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初中数学走进学生生活

2018-09-26 11:14牛桂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

牛桂华

【内容摘要】任何知识从根本上的来源是社会实践,数学知识也来自于生活之中,可见,生活之中处处可以看到数学知识,我们学习、研究数学知识,是为了在生活中更好的使用数学知识。因此,必须认真的好好學习数学。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迅猛而快速,人们在跟随时代发展步伐的同时,对现实生活中的教育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让学生更快和更实用的学到各种知识,课程教学的内容及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初中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如果这个阶段遇到困难,则今后的学习会很吃力。因此,将初中数学走近生活是一项势在必行的工作。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 接近生活 学生

数学这门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学习的,它不像语文课程那样容易让人明白,又不像做实验那样,得出数据,可看得见的结果,知道来源及过程,因此,解决初中数学的难点和典型,就在于怎样将数学教学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以往的数学教学着重点在于重复训练和反复识记,并不注重同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厌倦,不感兴趣的心理印象,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和感兴趣的点入手,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愉快的、高兴的,老师在数学教学时要重点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经验联系起来进行讲学,让学生领悟数学走进生活的魅力。怎样使数学教学走进我们的生活实际中,是广大中学数学老师需要研究的问题,我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得出以下几点浅见。

一、教学时,设计生活场景,提出数学问题

当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我们身边的生活场景相近时,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会更快些。因此,老师要深入数学知识中的生活场景,让数学走进生活,尽可能多的设计多种生活场景,进而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有数学问题的产生,引发学习的动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例如:新时代百货商场,在国庆节期间进行商品促销打折活动,分两次降价,有3种方法,A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B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第二次打p折销售,C方法一次打10-[(10-p)+(10-q)]折销售,请问哪种方案降价较多。数学是对生活场景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反映。现实生活是产生数学的根基,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学生了解的数学知识,数学体会,就必须依靠学生的实践活动,从生活场景中去寻找数学相关知识,学习的知识越来越贴近生活,学生学习知识的速度也就越快,枯燥的学习接近生活,学生学习的动机强烈,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还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我们的生活。

二、讲课时,利用生活经验,研究数学问题

在讲课时,老师将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重点,利用他们已知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研究、探讨数学问题,进而提高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例如在上初中之前,学生对负数的了解不多,若老师用以前的教学方式进行讲解,学生也能够明白,但内心一定还会存有疑虑,如果我们用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来表现正数或负数的关系则是有明显效果的。以初中学生在生活中都知道的天气预报为例,天气都是用温度来表示的,天气寒冷时可用零下几度来表示,当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就可以用负数表示,高于0摄氏度时,则用正数表示,用学生生活中的经验来了解不知道的知识,进而学习的更快速,更容易接受。

三、讲课时,回到实际中去,解决数学问题

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才是最终目的,老师要引领学生把学习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之中,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然而,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理解到部分数学知识是可以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利用平方差的公式可以迅速解决数字之间的相乘问题,教师可以在讲课时列举自己身边的例子,周末学生会举行茶话会活动,学生会主席要负责购买焦糖瓜子,单价9.5元一斤,而学生会主席一次性就购买了8.5斤。然而,让我们意外的是,服务员阿姨张口就说出了钱数80.75元,你认为她是怎样做到的呢?要是我们自己一同算也是需要一点时间的,才能算出来。老师要引导学生学过的平方差的公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问题,经过思索后发现,原来服务员阿姨是这样算出来的:9.5×8.5=(9+0.5)×(9-0.5)=81-0.25=80.75元。利用平方差的公式又快捷又方便又准确地将数算出来,并且通过这次超市购买东西的经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对生活的方便之处,会自然的被激发出学习热情和学习动机。

总而言之,老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老师的教学设计要恰当的引入生活内容,在关爱学生的生活方面,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为自己服务。果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之后,应该主动地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探知欲,让学生主动探索、寻找发现并解决问题,将身边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一个个解决掉,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振奋的事情。因此,数学教学必须要走进生活,展现数学知识来自于生活实践,并要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老师要积极引领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事情,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所在,这也就达到了数学走近生活的真实目的。

【参考文献】

[1] 白梅, 曹军. 取生活之源活教学之水——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 基础教育论坛, 2014(1):58-59.

[2] 刘永忠. 深化初中数学错题的研究,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之我见[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14):22.

[3] 张伟刚, 孙文建.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才智, 2015(2):43.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高塘镇范集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学生写话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有效策略分析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学生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