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情境设计路径探究

2018-09-26 11:14彭振泉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2期
关键词:情境设计路径探究高中语文

彭振泉

【内容摘要】素质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中被推崇的主要的教育方式,最终的教学目标已经不只是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而是意在培养学生在语文上的综合能力和感悟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情境教学的教学模式不断受到重视。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情境教学的模式在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情境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通过情境设计在教学中不仅提高了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笔者就情境的设计路径进行探究,希望对所需要的教师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 情境设计 路径探究

著名的教育学家蒂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情境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情境教学模式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直接针对教学目标,将所学的知识安排在所要演示的情境当中。通过学生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获得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将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学生的演绎生的表现出来,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推动学生的表现欲望都具有很好的作用。此外,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也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一、通过古诗实现教学中的情境设计

高中语文中是最容易实现情境设计的一门学科。在语文中需要很多的语境让学生体会其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这恰恰是情境設计的必要因素。而最需要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就是古诗。短短的几句古诗包含着很多诗人当时的心情,有的含蓄、有的狂放、有的直接。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过“有游戏是由愉快促进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所以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该注重依据学生的心里发展和所要讲述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情境设计,使得学生能够愉快的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好所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在某种情境下的反应速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比如:在学习晚唐时期的诗人李商隐的古诗《无题》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情境设计的方式进行古诗的分析。诗中写到“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逐渐深入的讲到了诗人心中无限的悲伤和惆怅的情感,但是经过分析,会发现这首古诗时而像是一首情诗时而又像时一首抒情诗。那么诗人具体表达的是何种情感,就需要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分析体会,让学生自己思考。在学生思考前就需要教师首先为学生设立情境,向学生讲述李商隐的一生经历。学生利用教师所介绍的情境具体分析。之所以有人认为是抒情诗,是因为当时所处的环境让诗人感觉到自己就是一个“棋子”。通过知识的铺垫,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作者的感受,通过思考得出自己在这种情况下的情感。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古诗所蕴含的感情基调。

二、通过散文实现教学中的情境设计

散文作为近代文学的主要体现形式,在表达作者情感上更容易使现代学生所感知。但是作者的情感具体使什么、为什么这样,还是需要学生在认真的研读后才能体会到。所以,情境的设计在散文的教学中也是非常的重要。随着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语文教师越来越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学生进行探究之前,教师先为学生导入一定的知识背景的铺垫,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启发学生思维,协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将文章所表达的现实意义充分的体现出来。

比如:在讲到鲁迅先生所写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例如,在很久以前,一位美国的学者曾经做过一则调查,在调查中他询问过很多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难民们,大约超过一半的人表示我想要把这一切都忘掉,忘掉曾经的痛苦;我国著名的作家巴金先生,曾多次提议建造一个“文革”博物馆,用来警惕世人,但是当面对回忆那段“难忘”的经历时,巴金先生选择不愿面对。通过这两个材料,学生可以发现是这些人的回忆和人们对于那些牺牲者的长期的负罪感使得光明的未来瞬间暗淡了下来。而鲁迅为什么当面对痛苦和悲愤时,愿意再来一次。在上述的情境的铺垫下,学生就会切身的感受到当时的环境,实现课文的创造性的观点。例如:是为了忘掉痛苦,燃起生的希望。是为了引以为戒,铭记这样的历史,防止类似的现象再发生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深刻的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使用多媒体在教学中设置情境

随着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不断应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成长为一个主要的讲课的手段。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方式,通过在讲课中加入图片、声音、视频等资料,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根据感受到的东西展开联想,把握和理解这些资料背景下的环境因素,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通过这样的情境设计的方式不仅方便快捷而且非常有效,改变了传统的只能通过听教师讲授的单调的讲课方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的多样性。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方便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息的传递,使课堂变得高效有趣。

总结

语文作为我们母语的教学课程,在教学中也应该体现出语言教学的特点。所谓语言就需要语境。那么相应的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就需要情境的设计。在情境的引导下,让学生切实的感受文章、古诗等所表达的感情。通过情境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一定情境下的应变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宏兰.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情境引入法的运用探究[J].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12(7):2.

[2] 杨帆. 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D]. 苏州大学, 2013.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高风中学)

猜你喜欢
情境设计路径探究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探究
高职《图片处理》课程的教学大纲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设计的策略研究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现状以及路径探究
高校青年志愿者项目专业化发展路径探究
巧设课堂教学情境,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初中生英语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