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

2018-09-26 11:14孙树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2期
关键词:孔乙己新课程理念

孙树霞

【内容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改变教育方式,转变教育观念,积极的形成科学的教师观、学生观,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内在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主要论述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新课程理念

一、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教师观

为了贯彻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教师应该形成新的教师观,完成角色的转变。将自己由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变成学生发展的指南针;将自己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积极的观察教学行为,反思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方法。再者,新的课程理念需要教师积极的创新,努力的思考,教师之间需要相互合作。教师之间的交流,可以是经验的交流,也可以是态度的交流,也可以是具体知识的交流。

比如在《孔乙己》的讲授之中,教师不应该仅仅为学生分析孔乙己在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形象,分析鲁迅的写作思想。更应该引导学生积极的寻找相关的历史背景,让学生自主体会当时的人物的思想状态。让学生在主动寻找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自身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笔者在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人物形象的时候,就跟学生分享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有人说,在今天的社会中,在一些知识分子的身上,仍然存在孔乙己的影子。你认为这一观点有没有道理?

这个问题的提出,摆脱了传统将孔乙己的形象局限在课文内的做法,而是以时代背景赋予这一人物形象以讨论意义。这一问题立即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努力结合实际生活中对熟悉的人的研究去思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在新课程理念的标准下,我们要树立新型的学生观。首先学生是独立的人,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尊重学生是平等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平等的对待学生,不搞歧视,不分等级。尊重学生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让大自然丰富多彩,学生个性的多样性是课堂活跃氛围的重要保证,是班级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条件。注重学生的发展性,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各项能力飞速发展,由于学生的差异性,他们的发展速度也不同,在各项能力的差异下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再者,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需要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实力的增强,提供人才。

比如在《醉翁亭记》讲述之中,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不同,对作者的评价态度不同。比如说对作者欧阳修人生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辨。笔者在教学中就曾经将学生分成观点相对的两组,让他们在组内进行充分的讨论,然后每个观点各推荐四名学生担任辩论选手进行辩论。辩论的过程中,学生有合作,有质疑,且体现出非常强的团队精神。这一教学组织将课堂推向高潮,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建立现代新型课堂

新课程理念的建设,需要具体的组织形式。在初中语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需要建设新型课堂。我们在课堂上要更多的发挥学生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营造民主的氛围,让学生能说敢说会说;我们要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作用,发挥集体教学和小组教学的相互组合的优势,在老师引导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下,提升每一个学生的能力。教师应该积极的设计新型的课堂形式。一场优质的课堂,能够营造积极的情境,增加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的代入感,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深刻理解。

比如在《醉翁亭记》的讲述之中,可以让学生积极的扮演相关角色,体会欧阳修先生的情感。然后带领学生积极的了解欧阳修。再以小组的方式,让学生讨论本文的思想,讨论文言字词的意义,让学生,合作交流,在交流中积极的学习知识,快速成长。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笔者还引导学生从学科联系的角度去思考,比如说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思考作者游醉翁亭时的自然环境,从思想政治角度分析作者内心的情感。这样的拓展,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促进了学科整合,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的来说,在初中语文教學中贯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需要全方位的做出改变。我们要树立新型的教师观,转变教师的角色,由一个执行者转化为一个开发者、引导者,积极学习提升自身能力,相互合作,在合作中相互交流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学生观,以学生为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坚持学生平等的原则,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并且我们要将这种科学的观念融入我们的课堂教育当中,建设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现代初中语文新课堂。

(作者单位:柘城县学苑中学)

猜你喜欢
孔乙己新课程理念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孔乙己(下)
孔乙己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