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教学策略与心得阐释

2018-09-26 11:14张海波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2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初中教学教学策略

张海波

【内容摘要】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初中时期的青少年普遍很少经历较大的困难和挫折,要使其在语文课程中体会到艰难困苦的情感,并引起共鸣,这具有非常大的难度。但是实际上,语文学科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既可以健全学生缺失的情感与人格,也能够让学生主体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作者的情感,这是语文的魅力所在。本文主要以曹文轩的文章《孤独之旅》为例,探讨其教学策略,并阐释阅读心得,希望可以为学生展现一节人生课堂。

【关键词】初中教学 语文阅读 教学策略 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以小说为体裁,属于少年成长类型的小说,主角杜小康在家道中落之后失学,被迫和父亲一同背井离乡到遥远的地方过上了牧鸭的困苦生活。杜小康这个人物形象非常鲜明,且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主人公以“孤独”为伴,走过各种人生风景,逐渐成长。这一篇小说课文既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又可突破初中生现有的文化局限性,从文本到现实,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对孤独成长之旅进行思考和感悟,真正实现文本与学生内心世界的接触与交流,从而促使学生去认识少年成长这一过程。

一、《孤独之旅》的教学策略

1.导入新课,引出课题

在课文教学开始之前,需要采取有效的导入策略来开启新课篇章,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对新课的好奇与探究。在导入《孤独之旅》新课时,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导语:不经历风雨,又怎见彩虹。人生的旅途很长,旅途中会遇到很多事情,或如人意,或不如人意,甚至饱含着心酸与泪水。如果人要付出成长的代价,那么孤独将是人在一生中不愿回忆之物。有一个少年叫杜小康,他却在孤独的人生旅途中走向遥远的地方。今天,让我们走进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去体验他的成长之旅。

2.品味课文,感受“孤独”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孤独之旅》,用一句话概括小说主要内容。比如:这是杜小康在艰难困苦的孤独环境中逐渐坚强成长的故事。学生在这样的概括下可以明确小说中心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去感受人物,如提问:“杜小康有哪些品格令你感动?”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去仔细阅读课文,对杜小康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感受主人公的良好品格。比如“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葉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从这一段描述里可以看出杜小康担心鸭子而将疼痛都抛到脑后的坚韧善良品格,让人动容[1]。

(3)教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孤独。“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这是杜小康和父亲坐船远走时的描写,既启示着新的旅程,又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永恒不变的孤独,让人触动。“鸭们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这段描述虽然描写的是鸭子,但是也侧面映射了杜小康父子俩的现状,成为了无家的孤独漂游者。“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作者的环境描写虽然表达出自然环境的美,却更加突显了给人带来孤独的极大心理压力[2]。“夜里睡觉时,他紧紧地挨着父亲,并且迟迟不能入睡。”杜小康因背井离乡而孤独,因孤独而不安,久久不能入眠。“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作者将环境描写与人物描写相结合,以环境渲染“孤独”的气氛,又以人物的经历折射心理变化,从开始的恐慌、不安,到后来接受现实的坚强,呼应了小说主题——“孤独”和“人生旅程”。

二、《孤独之旅》的心得阐释

《孤独之旅》这篇小说取材于农村生活,这一故事简单朴实,有自然风光的美好景致,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更有孤独相依的父子。在品味这一篇课文时,可以发现杜小康的世界充满孤独,即便在后来成长后坚强地适应环境,也依然充斥着孤独。笔者认为这文章的孤独可以包括三点[3]:第一点是内心情感的孤独。杜小康猝不及防地面临了家道中落的困境,也承受了失学的痛苦,不得已走上遥远的征程,与朋友失去联系,身边只有父亲。但是为了活计,他必须和父亲疲于奔命,父子俩组成的小世界单调又空白。而杜小康初涉世事,难以避免地感觉到内心孤独。第二点是自然环境带来的压抑感产生的孤独。杜小康似乎有种永远逃不走的恐慌和胆怯感,内心不安,是年少的杜小康不堪重负的孤独。第三点是前途未知带来的孤独。杜小康不知道前方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还要走多远,感到茫然恐惧的他更加孤独。

结束语

曹文轩笔下的杜小康充满着孤独,他人生中不可磨灭的记忆都是压抑的陌生环境带来的恐惧和不安。杜小康困扰过,也任性胡闹过,但是孤独虽然让他很痛苦,却还是让他得到了锻炼,在艰苦中适应环境,坚强地成长起来。这一篇课文在语文课程中是非常出色的内容,渗透了语文素养教育,也为学生展现了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这一人生课堂,希望学生都能够和杜小康一样坚强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1]郝晓涛.《孤独之旅》教学实录[J].语文教学通讯, 2016(z2):28-31.

[2]韩静.《孤独之旅》教学案例[J].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2014(4):82.

[3]董海燕.成长的代价——解读《孤独之旅》之“孤独”[J].都市家教月刊,2012(3):199.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沧田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初中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