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LDL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2018-09-26 05:50黄娟胡维熊丹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空腹受试者血清

黄娟 胡维 熊丹

糖尿病是现代社会的高发病,我国的糖尿病患者约有1.1亿,且发病患者呈低龄化趋势[1]。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的内环境中,易导致患者发生失明、肾衰竭和出现心血管疾病等,并随着病情加重而威胁患者的生命质量[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中至少有10%在治疗过程中发现DPN[3]。目前人们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诱发机理未有明确定论。有研究发现氧化应激状态贯穿于糖尿病的病程进展,对体内的生物大分子活性(如DNA、脂蛋白、脂质)造成较大的伤害,引起机体的生理功能紊乱,氧化应激在糖尿病患者中较为明显,患者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等过氧化产物水平上升[4]。血清内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可反映患者体内的糖脂代谢水平[5]。张涛静等[6]认为血清LDL可刺激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分泌各类炎性因子,从而改变神经细胞的微环境,导致神经细胞功能异常。有研究发现LDL在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作用下形成糖脂混合物附着于血管内皮细胞,导致患者的毛细血管输血功能异常,刺激DPN的发生及发展[7]。本研究拟探讨血清中LDL与DPN发生的关系,以便为DPN的预防提供一定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66例在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将患者分为非DPN组(该组患者未发现DPN),94例,男性53例,女性41例,年龄范围44.3~59.6岁,平均年龄(55.3±4.9)岁,糖尿病病程(7.4±2.3)年,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5.3±3.5)kg/m2;DPN组(T2DM患者被诊断有DPN并发症),72例,男性43例,女性29例,年龄范围45.1~67.2岁,平均年龄(57.2±6.7)岁,糖尿病病程(8.4±2.7)年,BMI为(24.1±3.3)kg/m2,DM诊断流程参照中华医学会2013年制定的中国T2DM防治指南[5]: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7.0 mmol/L或餐后2 h血葡萄糖(2 hours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G)高于11.1 mmol/L。本研究受试者的排除标准为:受试者患有内分泌失调症;受试者体内有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衰竭、受试者近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受试者患有高血压。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许可。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糖尿病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测方法

称量受试者身高与体重,测量3次去平均值。受试者均采集空腹静脉血及尿液,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UZS-300,南京普朗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MDA、空腹C肽、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钙浓度、血磷浓度。血清中LDL含量检测应用紫外分光光度仪(T6系列,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并记录患者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及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

1.3 DPN评分标准

依据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6]对受试者进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分级测试,测试前将房间温度调整至25℃左右,并使受试者心理状态稳定、放松。胼胝或伤口处不作为检测部位。采用Semmes-Wein-stein法进行触压觉测试(检测3次,受试测试回答均正确0分,出现1次错误1分,2次以上错误2分);通过音叉测试受试者振动觉灵敏度(检测3次,受试测试回答均正确0分,出现1次错误1分,2次以上错误2分);使用Tip-Therm(Germany)凉温觉检查器(受试者温度觉异常,2分;温度感觉均正常,0分);通过压力针测试受试者的疼痛(受试者针刺痛觉缺失,2分,针刺痛觉均存在,0分)。DPN分级标准为:无DPN 0~5分;轻度6~8分;中度9~11分;DPN,重度12~19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分级测试专业医务人员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Shapiro-Wilk检验数据的正态性,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相关指标与血清LDL相关性。对自变量进行分组与转换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DPN的相关因素。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经统计学分析,DPN组患者的HbAlc含量、MDA、LDL水平显著高于非DPN组患者(P<0.05);DPN组患者的空腹C肽水平显著低于非DPN组患者(P<0.05);2组患者的血钙浓度、血磷浓度、BUN水平、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非DPN组和DPN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分析Table 1 The basic clinical data analysis of Non-DPN group and DPN group

2.2 血清LDL水平与临床指标相关性

通过相关性分析血清LDL水平与患者临床指标相关性,发现血清LDL水平与患者HbAlc、BUN呈正相关(P<0.05);与血钙水平、血磷水平、Scr水平、空腹C肽呈负相关(P<0.05);与患者的SBP、DBP(P>0.05)无关,见表2。

表2 血清LDL水平与患者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Table 2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erum LDL levels and clinical indicators of patients

2.3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DPN的影响因素

以DPN为因变量,以患者的血清LDL、Hb Alc、BMI、BUN、血钙水平、血磷水平、Scr水平、空腹C肽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LDL、HbA1c与DPN呈正相关;空腹C肽与DPN呈负相关,见表3。

表3 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LDL与DPN关系Table 3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DL and DPN by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3 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较高,体内的糖脂代谢异常,并诱发患者产生各类并发症。DPN临床症状表现形式较为复杂,易与其它疾病相混,因而临床诊断较为困难[8]。DPN主要发生在感觉神经细胞和运动神经细胞,患者出现的症状可包括肢体出现局部瘙痒,手足运动迟缓麻木,严重时患者肌肉乏力、萎缩进而出现瘫痪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9]。沈娟等[10]发现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与T2DM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认为机体衰老时器官功能的调节随之下降,对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产生影响。本研究发现2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纳入研究的患者个体差异导致的。MDA是体内脂类物质遭受自由基攻击后断裂形成的氧化产物[11]。本研究发现DPN组的MDA水平高于非DPN组患者,提示MDA水平与DPN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是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抗氧化能力下降,无法有效清除MDA,导致毛细血管功能障碍,供给神经细胞的营养因子相应减少,促使DPN的发生。因此,通过血清LDL-C水平评估DPN疾病程度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本研究发现血清LDL水平与患者HbAlc、BUN呈正相关。HbAlc、BUN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糖尿病严重程度,这表明血清LDL水平同样可以作为反映糖尿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杨晓晖等[12]纳入246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现LDL和患者的HbA1c呈正相关,但与BUN无明显相关性。这可能是由于血清BUN水平受患者的饮食、用药情况等较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临床检测数据波动较大,提示研究前需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筛选,以减少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因素。临床数据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因素,发现该症状的发生与LDL、HbA1c与DPN呈正相关;空腹C肽与DPN呈负相关。血钙和血磷水平和神经水平的兴奋性密切相关,而胰岛细胞分泌产生胰岛素时可同时产生等量的C肽,空腹C肽可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13-15]。Edwards等[16]回顾性分析62例糖尿病患者后认为HbA1c、LDL-C水平是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增多的相关因素。这说明血清LDL水平与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异常诱发脂质代谢异常,血清LDL在相关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可能导致患者血清HbAlc、BUN的代谢进一步紊乱,加速神经组织病变,提示在对DPN的治疗中需密切监测患者血清LDL水平,以便评估患者的预后,并实施合理的治疗措施。由于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设计方案探讨血清LDL水平与DPN的相关性,并不能确定血清LDL水平是DPN的危险因素。因此,需进一步采用队列研究的方式来论证LDL水平对DPN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兼有周围神经病变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LDL水平较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偏高,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因素。血清LDL水平与患者相关糖脂代谢指标密切相关,需进一步研究其相关的分子机制。

猜你喜欢
空腹受试者血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采血为何要空腹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Meigs综合征伴血清CA-125水平升高1例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空腹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