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班主任工作的几点认识

2018-09-26 11:14徐平萍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2期
关键词:管理方法班主任

徐平萍

【内容摘要】班主任工作即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单凭满腔热情而不注重方法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因此,班主任不仅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还要及时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这样才能使班主任的教育便于学生接受,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

【关键词】班主任 管理方法 优胜与劣败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的管理方法直接决定了班级优胜与劣败。下面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多用眼 少用嘴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老师的眼睛应是会说话的,有时我们不说一句话,只是一个眼神,对学生便是一种教育。学生犯错误时,老师的目光是严厉的批评;学生进步时,老师投去赞许的目光;学生失败时,老师送给鼓励的眼神。这种“无声的教育”能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然而,不乏很多班主任喜欢在学生面前讲话,班会讲、课前讲、课后讲。总之,整天喋喋不休。时间一长,学生难免会反感,最后成了班主任说上句学生能对出下句。长此以往,班主任的尊严和教育效果难免会大打折扣。所以,班主任不一定要说的很多,而应该多观察,多思考。说的少,却要说得好,说到点子上,让学生意料不到而又心服口服。

二、多宽容 少埋怨

学校是学生犯错误的地方。人犯错时往往会“难过、委屈、痛苦、不安、自责、焦虑,甚至感到耻辱”,这是每一个有自尊的人犯错后的心态。学生虽然是未成年人,但犯错的时候同样会有这样的心态。由于学生没有那么多生活和学习的经验,没有办法改,这个时候学生渴望得到班主任的帮助。作为班主任,此时不是批评学生,埋怨学生,而是适当的宽容学生的过错,善待学生的“黑点”并加以正确的引导。这样,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去思考,给他一个自我改正的机会,往往能达到理想效果。

三、多家访 少叫家长

为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能达到认识一致,方法一致,目标一致,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是其重要渠道之一。为使沟通能顺利进行,班主任首先要对学生家庭住址、成员组成、家长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性格等方面进行了解,然后制定交流预案。班主任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家访,另一种是让家长到学校来。根据我的经验,到学校来的家长,极少数配合教师的工作,大多数家长表面上配合老师一起教育自己的孩子,实际上是站在自己的孩子的一方对付老师,这样家长来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究其原因,很多家长认为被老师请到学校,一般是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去是要挨批评的,是很丢面子的事。因此,在来之前就产生了抵触情绪,難免在与老师交流时出现紧张,情绪出现波动,影响谈话效果。而家访则就不同,家访是在学生的家中进行,家长的情绪会很放松,同时,家长对老师不辞辛苦登门家访会产生感激之情,因此,家长比较乐于配合。另外,家访时参入交流的往往不只是一人,因此,老师了解的情况更全面,效果自然会更好。少叫家长不是不叫家长,如果学生最近发生异常,如开始注重打扮,课堂精神不振,经常迟到等等,这些向家长了解情况的事最好是叫家长到学校来,这样影响面小,效果往往会更好。

四、多鼓励 少表扬

西方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想让孩子进步,除了鼓励,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方法。”,那么鼓励与表扬有什么区别呢?鼓励关注的是“过程”,表扬关注的是“结果”。对于学生而言,被鼓励的学生可能是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可能是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而被表扬的则往往是那些学习较好的学生。鼓励往往是班主任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从促进其自身的进步出发。班主任在鼓励学生时,常常是对学生的言行做出肯定性的评价,以促其继续进步。而表扬往往是班主任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不仅承认学生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成绩,而且还表示了自己的态度。鼓励与表扬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鼓励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觉和健康的心态,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他们得到鼓励时,体验的是成功的喜悦,是继续学习的信心,是前进的动力。而表扬常常会使学生认为,只有当自己的行为取悦于教师时,才能得到赞扬,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样一来,可能会使学生滋生做任何事情都希望得到并极力寻求他人的赞许的心理倾向。如果得不到他人的赞许,则会怀疑自身的价值,有可能使学生产生焦虑、依赖和过度竞争的心理;受到表扬的好学生,可能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同时变得唯表扬者的好恶是从;学习差的学生难以得到表扬,他们可能更加自卑、气馁。 因此班主任对学生应多鼓励,少表扬。

五、多谈心 少训话

谈心是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袒露给对方,体现了双方平等,互相尊重;训话是上级对下级的教导和训诫,是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体现的是命令和服从关系。谈心能增进彼此的感情,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学生自然“亲其师,信其道”;训话则容易使学生产逆反心理,不会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教师的工作自然成为隔靴搔痒,现实与初衷必然相差甚远,并且感情距离渐渐拉大。因此,当学生出现了问题时,班主任不要急于就事论事,要先听听学生的想法,然后再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班主任是出自真心、真诚、真爱,学生一定会心悦诚服的接受。

六、多沟通 少分歧

中学每个班级都有十几位任课教师,他们对班级及每个学生的态度、观点和要求都不尽相同。为使所有任课教师的观点、目标、要求等方面一致,班主任有义务有责任经常与所有其他课任教师经常沟通。这样,可以消除班主任与课任之间的分歧,消除课任与学生之间的分歧。同时,也有利于班主任、课任、学生三者之间的团结,从而达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目的,这对班主任工作是非常有利的。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当然,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要想让所有教师没有分歧是不可能的,这只能使教师的分歧尽量少些。

我做班主任时间不长,没有太多的经验,在此与同行交流,意在抛砖引玉。只要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去发现、去总结、去实践,那么,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我们的每一个班级都会是优胜班级。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县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管理方法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方法的优化策略研究
高中班主任如何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煤矿机械制造中合理设计及管理方法研究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当代优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举隅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