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数感培养

2018-09-26 11:14李爱春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数感培养重视小学数学

李爱春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教育的形式与方法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好数学新课程的讲授工作,同时还需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数学中数感的存在类似与音乐教学的乐感和语文、英语课程中的语感,它是一种基于数学基础之上的在日常实际情况中对数与运算的理解,是学生学好数学学科的重要基本数学素养。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感的具体含义为出发,进而对数感的培养方法进行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 重视 数感培养

引言

数感主要是学生在运算关系、运算方式、数与数量等一些具体的情况下的感悟,学生数感的培养工作直接关系达到学生数学习习的效果,良好的数感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与增加数学学习的兴趣。数感不是单一某一数学方面的能力,不局限于某一单一的数学能力或者解题能力,它是基于数学基础之上的一种对数学理解的感觉,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数感的具体含义

数感在我们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它既不是某一数学方面的特殊能力,也不是某一具体的数学技能。数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数与运算的一种理解,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自觉主动或者是很自然的理解数与运算的态度和意识,是学习数学基本的数学素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等方面的直观感觉。”同时还指出数感的主要表现方式为:“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估计运算的结构,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由此可见,数感不仅是基本的数学素养,同时还是学生从对数学对象的认知到数学气质心智技能的转变,更是学好数学的基础。

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感的培养策略

1.在估算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数

数感的培养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数学教学工作中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环境进行数感的培养,例如,在开展估算教学时,就可以带动数感的培养。在估算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估算的方法对数量的运算情况进行初步结果的估算,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估算的方法来检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在估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估算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初步的数感意识。例如在学习“吨的认识”时,可以先通过让学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与体积,然后扩大思维10千克、100千克,这样通过逐步的深入引导,使学生对吨有一个初步的概念认识。

2.结合生活素材培养数感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许多知识都可以跟生活实际进行巧妙的结合,对于小学生而言,将数学学习如果可以很好地融入生活中,那么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说难度将会大大的降低,同时还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利用身边有利资源,增加学生对数的理解,生活点滴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例如“同学们看一下我们的教室,在数学范畴内就可以说教室的面积大概有80平方吧”,再如说“我们的校车有7排座位,每排4个座位,校车一共可以坐下28个人”等等,诸如此类的例子,将数学教学工作与生活实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种日常生活中的案例通过与数学的联系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就是数感的意义。数学思维的养成前提就是学生具备良好的数感,教师通过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案例进行联系,让学生在感悟生活安利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良好的数感。

3.在动手实践中强化数感

数感的培养是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点滴中逐步培养的,需要从学生学习的基础入手,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信息数据库,提升数感的强化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周长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通过简单的举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活中数学的存在,引导学生对自己所用的课本进行观察,引入周长的含义,接着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本之上,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想想做做”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周长问题。这样在学生的自己动手观察中不仅加强了数学兴趣的培养,同时又能很好的在实践中强化数感的培养。

4.在课堂交流中发展数感

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活动中设置一些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使学生相互的启发学习,体会使用数学来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拓展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与应用,促进数感的形成。例如,在进行长度单位的教学时,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物品对课桌的高度做测量,通过学生的发言比较可以看出,有的说大概5支铅笔那么长、有的说跟自己大半個身子一样长、有的说大概有1米那么长.....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具体存在形式,在无形的沟通当中就用到了数学的语言,强化了数感的养成。

总结

数感的养成是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逐渐形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教材实际情况与生活案例,积极的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大容.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数感培养[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6(7):150.

[2]高冬兰.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试谈小学低段教学中重视数感培养的尝试[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2):44.

[3]彭慧冬. 让“数感”在小学数学课堂生根——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J]. 读写算:教师版, 2015(30):111.

(作者单位:高邮市秦邮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数感培养重视小学数学
农村初中学生数感的培养
谈如何克服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倦怠现象
试谈大理白族自治州对“教育”思想灌输的重视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探讨小学生数感培养的方法
无痕培养数感有效提升数学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