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基因多态性与瑞格列奈药物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2018-09-27 10:39何新苗赵福兰傅存冀马晓丽
中国药业 2018年19期
关键词:列奈瑞格多态性

何新苗,赵福兰,姚 飞,傅存冀,马晓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瑞格列奈是较有效的餐时血糖调节剂,可有效抑制胰腺β细胞三磷酸腺苷(ATP)敏感的钾通道,恢复胰岛素早期分泌的时相,有效减少就餐时的血糖高峰值[1],起效快,半衰期短,不良反应少,广泛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T2DM)。瑞格列奈在治疗T2DM过程中疗效常出现较大的个体差异,倍受关注。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是特异性分布于肝细胞基底膜上的转运蛋白,瑞格列奈主要通过其转运。瑞格列奈口服后被迅速吸收并消除,在消除过程中OATP1B1对药物的转运作用是肝细胞摄取药物的关键[2]。有研究表明,OATP1B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影响瑞格列奈的药物浓度,可能是造成瑞格列奈疗效和不良反应个体差异的部分原因[3]。本研究中选取OATP1B1 388A>G及521T>C 2个位点探讨其与瑞格列奈药物疗效的相关性,旨在提高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个体化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确诊为T2DM且未服用任何降糖药物;若已接受过T2DM药物治疗者经过5~7个药物半衰期后;年龄 25 ~70 岁;体质量指数(BMI)18.5 ~ 30 kg/m2;无胰岛素使用史;本研究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且自愿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CYP2C8,CYP3A4和 OATP1B1的诱导剂和抑制剂同时使用;其他家族疾病史,严重肝肾疾病;妊娠期、哺乳期。

病例选择: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初诊为T2DM的患者45例。其中,男27例,女18例;平均年龄(64.52 ± 5.18)岁。

1.2 方法

治疗方案:入组患者均常规口服瑞格列奈片(商品名诺和龙,诺和诺德公司,进品药品注册证号H20130023,规格为每片1.0 mg),初始剂量1 mg/d,持续治疗1个月后,根据血糖控制情况逐步调整服药剂量为1.0,1.5,2.0 mg/d 至 3 个月。治疗期间患者饮食、运动习惯保持不变,降压、调脂药物使用者剂量维持不变,检测用药前后各项指标。

SLCO1B1基因388A>G,521T>C多态性检测:使用磁珠法提取血液DNA试剂盒(I30505,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取全血中的DNA,用Nano-100型核酸定量仪(杭州奥康生物科技公司)测定DNA浓度,电泳检测DNA完整性。引物设计与合成,388A>G(rs2306282)位点以 5′- CACTTTTACCCATCACATC -3′及 5′- TAGTGGGAAAAGGTAAGAA -3′为引物,521T > C(rs41409056)位点以 5′- AGAATGGACTAATACACCA -3′及 5′- TTTCCCTTTGTCTACTTTT - 3′为引物;PCR 体系总体积 30 μL,其中 3 μL 10×Pfu Buffer,0.6 μL dNTP Mix(10 mmol/L),0.6 μL 上游引物(10 μmol/L),0.6 μL 下游引物(10 μmol/L),0.6 μL Template(模板 -DNA 样本),0.3 μL Pfu DNA Polymerase Polymerase(2.5 U/μL),24.3 μL ddH2O2。PCR 反应条件,95℃预变性5 min,然后95℃ 30 s,退火温度55℃,30 s,共计40个循环,再于72℃ 60 s,72℃延伸5 min,4℃终止反应。PCR产物送往测序。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糖、脂代谢及肾功能指标,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1/(FINS ×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FBG×FINS/22.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糖、脂代谢相关指标以(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OATP1B1 388A>G,521T>C基因变异频率

OATP1B1 388A>G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21 例(46.67%),19 例(42.22% ),5 例(11.11%);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7.78%和32.22%;521T>C位点 TT,TC,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31例(68.89%),14 例(31.11% ),0 例(0);T,C 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84.44% 和 15.56% 。但由于 521T>C位点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未达到遗传平衡,不具群体代表性,因此,本研究中仅分析OATP1B1 388A>G与瑞格列奈药物疗效的相关性。

2.2 OATP1B1 388A>G多态性与疗效的相关性

将基因型分为 AA组(AA型)、AG组(AG型)和GG组(GG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瑞格列奈治疗前后,AA组FBG和HbA1C均显著降低(P<0.05),AG组仅有HbA1C显著降低(P<0.05),GG组FBG等相关指标均无显著改善(P>0.05)。3组间比较,GG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幅度最显著,且优于其他2组(P<0.05);但FBG相关指标的改善程度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和表 2。

表1 基因rs2306283不同等位基因糖、脂代谢指标对比((±s)

表1 基因rs2306283不同等位基因糖、脂代谢指标对比((±s)

注:“*”为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 2 同。

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FBG(mmol/L)TC (mmol/L)TG(mmol/L)HDL -C(mmol/L)LDL-C(mmol/L)ISI(mU/L)HOMA-IR FINS(mU/L)HbA1c(% )AA组9.55 ± 2.11 4.78 ± 1.33 2.13 ± 1.63 1.29 ±0.58 2.75 ± 0.96 13.26 ± 1.14 5.52 ±0.33 18.43 ±2.02 9.11 ± 1.30 AG组10.15 ± 3.41 5.15 ± 0.80 2.20 ± 0.90 1.29 ±0.26 3.12 ± 0.59 11.57 ± 0.62 4.89 ±0.19 16.21 ±2.11 9.75 ± 1.79 GG组8.81 ± 1.25 4.64 ± 0.82 1.71 ± 0.43 1.33 ±0.16 3.06 ± 0.53 13.26 ±1.14 5.52 ±0.33 17.74 ±2.28 9.43 ± 1.89 AA组8.12 ± 1.74 4.94 ± 1.30 1.87 ± 0.61 1.32 ±0.51 2.93 ± 0.98 16.85 ± 1.84 4.79 ±0.61 20.43 ±2.21 7.80 ± 1.47 AG组8.53 ± 2.45 4.76 ± 0.64 1.87 ± 0.92 1.34 ±0.29 3.04 ± 0.49 14.26 ± 0.75 4.21 ±0.26 17.89 ±1.89 8.35 ± 1.50 GG组7.11 ± 2.26 5.82 ± 2.10 1.84 ± 1.27 1.22 ±0.25 4.13 ± 1.07 16.85 ± 1.84 4.79 ±0.61 19.64 ±2.25 7.90 ± 2.57 AA组2.39- 0.38 0.63-0.20- 0.57- 2.07-0.09 0.25 3.07 AG组1.68 1.54 1.05-0.57 0.38- 0.07 0.89-0.42 2.61 GG组1.47- 1.07- 0.21 0.66- 1.74- 0.07 0.89-0.42 1.07 AA组0.022*0.708 0.533 0.840 0.572 0.077 0.932 0.813 0.004*AG组0.102 0.133 0.302 0.572 0.705 0.946 0.401 0.691 0.013*GG组0.180 0.344 0.846 0.546 0.157 0.826 0.702 0.781 0.316

表2 基因rs2306283不同等位基因糖、脂代谢指标差值对比((±s)

表2 基因rs2306283不同等位基因糖、脂代谢指标差值对比((±s)

基因rs2306283指标FBG(mmol/L)TC(mmol/L)TG(mmol/L)HDL-C(mmol/L)LDL-C(mmol/L)FINS(mU/L)HOMA-IR FINS(mU/L)HbA1C(% )AA组1.43 ±1.37 0.59 ±1.21-0.01 ±0.76 0.07 ±0.44 0.08 ±0.79 2.00 ±1.02 3.59 ±1.50 0.73 ±0.41 1.32 ±1.24 AG组1.62 ±1.80 0.39 ±0.82 0.10 ±0.61 0.02 ±0.11 0.04 ±0.68 2.03 ±1.02 3.71 ±1.23 0.75 ±0.38 1.38 ±1.58 GG组1.70 ± 1.32 3.20 ± 2.93 0.93 ± 0.81 0.89 ± 0.79 2.08 ± 1.90 1.90 ± 1.05 4.02 ± 1.58 0.80 ± 0.44 1.53 ± 0.92 F值P值0.11 4.91 2.11 5.47 6.01 2.34 1.27 0.75 0.05 0.901 0.019*0.148 0.013*0.009*0.216 0.208 0.455 0.952

3 讨论

药物经血液循环进入人体肝脏,由Ⅰ相或Ⅱ相酶介导代谢产生氧化或结合性代谢产物排出体外,肝细胞摄取转化体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目前,已知分布于肝细胞上的OATP1B1对多种药物摄取作用明显,其基因多态性可直接影响药代动力学(简称药动学)及药物效应学,与药物疗效及药品不良反应密切相关[4-5]。

OATP1B1也是瑞格列奈的主要转运蛋白,其遗传多态性可能也是造成瑞格列奈药动学及疗效差异的因素之一。SLCO1B1在亚洲人群中最常突变为c.388A>G(rs2306283)和 c.521T > C (rs41409056),中国健康人群的突变发生率分别为73.03%和6.25%[6],与本研究结果相近。既往研究显示,OATP1B1的以上2个位点突变对瑞格列奈的药动学有显著影响[7-8]。而c.388A>G的突变与单剂量口服2 mg瑞格列奈的药动学相关,可减少瑞格列奈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并增加瑞格列奈的清除,但3种基因型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9-11]。本研究中,选取388A>G及521T>C 2个位点探讨其与瑞格列奈药物疗效的相关性,但由于521T>C位点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不具群体代表性,因此仅分析388A>G基因型为AA,AG,GG 3组患者瑞格列奈药物治疗后的血糖相关指标改善程度。结果显示,使用瑞格列奈药物治疗前后,AA组FBG 和 HbA1C均有显著改善(P<0.05),AG 组仅有HbA1C有显著改善(P<0.05),GG 组血糖等相关指标均无显著改善(P>0.05)。可见,AA组 FBG 及HbA1C改善最显著,疗效最好,GG组基本无改善,3组疗效指标改善程度的趋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c.388A>G的突变可减少瑞格列奈AUC并增加其清除这一结论导致的结果,同样3组基因型间疗效的比较发现,FBG等相关指标的改善程度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这也和c.388A>G的3种基因型对FBG浓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这一结果基本一致。

OATP1B1c.388A > G(rs2306283)和 c.521T > C(rs41409056)的突变,对于主要通过肝脏HMG-CoA还原酶代谢的他汀类药物有较大影响而被广泛研究。多项研究显示,c.521T>C使血清中TC水平降低减少,从而降低他汀类药物的调脂疗效[12-13],c.388A>G可显著降低血清中TC和LDL-C含量,提高他汀类药物的调脂疗效[14-15]。刘志军等[16]通过对52例高血脂患者氟伐他汀群体药动学特征的研究发现,OATP1B1 388A>G,OATP1B1 521T>C对氟伐他汀的 PPK参数有显著影响,其中OATP1B1 388位点突变降低氟伐他汀清除率。本研究中发现,388A>G位点AA,AG,GG 3组间比较,治疗前后TG,HDL-C,LDL-C的降幅以 GG组最显著,且优于其他2组(P<0.05)。GG组血脂指标降低最显著,这一结果排除了瑞格列奈本身对血脂的影响,同时也从另一侧面反映c.388A>G位点的突变可提高他汀类药物疗效的研究结果。本研究结果提示,对于388A>G位点GG型患者,临床应用他汀类调脂药时可能选用小剂量,调脂效果良好,大剂量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OATP1B1 388位点变异可能与瑞格列奈药物治疗T2DM疗效无相关性,影响瑞格列奈疗效的因素具有复杂性,CYP2C8,CYP3A4,SLCO1B1 和 MDR1等与药物代谢和转运有关的基因多态性都可能间接影响瑞格列奈的疗效,药物治疗的个体差异不能用单个SNP完全解释,往往是多个遗传因素的叠加表现。因此,后续需加大样本量,采取多位点联合研究结合多因素综合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开展药物疗效与基因多态性的遗传药理学研究,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列奈瑞格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绚烂北极光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方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
危化品停车场选址及运营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RANTES及其受体CCR5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在昆明汉族T2DM发生中的交互作用
CLOCK基因rs4580704多态性位点与2型糖尿病和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不同格列奈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比较
格列奈类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