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2018-09-25 06:11陈杨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渗透教育初中美术教学情感教育

陈杨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课堂教学也跟随着改进,由以前的一味重视学生成绩转变为学生的成绩和自身素质一体发展。这一点特别体现在初中生的美术教学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按照传统的老师教学思想,学生不能充分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学生对于画画如果没有一个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渗入,那么这幅画就是一件失败的作品,因此情感教育在美术教学中对于以后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都会有很大的作用。在本篇文章中,中心意图就是分析情感教育为什么要融入初中美术教学中并对此议题进行深层次阐述。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美术教学;渗透教育

前言

不管是遥远的过去还是现在,从确定要将美术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学校的时候,它就注定了美术这一课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古有山水画家,他们画的不是风景,而是心中的向往或惆怅,比如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实就是自己内心的声音而至于传颂至今;又比如说如今善于画虎的胡奇伟老师,为什么他画的虎能如此惟妙惟肖,其中少不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也一样,如果没有真情实感在其中,那么这门课程的教育就是失败的。

一、情感教育融入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初中生,对于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有了大致的把握,可是如果教师按照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在美术教学中,那么学生学习到的只是理论,没有办法下笔去描绘自己内心所真正想要描绘的东西。因此,要想美术教学获得良好效果,就必须将情感教育融入教学中,在课堂上多多介绍有名画家对于每幅画中的情感,给学生传递正能量,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品质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也有可能是在它的作品中,也有可能是在它一不小心说的一句话中,比如说:画素描的时候,老师要做的不只是要告诉同学们关于这个东西的立体,下笔轻重和色彩的搭配,而且要告诉学生它的来历,它的历史,和让同学要用心去感受关于这个事物所要表达的含义和你自己对于这个事物的理解;在课堂之外,接人待物都要以真心去看待,对于这个世界有足够的好奇心,这样才能在以后的作品中有足够的思想。而美术教学中,只有老师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将情感教育渗入到美术教学中,同学们才对于美术这一课程学习的更好,对于未来的发展更有帮助。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为了如何更好的将情感教育渗入进初中美术教学中,作者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调查,数据表明,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老师偏重于学生的绘画能力,表面知识,教学还是传统教学为主,没有体现情感教育。因此,如果想要突破这样的瓶颈,作者认为以下几点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1.美术课堂上融入情感素材,实现情感教育的间接渗透

在如今的美术教学中,老师的备课资料各种各样,但是要怎样才能与教材相联系起来,不但实现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且有情感的渗入。这就需要老师们对于教材进行多方面的解读和寻找不同方面的资料与之相应,更重要的是教师还得深层次的思考,要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才能让同学不但能轻松的掌握基本知识而且能开拓思维灌入自己的思想。例如,初中一年级人教版美术教材中,在第一单元的第二节课中有关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杜键的《在激流中勇进》的知识,作者将黄河船工们齐心协力的在黄河中奋勇前进的危险场面淋漓尽致地画出来。在这幅作品中,不仅可以看到作者精湛的技巧以及黄河的雄伟壮观,更要發现这幅作品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中领悟到劳动的艰辛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2.关注为人师表,彰显教师音乐信仰

对于初中美术情感的教育,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考虑所融入情感素材是否在学生的理解范围之内。杜绝运用“一言堂”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能过于单一,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灌输,使学生可以感受到情感之美,并对学习产生兴趣,可以被教师所的内容吸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对于课堂内容有一个新的认识,使学生的情感能力得到提升,学习奉献、乐于助人、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让学生看待事物时可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

3.注重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情感源泉

初中生这个年龄段是心智发育的阶段,而他们总是渴望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肯定和注意,所以,教师要根据这一性格特点,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学习的兴趣。而初中美术教学也不例外,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和学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对学生的需求要有所了解,从而正确的引导学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对于初中美术教学,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性格的差异,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长,改进每一位学生的缺点,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不同的看法给予支持表扬,让学生敢于在学习过程中提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想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更进一步使和谐师生关系得到更好的发展。

4.开展课外活动,诱导正确生活价值观

对于初中美术教育,合理地渗透情感教育,不单单是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情感上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教师要多组织开展一些课外教学活动,通过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可以提升学生情感中的自我调节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态度,在平时看待事物时能有一个不一样的态度,去认真观察事物的变化多端,去探索生活中带来的乐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将情感教育合理地融入到教学中,会给教学带来很大帮助,有利于初中美术教学更好的发展。所以,教师要重视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对此进行研究讨论,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改进教学方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颖颖.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7,(14):147.

[2]邓吉龙.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有效实施情感教育的探讨[J].课外语文,2017,(03):151.

[3]王晓毅.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18):114.

[4]吴洪英.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08):126.

猜你喜欢
渗透教育初中美术教学情感教育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探索
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应用
培养欣赏评述能力,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浅析农村初中美术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