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2018-09-25 06:11赵万利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课外实践表达能力初中语文

赵万利

摘要:新课标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要求我们更加重视作为主要科目的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其语文学习效果和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精力旺盛、思维活跃的阶段,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关键阶段。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表达能力 课外实践

引言:

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增加了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提升了对人才的要求。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改革力度,旨在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语言表达能力是人最基础的能力,不仅体现着学生的素质和内在的修养,更是直接代表着学生的形象,所以十分重要。初中语文教学因为其学科性和阶段性,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黄金时段,能够为学生日后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当前培养学生能力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多种策略,不断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初中语言的教学内容广泛,其中,表达能力的训练十分重要。首先,表达能力能够推动学生其他能力的发展。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需要和人沟通交往,语言表达是沟通的基础,表达能力的提升可以提高沟通的成效。学生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一方面说明具备了丰富的词汇量,另一方面体现了思维能力的提高。在不断的沟通之中,也能提高学生理解他人表达的能力。其次,表达能力能够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通过语言表达的联系,不断提升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理解他人表达的能力,能够迅速达到沟通目的,同时汲取更多的知识养分。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学生都能顺畅交流,展现自己的语言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当前表达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充分认识到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传统应试教育由来已久,其不良影响根深蒂固。部分语文老师仍旧觉得提高学生成绩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这使得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不能够保证学生的充分发展,综合素质提升很难。

2、学生对训练表达能力缺乏兴趣

部分语文老师过于重视学生的语文成绩,所以给学生安排繁重的课后作业,给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让很多学生都产生了消极的学习情绪,更没有兴趣去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此外,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味采取灌输式教学法,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发言机会,也没有思考的空间,不管是思维能力还是表达能力的提升都受到限制,严重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

3、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

语文课程是传统教学中的“主科”,受到师生家长的重点关注,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教师会对教学课程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主要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等教学方式,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并不能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相关策略

1、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能够让学生开口表达,这是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基础。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训练新技能。教师要吸引学生表达,为学生搭建表达的平台,并给予表达的建议和激励。比如,在课文《皇帝的新装》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个故事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对课程进行简单讲解之后,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各自的想法?例如,“如果你是皇帝,聽到小孩的话之后会怎么做?”“例如,为什么只有小孩子敢说真话?”这些问题能够引起学生间激烈的讨论,让每一个学生得到表达的机会。老师此时应该仔细观察各组学生的讨论,在讨论结束之后,对那些在小组讨论中没有表达想法的学生进行提问,这些学生往往是比较内向被动的,老师单独提问能够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在他们表达之后,老师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获得肯定,以后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表达中来。

2、消除学生的表达障碍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中最为敏感的阶段,此时正处于生理发育的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既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同时又充满着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这些心理特点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非常大,一些学生因为性格内向,很少与别人沟通交流,遇到困难也不懂得求助,有很大的表达障碍。如果教师不理解他们的心理想法,不加以关注和引导,学生的表达能力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提升他们表达的勇气,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提问让学生张口表达,通过回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在学习《背影》之后,主动引导一些不爱表达的学生,给他们提出讲述自己父亲的要求,这种感情色彩强烈的课程,更容易引发内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感受到父爱的可贵,消除自己表达的障碍,增强表达的信心,培养表达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会思考,才能学会有效的表达。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表达能力的重要支撑,只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敏捷清晰的思维才能保证表达内容的有效和精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思考,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让学生透过课文内容发散自己的思维,想象到更为广阔的意境。例如,在学习《秋天》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放一些秋天的景象,例如大米的丰收、金黄的落叶等,然后诱导学生去思考,秋天还有什么景象,秋天是什么样子的,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在语文课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课之前,要求学生自己阅读文章,说出自己的理解与不解,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探究,最终自己解决问题。再次,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新是进步的灵魂,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学内容,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散思考,对原文进行意境的再创造,提升学生的创造思维。

4、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

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与其词汇、知识的累积量息息相关,所以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对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重要作用。首先,教师必须确保学生牢固掌握教材内容,在教学之中,教师要对课程进行合理设计,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其次,教师要丰富教材内容,不仅仅要传播教材中的知识,还要给同学们丰富教材外的相关知识,同时,要注意丰富自己的教学用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表达方式。最后,要求学生走出课堂,主动积极地去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知识量。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积累任务,例如,每周都需要上交2000字的积累笔记,摘抄自己所阅读到的好文好句,让学生在阅读书籍、浏览网页、观看电视节目时关注别人的说话方式,养成学习积累的好习惯。

5、增加学生的课外实践机会

丰富教学手段和课堂内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而增加课外实践则是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方式之一。局限于教室的课堂教学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倦感,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都难以得到提升。增加课外锻炼的机会,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例如,一些写作课程可以选择在户外开展,在户口进行观察时,引导学生先描述观察到的景象,让大家相互分享,这种课外实践方式可以能够放松学生的心情,让学生能够更愿意表达。户外观察结束之后,再让学生回到教室撰写作文,并在讲台上朗诵自己的作文,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又可以让学生明白,不仅写作能力重要,表达能力更重要。除了户外活动以外,演讲比赛和辩论赛也是课外实践的重要方式,可以用一些课堂时间定期举行全班同学都能参与的小型比赛。比赛的主题围绕近期的社会热点,让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增长见识的同时不断对自己的表达方式进行訓练。此外,不管是演讲比赛,还是辩论赛,都需要学生通过书籍、报纸、网络等途径查找资料做好准备。这些都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从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结语: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而且能够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中语文教学应当充分认识到表达能力的重要作用,认真分析当下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让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有效促进我国教育的改革、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熊玲春. 提升学生口语表达 能力 之 我 见[J].语 文 天 地,2016,(32):86-87.

[2]殷素珍.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J].学周刊,2015,(24):184-185.

[3]温添盛.浅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2014( 1) .

[4]徐昊.刍议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12):103.

猜你喜欢
课外实践表达能力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提升的几点措施
略谈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听障生课外生活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