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教学有感

2018-09-26 11:14黄燕琼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安乐电流表泉水

黄燕琼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教学,其核心内容就是“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书写”。这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热点。

可多数学生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容易出错:或配平错,或离子写错,或电荷不守恒,或没有考虑到少量、过量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最直接的就是提高新课的课堂效率。下面谈一下我的做法。

一、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课堂上创设的情境越贴近学生生活,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本课的引入环节,设置了一个生动的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具体如下:

首先,以《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剧照为背景,提出疑问:“有同学知道: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曾碰到过棘手的难题,而且是与化学有关的难题吗?”这个问题马上就激起学生们的兴趣——《三国演义》里怎么还有化学问题呀?

在学生这种迫切想知道的情况下,教师适时地播放视频:《三国演义》中“七擒七纵”片断。三国时,诸葛亮为了擒拿南王孟获,率领军队南征到云南西洱河。在这里遇到了四口毒泉,其中一口就是哑泉。当时天气十分炎热,诸葛亮的人马误喝了哑泉水后,全都中毒,将士们都说不出话来。幸运的是,诸葛亮后来得到一位智者的指点:让中毒的将士去喝安乐泉水。将士们喝过安乐泉水之后,马上就吐出“恶涎”,就能说话了。

看完视频,教师提出质疑:“为什么诸葛亮的人马误喝了哑泉水后,全都中毒,将士们都说不出话来?而安乐泉中含有什么灵丹妙药能解哑泉水之毒?”而这些疑问也正是学生急于想知道的。此时,教师提出: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面讲解。学生的学习激情一下子就被点着了,能不竖着耳朵认真听吗?

至此,学生已经产生了学习兴趣,有了很强的探索欲望,他们的大脑中枢神经处于兴奋状态,由“老师要他们学”转变成“自己要学”,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对化学内容的感受就变得特别敏锐和深刻,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二、设置合理的问题梯度,引领学生探究成功

建构主义认为,在“最近发展区”内、在合适的支架帮助下,学生接受新的学习,效果更好。

教学中,老师要设置合理的支架——问题梯度,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或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

本节教学的一大难点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实质的探究。在实验前,首先是复习了上节课学过的内容:“1、电解质的定义2、哪些物质属于电解质?哪些物质属于强电解质?哪些物质属于弱电解质?强、弱电解质有何特点?3、电解质电离的条件,并举例:①氢氧化钡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②稀硫酸中存在哪些离子?4、溶液的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大小。”这样做,一方面巩固了旧知识,另一方面为下面的实验探究作好知识铺垫,降低学生的思维跨度,缩短与学生现有水平的差距。

其次我把鲁科版《必修1》第43页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1.我让学生按图2-2-8所示连接好仪器,并加好适量的0.01mol/L Ba(OH)2溶液;然后闭合电源,读电流表的读数。我引导学生分析:“电流表指针偏转”的原因。学生运用刚刚复习的电解质知识,很轻松就回答:由于Ba(OH)2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Ba2+和OH-离子,使得溶液导电,因而电流表指针偏转。

2.我在此基础上设疑:“在这么稀(浓度为0.01mol/L)的B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较浓(浓度为0.2mol/L)的稀硫酸,电流表指针如何变化?”此时学生猜想:离子浓度增大,读数变大。

3.我让学生马上滴加稀硫酸,边滴边轻轻振荡,并让学生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变化。学生很惊讶地发现:这电流表指针往回偏转,读数变小了,最后几乎为零。学生你看我,我看你,觉得不可思议: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4.我引导学生去分析:“电流表读数变小,说明了溶液中什么发生了变化?”学生经过讨论得出溶液导电能力变小了。学生又结合刚才教师的知識铺垫:“溶液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的大小”,得出结论:“溶液中自由离子浓度减小,说明两溶液混合时离子有消耗,即离子参加了反应。”

5.我再追问:“哪些离子发生了反应?”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通过对实验现象:“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分析,得出:溶液碱性减弱,说明H+和OH-结合生成了H2O;又通过对实验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分析,得出:Ba2+和SO42-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由此学生得出Ba(OH)2溶液和稀硫酸在混合时,离子间(H+和OH- 、Ba2+和SO42-)发生了反应。至此,学生就很自然地得出: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完成了知识的生成。

6.最后我又回到一开始给学生留下的“哑泉与安乐泉”的谜团。先介绍:“其实,哑泉水是一种含铜盐的泉水,即硫酸铜(胆矾)的水溶液,称为胆水。这种胆水饮用后会使人恶心、呕吐、腹泻,言语不清,直至虚脱、痉挛而死。而安乐泉,是碱性水,能使铜盐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然后我让学生分析:“这其中的反应实质是什么?”学生在前面探究的基础上,很快就得出结论:“Cu2++2OH-==Cu(OH)2↓”。我通过回应开头,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又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电解质溶液反应实质”的理解。

由此可见,原本一个难度较大的实验探究,在教师的精心设计的真实问题情境中,一改其高不可攀的特点,却转化成一个个难度较小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取得成功。在这种成功情绪的感染下,学生会更加努力,更积极地投入到下一个探究中去,学习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俊责任编辑.《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第1版.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

猜你喜欢
安乐电流表泉水
安乐蜥,你别那么皮
青年是“从0到1”创新的主力军
张珖隶书“安乐泉”三大字碑
电流表使用“四步走”
天台姑娘
试论电流表的改装、校准及其应用
一世媗妍,不负安乐负流年
直流小电流表校准方法的研究
难忘那眼泉水井
例析电流表的正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