一些作业拖拉的同学也加入到了这项活动中。由此,对于每一堂语文课,作为教师,教而自信;作为学生,学而乐学,再次验证了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总之,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只要我们找到了途径,并注意主动去培养,就可以逐渐形成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语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冯云.好家长2015年25期

[2]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于书华.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3)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