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

2018-09-25 06:11王霏歌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实践与思考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王霏歌

摘要:化学是一门集实验与理论并重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掌握其中的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实践操作证明理论的正确性,帮助学生学会掌握化学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学习质量,满足学生在新课改下对化学学习的需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深入,素质教育逐渐深入人心,学校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变得更加注重。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一味的注重学生成绩的好坏,对于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并没有专门的去培养,导致学生对高中化学理论知识储蓄比较丰富,但是对于实验内容却是知之甚少,实践能力也局限于基础化。

一、高中化学试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教学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大

传统的化学教学课堂都是注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在实验课堂上,通常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验其中的很少,有的教师会在实验课堂上限制学生的操作,要求学生一定要按照教材的步骤进行实验,不允许学生拥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长久下去,学生对化学实验教学课堂的兴趣也会骤减。

(二)化学实验课堂少,教师对此不重视

在很多化学教学课堂上,教师通常会采用互联网的优势将实验过程通过视频播放的方式让学生观看,主要注重的是学生对于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的课程并不重视。网络资源的运用固然能够扩宽学生对学习化学的知识面,但对于实验操作课堂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有的仅仅只是掌握基础知识的帮助。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对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中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想要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就要通过实验操作来证明。化学属于理工科学科,它不同于文科类学科可以通过理解、熟读来掌握其中的規律,想要获取化学的学习规律需要通过实验操作不断的证明和演示。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对于化学实验课程而言,也许只有通过“百遍”的实验操作才能知道其中的定律。

通过化学实验操作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在教学课堂上以学生作为教学课堂上的主人翁,教师主要便是通过自己丰富的学习经历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作用,但是对于具体的知识探索还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发掘。这样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通过课堂上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学会去探索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上的学习技能,这对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而言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三、关于提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的思考

(一)鼓励学生自我创新,为化学课堂实验操作设计方案

创新是成功的前提,学会去创新、敢于去创新,用不同的角度去发展、去探索,那才是创新。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上,很多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都是根据实验教材中的实验步骤一步步的去操作,没有自己的想法。而这样的操作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来说是毫无益处的,学生不敢踏出课本之外的步骤,不敢凭借自己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去实践。

学生要敢于自我创新,在对于化学实验课堂上的实验操作要敢于质疑,对于化学实验步骤要有自己的想法。比如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关于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学生根据教材的提示将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融合,而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看不到变化。这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向学生提出建议:改变教材中的指导,在实验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学生将在被漂白的溶液中加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查看实验变化。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实验教材也会存在一定的质疑,在实验过程中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就会对教材内容实现创新思维,自此以后化学实验教学课堂将变得更加有趣活跃,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利用互联网途径,实现教材资源与网络资源的共同利用

互联网的普及对于教师教学而言能够扩展学生的学习知识面,将教材资源与网络资源实现共享,达到共同利用的目标。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微课堂等途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将实验过程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播放,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实验步骤和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帮助学生提前掌握。

比如在化学实验中关于《化学实验工具的认识》,教师可以先利用互联网的辅助,让学生通过视频的方式了解实验工具的使用方法,注重到每一个细节的运用,然后再通过教学资源中关于实验器材的认识,进行系统性的教学,最后将实物——实验器材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利用视频中的使用方法来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器材的使用方法,这样在往后的化学实验中教师就无需时时讲解器材的使用了,学生对器材也进行了系统化的学习,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也就更加顺利了。

(三)通过化学课堂实验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化学实验课堂上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实验的项目可以采用来源于生活中的素材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媒介,比如小苏打、比如食醋等在生活中能够常见的实物,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的教学能够产生共同语言的情况下,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的兴趣也就更高了。

四、结束语

化学课堂是学生掌握理论证明实践的课堂,实验则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而对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最重要的便是从学生入手,确认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学习规律,深度发掘化学知识的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学会创新,提高化学课堂学习效率。当然改变化学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对于新教育改革的发展也是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王和. 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 2(20):162-162.

[2]夏霜. 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J]. 教育科学:全文版:00299-00299.

[3]胡先锦, 胡天保. 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6(7):4-7.

猜你喜欢
实践与思考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自主展评”课堂不容忽视的四个之“最”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汾阳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