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在中职教学中的尝试与困惑

2018-09-27 10:49李勇
赢未来 2018年4期
关键词:职业中学困惑学案导学

李勇

摘要:跟随新课改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笔者在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本文尝试比较“学案导学”与传统教学的本质差异,探讨其在职业中学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成果和困惑,借以达到结合教学实际、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

关键词:职业中学 教学改革 学案导学 成果 困惑

长期以来,笔者所在的安徽材料工程学校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多成绩,而本学期的改革与以往任何改革都不同:从课堂出发,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研究并落实如何让学生学会、会学、乐学、创造性地学习,从而从有效学习走向高效学习。而“导学案”便是此次教学改革重要的载体。

一、导学案的内涵

导学案“导”字指的是导入、引导、导航。成功的导学案能够调动学生的感官,能够挖掘学生潜力,能够保证课堂展示和质疑环节的精彩。“导学案”设计主体上主要是教师,以集体备课形式产生,使用上主要为学生服务。导学案是站在学生如何更有效学习的角度来设计的,同时关注学生学情差异,进行分层设计学习目标、问题、评价方式等等。从学生的角度讲,导学案解决了下面三个基本问题:

A、我要走向哪里?(学习目标)

B、我如何到达那里?(学习材料、媒体和学习策略)

C、我是否到达了目的地?(评价与修正)

“学案导学”已经成为众多课堂教学改革的“路线图”。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主动预习、主动提出疑难问题、主动回答问题,能够夯实基础、适度适量扩展、当堂检测反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有所提升,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打造实效课堂。

二、高效课堂下学案导学与传统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

“学案导学”对学习问题进行前置,并依据导学案调整、确定课堂内容,学案的反馈有利于实现精准教学,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教师的有效备课和高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自选图形》一知识点为例,把学案导学与传统授课各环节效果作一对比分析,展现高效课堂下的学案导学与传统教学效果的本质差异。

(一)课前预习阶段

导学案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预习即将学习的内容,而传统的教学对课前预习重视程度不高,再加上中职院校學生的学习基础薄弱,最后造成主动预习效果弱下的情况,也降低了主动预习的自觉性。

用导学案来上这一节课,理论预习环节设计如下:

1.阅读课本有关自选图形内容,了解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2.预习自测:

(1)插入自选图形有哪些方法?

(2)如何对自选图形进行格式设置?

(3)自选图形有哪些格式设置?

学生将自学产生的问题或质疑写在导学案的空白处,教师依据导学案的反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整上课计划,着重讲解学生的疑难问题。

(二)课堂教学阶段

在传统课堂上《自选图形》这一节计算机操作实训课,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练结合法:展示样张导入——教师操作演示,学生观看——学生操作练习——学生完成任务——优秀作品展示环节等,主要体现的还是教师为主导。而且教师与学生思维容易出现偏差,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低下。采用导学案后,上课伊始,检查预习情况,有的问题直接让学生展示过程,有的通过设问为其做铺垫,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将问题解决,课堂只讲解难点、易错点和易混点。

(三)课后巩固阶段

传统教学的课后环节,所有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课后作业或训练题,不考虑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更别说因材施教和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了。采用导学案后,学生便会依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复习和强化,对重要知识、解题思路和易错问题进行总结,避免后续学习中陷入题目陷阱。

三、实施学案导学的成果与困惑

(一)实施学案导学的成果

导学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提升了教学效果,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环节,有利于突破重难点,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的拓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独立探究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核心知识的了解,实现高效课堂。

(二)职业中学推行学案导学过程中所遇困惑:

1.导学案的编制随意化

合理的导学案编制是实施学案导学的重要保障,但当下许多的导学案编制并不是从学生的视点出发制作,本质上依然是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案设计倾向于“习题集”的形式,沦为做题技巧的训练。学案编制质量粗制滥造,随意将网上导学案进行复制转化,导学案的编制情况已经违背了学案导学的初衷。

2.导学案的实施随意化

首先预习时间难以保证,导学案只能流于形式,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发挥。我校住宿生较多,学生缺乏自主时间,因此每天的预习时间很难保证。学生必须要在课堂上完成预习任务,最终造成预习不透且缺少获知的欲望,因此使用导学案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预习时间;其次是预习的真实性无法保证,许多学生预习只是为了向课本和教辅查找答案,没有思考的预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预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针对以上种种问题,如何让导学案更好地发挥教与学的桥梁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认真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合理地设置问题的层次。让导学案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的重要媒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思维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海晨 李炳亭著 《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0年版

[2] 林高明 《教学需要基于学生主体角色的学案设计》 江西教育 2009年版.

猜你喜欢
职业中学困惑学案导学
王跑跑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运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效能
浅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方法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小学国学教育之我见
“学案导学”之我见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达赖的“困惑”与解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