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研究

2018-09-25 06:11刘丽楠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育研究道德与法治素质教育

刘丽楠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持续不断地深化基础教育,让学生能够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日后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必学的一门课,它教学生知法、懂法,知荣辱、明事理。但是目前学生认识不到这门课的重要性,对这门课不够重视,因此教师应详细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素质教育;道德与法治;教育研究

1 引言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各科学习的要求都有所增加,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要求也毫无例外地提高了起来,再加上青春期的初中生心理感情活动丰富,情绪极易发生波动,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影响,教师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格外注意。因此,教师要合理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积极安排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相关内容,以便引导学生得以健康成长。教师要在教学中持续不断地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摆脱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并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创新教学方式,进入全新的学习模式之中。

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虽然大多是概念和理论上的学习,但是相比已经进入社会上的人员来说,学生在学校会学到一些非常重要并且社会不能教给我们的东西。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开设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有一定的底线和道德约束;更深刻一点,这门课还让学生开始学习法律知识,让学生能够简单地了解法律,懂得法律,必要时还可以合理地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此外,根据我国教育部的《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从2016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3 开展道德教育,培养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3.1 开展专门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

道德认知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前提,是后续道德情感、意志、行为的支撑与条件。学生只有在充分明辨是非的前提下,才可能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才能够在生活中、与他人交往时自觉规范不良行为,杜绝不好的想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普及基本的公民道德要求或者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等。但是,要避免道德的说教,而是要通过具体真实的案例,来启发学生自主产生价值评判,这样既可以诱导学生主动产生积极的价值标准,又可以提升其道德认知能力。

3.2 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其产生情感的认同

只具备道德认知还不足以推动学生产生积极的道德行为,教师要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具有感人力量的教学环节或者活动,使学生在交流与思考中,对美丑善恶产生内在的情感冲突,自觉排斥丑陋的行为,接近和赞赏美好的品行。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诚信的重要性的时候,如果只是枯燥的进行说教,学生不仅不会对诚信产生自我的体验,还会产生逆反心理。但如果教師以“为诚信而牺牲个人利益,成就集体利益”的事例来说明其作为立人之本的重要性,学生在内心会产生巨大的情感认同,在心灵的震撼中自觉认同诚信的价值意义。

3.3 组织道德教育活动,磨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稳定的道德行为

初中时期,教师要善于动员学校的隐性教育力量,对学生进行道德意志的锻炼。在具备道德情感之后,初中学生不一定能够在面对诱惑时坚持自己的原则,而需要在实践锻炼中磨炼其恒久的意志。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只有具备坚定的意志之后才能产生稳定的道德行为。例如,每个学期组织学生开展校级劳动周,在劳动锻炼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日常生活中严格规范学生的自我生活管理与行为约束能力,提高其自律意识,发展自我规范能力;开展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倡导优秀道德品质,评选学校道德标兵等。这样可以在实践中促使学生自觉反思其道德意志与行为表现,自觉提高道德水平。

4 开展法治教育普及活动,培养学生遵法守法、爱法用法的良好意识与行为

4.1 传播法律知识,接受基本的法律常识,提高学生的法律认知

最近几年初中生违法犯罪的概率逐渐上升,主要原因就是初中阶段学生的法律意识薄弱,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意识,甚至产生越轨行为或者违法行为也不自知。因此,教师要在日常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切实普及基础性法律常识,列举学生身边常见的事例,使学生意识到法律学习与自己生活的密切关联。例如,在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展现典型违法案例,让学生先结合自身的法律基础和原有观念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对案例中的人物行为与结果进行评价;之后再呈现具体的法律依据,让学生对自己的法律意识与认知能力有初步的了解。

4.2 组织开展法律讲座和宣传等实践活动,营造守法用法的校园风气

教师要定期为学生开展法律讲坛或者组织学生开展宣传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遵法意识,在学校形成浓厚的爱法氛围,对所有师生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绘制法治宣传画、手工制作法治主题手抄报和板报、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法律宣传月等,这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法律常识,又能培养其遵法守法的自觉意识。

5 充分运用社会上的优势力量

社会上存在很多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机会与平台,教师要配合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政府宣传部门建立持久的联系,甚至可以邀请一些著名法治专家学者做学校的客座教授,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法律咨询、建议,指导学校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进程,完善学校的教育方式与方法。

6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充分发挥桥梁作用,集结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力量,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竭尽所能地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对教学的观念进行及时的更新,尝试在教学中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需求,从而让道德与法治教学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梁江涛.道德与法治,引领青少年走进生态文明[J].环境教育,2016(5).

[2]王雪皎.当前我国初中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其培养[D].曲阜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教育研究道德与法治素质教育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