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主游戏活动问题与教师指导方式研究

2018-09-25 06:11胡冰
赢未来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师指导

胡冰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都强调幼儿园应该将游戏作为最基本的教育教学互动形式。也正是这一游戏理念的引领,让“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之中得以推广。在“课程游戏化”的逐步深入推广中,“自主游戏”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如今,自主游戏在幼儿园之中得到大力推广,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能够获得更多的愉悦感,同时还能够感受到幸福。自主游戏可以让幼儿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得到激发,让幼儿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还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挥,提高幼儿的社会化水平。

关键词:幼儿自主游戏活动;教师指导;方式

1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1“高控”

教师成为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中的主导者在幼儿自主游戏时期,很多教师为了获取教学成绩,过于关注幼儿的游戏过程,希望寻找一些可以实施教育的机遇,将教学工作强制性地加入其中。很多教师还用大人的眼光来分析幼儿游戏,若是出现原理生活实践的内容,教师就会即刻改正,或者是参与其中;若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教师会即刻停止游戏,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游戏规定,这样导致幼儿自主参与的游戏活动,逐渐转变为教师引导的游戏活动。不管教师的什么行为,都会影响最终幼儿自主游戏活动实施的效果,导致教师的地位突出要远远高于幼儿的地位,教师的各种行为会约束幼儿玩游戏的天性,阻碍幼儿自主研究、自我创新的权利,教师会将游戏逐渐转变为教学,影响幼儿自主参与的兴趣和热情。

1.2“干预”

教师经常性的终止游戏自主游戏实施的主体是幼儿,所以教师在创设游戏情境时需要结合幼儿的需求和兴趣进行研究。在有幼儿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时,为了保障游戏可以有效进行下去,教师才可以进行干预。但是在实际推广中,教师经常会中断游戏活动,有些是为了让幼儿认识到游戏中存在的问题,还有些是因为游戏时间不充裕而不得不终止活动。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教师随意终止游戏活动的实施,都会影响幼儿的积极性,导致之后的游戏难以有效推广。

1.3“放任”

对幼儿的自主游戏提出不管政策很多教师对自主游戏的了解过于单一,其认为这种游戏活动就是自主玩耍,幼儿想怎么玩就可以怎么玩,只有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就可以,教师不需要为幼儿自主游戏提供有效的玩具,也不需要设计环境,更不用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言行举止,不帮幼儿解决游戏阶段存在的问题。这样不但展现出教师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抹掉了游戏活动具备的优势。

2幼儿自主游戏中幼儿教师的指导策略

2.1需要在游戏开始之前明确教师的角色和地位

1.肯定幼儿自主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幼儿在开展自主游戏时可以通过游戏认识自身。教师应在对幼儿自主游戏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肯定幼儿自主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在游戏过程中更加重视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促进幼儿创造性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自主游戏之前,应对自主游戏中幼儿、教师的作用和价值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避免放任自由、喧宾夺主等极端情况的出现。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制订自主游戏的规则,设定实际的游戏目标,不仅仅要兼顾整体,还要对个别幼儿进行合理照顾。游戏计划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确保在不更改游戏大方面的情况下适当调整计划目标。2.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游戏材料和区角教师在选择自主游戏材料时应考虑游戏口令与游戏活动是否适应,游戏对幼儿智力水平、探索水平的发展有无改善作用等。作為激发者,教师在准备游戏材料时需要考虑不断生成的新游戏,游戏材料应尽可能丰富多样。此外,教师在选择区角时应考虑游戏环节是否与幼儿身心发展相适应,与此同时还应针对幼儿的差异和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需求创设游戏环节。

2.2开展游戏时,善于观察,随机指导

1.在游戏过程中仔细观察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在观察幼儿时应多关注幼儿对投放的材料是否有兴趣、幼儿是否积极投入游戏、幼儿如何开展自主游戏以及幼儿是否遇到了自己不能够解决的问题等情况。通过观察,教师可以准确地把握幼儿的兴趣需要,这样才能够正确掌握幼儿的认知水平与个别差异,进而为幼儿提供准确指导。2.对幼儿的自主游戏进行合理指导第一,隐性指导。在开展自主游戏时,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选择游戏材料、选择游戏玩伴等。因此,教师在指导幼儿自主游戏时,不能过多干涉幼儿的游戏活动,但也不能完全不管,应把握尺度,根据幼儿自主游戏的实际情况,在不影响幼儿正常游戏的情况下,通过主动参与幼儿的游戏等方式来指导与引导。第二,显性指导。为了获得更好的游戏效果,教师需要根据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表现进行合理的直接干预和指导。指导自主游戏不代表要转换游戏的主体,让教师来控制游戏,而是要在幼儿不能够继续进行游戏时,如幼儿独自一人不知道玩什么游戏时,进行引导。在幼儿集体自主游戏时,如果幼儿因游戏角色选择、材料分配、游戏活动形式等发生冲突且无法解决,教师应主动为幼儿提供多个可以选择的方案。但是,教师应注意自主游戏中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指导幼儿时保持适度原则,确保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2.3注重游戏结束后的反馈评价

在幼儿自主游戏完成之后,教师应针对幼儿的游戏过程进行评价、总结,确保幼儿能够对游戏保持积极性。在游戏即将结束时,教师应提醒幼儿,游戏结束后要鼓励幼儿对游戏进行总结。对于幼儿的表现,教师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另外,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能够只注重游戏的结果,还需要对游戏过程适当评价,注重对幼儿游戏表现的评价。同时,教师还需要关注幼儿的游戏情绪以及幼儿在游戏中的情感变化,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幼儿充满信心。

3结论

总而言之,自主游戏活动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一种游戏形式,对提升幼儿语言技能、创新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都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自主游戏是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游戏的观察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幼儿参与过程中需要全面观察,了解幼儿的需求,及时发现游戏中存在的漏洞,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而在游戏结束之后,教师也要帮助幼儿解决实际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幼儿获取更多的实践经验,以此为之后游戏的实施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姚敏.幼儿自主游戏中的教师指导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7(36):175-176.

[2]唐凌霄.幼儿自主游戏中的教师指导建议分析及阐述[J].学周刊,2017(36):180-181.

[3]樊琪鑫.幼儿教师自主游戏信念和支持性行为研究[D].温州大学,2017.

[4]郭雨榕.大班幼儿自主游戏自定游戏规则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教师指导
探索如何指导好幼儿园大班创意手工活动
创设现实生活版的初中数学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策略
指导学生英语预习摭谈
论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区域活动下影响幼儿生命发展的因素探讨
幼儿园阅读区的创设研究
教师指导中班幼儿绘画构图策略的研究
小学语文写作指导的“红与黑”
幼儿自主游戏中的教师指导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