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巡课”视角下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8-09-26 11:14罗秀蓉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二氧化碳化学核心

罗秀蓉

【内容摘要】以“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一课为例,基于源自医疗教育模式的“教师巡课”,旨在探讨初中学生实验课堂上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师巡课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师巡课是一种源于美国医疗教育模式,美国学者将这种医疗教育模式移植到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并提出这一概念。托马斯·普雷特将其定义为“教师自己通过观察和分析来引导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的专业发展模式”。“巡课”的概念被视为一种在学校设置中研究本位的发展性实践,并充分利用教师合作学习的力量,着眼于发展教师的洞见、实践能力和专长的专业发展形势。我国的学者周成海将教师巡课的定义归纳为“一种学校本位的、实践本位的、教师中心的,强调合作、研究与反思的专业发展形势”。教师巡课是促进教师群体反思性讨论,作出实践承诺,并将承诺付诸实际课堂教学的听评课模式[1]。

下面以“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为例,探讨“教师巡课”视角下促进如何在实验课堂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一、组建巡课小组

教师巡课发生于作为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巡课小组,其过程包括三个基本阶段:巡课前准备,巡课,巡课后的交流、反思、实践和分享。教师共同体的成员组建人数一般在3人至7人,巡课小组成员来自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化学教师,也由不同资历的教师组成。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增进小组成员的异质性,使小组中生成的观点更加丰富、多元,这对推动讨论和反思性探究非常重要。

二、确定研究的核心问题

第六单元《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質》,是一节学生的动手实验课。三维教学目标是:巩固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加深理解选择所用试剂、装置及收集方法的原因;通过对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夯实简单的化学实验能力,体验并感悟物质制取与性质检验的乐趣。CO2是学生熟悉的物质,从知识技能角度看,在六单元的新课已经从理论上学习了CO2的一般制取方法;从实验操作技能上看,在第二单元进行过氧气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检验的实际操作。学生已经熟悉一些常见的仪器如烧杯、试管、酒精灯、集气瓶等,并且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实验基本操作如取用液体,加热液体等。九年级的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是“有较多的亲自动手实践”、“充足的讨论交流时空”。这与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愿意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是相符的。因此,本节课充分体现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给每位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充分利用讨论、交流、动手实践、互相合作,让学生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不断体验,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2016年高中课程标准中增加学科核心素养和基于核心素养制定出的质量标准内容,而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从知识体系上看,与高中的化学核心素养是相近的。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变化守恒、宏微结合、探究与创新、符号表征、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

综合以上实情,确定本次巡课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达成实验探究要求,从而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发展。

三、巡课落实化学核心素养

1.制定磨课流程

参照教师巡课的操作方式制定了公开课的磨课流程(见图1),按照流程图进行巡课,将实践问题、观察笔记、改进措施或实践承诺整理汇总。

2. 运用SOLO分类理论廓清知识维度

为了确保实验活动的设计适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限度,巡课小组运用比格斯教授

提出的SOLO分类理论廓清知识的维度,拟定了巡课观测表(见表1)。

3. 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巡课与记录

按照巡课流程,三位教师展开了课堂教学实践,以下为巡课记录表的主要内容。

第一成员,实践问题:如何有效设计实验探究?①带领学生回归课本,总结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步骤、方法。②播放网络视频。③学生动手完成课本实验和拓展实验。观察笔记:在梳理知识点时能图文并茂让学生较好掌握实验仪器的选择。由于选择的视频没有与今天的器材同步,导致部分学生对实验步骤理解有偏差,许多小组课本实验和拓展实验都没有完成。改进措施或者实践承诺:视频的选择很重要,需要一致的实验,给学生正确的示范性。整节课时间略为偏紧,建议前紧后松,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

第二成员,实践问题:基于第一成员巡课情况,调整如下①完成学案知识梳理,回顾制取CO2的原理等知识。②明确制取CO2的流程实验流程。③播放教师录制的视频,拓展CO2性质。④学生动手完成探究实验与拓展实验。观察笔记:通过实验原理的梳理,学生自主总结实验流程,教师的视频直观模仿学生实验,学生较好地完成课本实验部分,但拓展实验较多小组没有完成。改进措施或者实践承诺:建议简化学案的知识回顾环节,譬如可以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让学生对实验操作顺序进行排序。加大开放性设置环节,将实验探究真正落实到实处。建议视频建议无声录制,授课时教师同步讲解效果更好。

第三成员,实践问题:细化实验细节的讲解是否能促进实验的有效落实?实验活动方案

为:①教师逐条讲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②学生分步课本完成实验。③学生完成拓展实验。观察笔记:教师讲解非常细致,学生理解较为容易,关注到操作各部分注意事项,将CO2的性质实验融入其中。但由于实验过于细致导致实验操作不连贯,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探究地位。改进措施或者实践承诺:学生实验课应当更注重学生的实操训练,即实验技能的提升。虽然分步讲解较到位,但不利于学生试错或积极主动进行实验探究。

第四成员,实践问题:综合前三节课,重新设计活动方案:①播放小视频,引发思考

生活中可以通过哪些用品替代实验室仪器。②自制实验装置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③学生交流和分享小组实验成果。观察笔记:较多实验小组实验成功,利用自带生活用品进行气体的制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思维得以提升。学生探究精神,学科素养落实较到位。改进措施或者实践承诺:对拓展性实验有严谨的设计,基本预设到学生的实验难点。学生自制的装置个别小组气密性不好,导致没有完成实验。建议小组有多几个备用方案。

结语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在学生动手实验课上,教师首先要能够启发学生对简单化学问题的解决提出可能的假设,依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组装实验仪器,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操作,能运用多种方式收集实验证据,基于实验事实得出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其次,要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基于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交流自己的探究成果。最后,激发学生从身边的器材着手,结合文献资料等提出多种探究方案,评价和优化方案。总之,教师巡课不仅可以作为评价课堂的工具,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寓身性;让教师重视专业伙伴之间合作、对话的价值;倡导有聚焦、结构化、多元性的反思等,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更好将化学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周成海.美国中小学“教师巡课”介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5(8).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征询意见稿)[Z],2016.

(作者单位:深圳中学龙岗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二氧化碳化学核心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抓捕”二氧化碳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