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运用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探究

2018-09-27 10:49李诗卉
赢未来 2018年4期
关键词:作用探究历史教学

李诗卉

摘 要:史料教学是《新课标》的大纲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强化学生的史料意识是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为此,史料的收集与借鉴是史料教学运用的重要部分。面对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问题,新课程改革提出要立足教材、拓展认知范畴、学会合理取舍,科学有序规范管理等建议,科学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史料运用 历史教学 作用探究

现行人教版初中历史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史料教学,这是《新课标》大纲改革的不断深入的成果,历史命题也逐渐由知识立意转化为能力考查,强化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结合当前教学改革的形式,教师需不断领会感悟,关注史料的有效收集与运用,鼓励学生建立史料意识并加以有效运用。但是,学生日常接触到的很多史料收集的来源不规范,大多来自于网络,大量的信息欠缺规范性、欠缺真实性。如何在海量的、混乱的史料中获得有价值的资料并加以运用,成為师生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初中历史史料运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史料运用现状的调查分析

为更加科学地了解学生和教师运用史料的范围、方式以及对史料的看法和建议,特别对45名初中学生进行初步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如下:

1、对史料的概念了解比较清楚。80%的学生认为史料包括文字史料、口述史料以及历史遗址,文物等。同时,利用教材的查找率高达93%,有90%的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网络查找收集,由此可见,教材是学生查找史料的主阵地,网络次之。

2、对史料的认可度分析。学生对教师课堂中再现的史料认可度达99%,图书馆中的文献资料认可度为96%,可见学生对历史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和指导是信任的,认可的。88%的学生对网络的资料不完全信任,特别是对一些影视资料认可度较低,大多数学生评价其为加工后的虚假资料。

3、对史料运用的态度分析。87%的学生对史料教学非常认可,认为史料教学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悟,便于记忆,通过历史事件可以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历史问题,提升学生在课后练习以及考试中对史料的运用能力。

运用史料教学是当今历史教学的改革趋势,被教师和学生广泛认可,但是,调查也反映出一定的问题,也就是在史料的借鉴上,需要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收集途径,甄选史料的真实性,以提升史料教学的科学性。

二、论文史料运用的有效途径

1.教学中立足教材 挖掘科学性的论证史料。

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借鉴必不可少,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史料是最佳选择,课程教材针对主题内容,尤其是一些富有争议的,思考性质的史料,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参与下验证。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教学内容,需课前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结合教材精心推敲斟酌,论证历史事实,重点关注史料的科学性、真实性,强化难点、重点的突破,获得简明扼要的论证结果。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基础,分析史料资料,筛选有效信息;师生共同分析,挖掘科学的、有价值的史料,最大限度地采用客观的,真实的史料感知历史世界,鼓励学生要尽可能地多阅读借鉴一些从文献史料中节选的文字资料,提升史料运用的信服力。

2.拓展认知途径 丰富史料运用的借鉴范畴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也拥有浩如烟海的历史史料,对史料的认知要拓展范围,尽可能地借鉴权威的文字史料,尤其被历史学术界肯定的资料,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除此之外,到博物馆参观文物,学习背后的历史事件,有选择地借鉴口述史料,观看历史音像资料,了解地方民俗文化等,可以避免对史料的歪曲和混乱误用,也可对学生的唯物史观起到一定的培养作用。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例。除教材外,学生还可以查阅当时的报刊,如《纽约时报》、《东京日日新闻》,阅读《拉贝日记》、《东史郎日记》等文字史料,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观看实录视频,到网络中搜集历史图片,通过多途径的收集史料,便于学生全面了解其当时的历史事实。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观看当事人的访谈或者报告等口述史料,再现历史事件,还原历史画面,体验历史的情绪,让历史史料更加确凿、系统,让史料的借鉴更真实,更全面。

3.科学运用史料 教学中注意合理取舍

随着网络科技的普及,网络史料的查找多数采用网络收集,当前网络的史料大多是开放的,自由的,发表的内容缺少质量把控,很多非正式的史料内容也充斥在网络中,导致了史料借鉴混乱和无序,面对大量的史料,教师与学生都要注意合理取舍,围绕历史教学的主题内容,针对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选择切合点高的史料最为关键。选择的史料要富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历史论证性,可以有的放矢地说明教材历史事件。比如: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针对这一命题,学生可以课前阅读教材,初步了解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可以查阅的史料有变法的历史背景、变法的具体内容,实行变法后对社会不同阶层的影响。史料查找核心是王安石变法,对史料的规范有序的取舍,关注核心主题,让史料运用更具有针对性。

4、史料科学分类 提升史料教学运用的快捷性

收集的史料,大多范围较广,内容浩瀚,对史料的有序管理,也是提升史料运用有效性的重要方面。随着文化环境的开放性,收集到的史料广泛海量,为科学管理史料,要指导学生学会分类,有序整理,学会创建有序的储存空间。比如:史料分类可以有文字史料类,口述史料类,也可以分为古代史,近代史等,还可以有文本资源,音像资源等分类方法,便于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史料的系统性,避免重复,筛选真伪,缩短了查找时间,优化了数据资料的应用。

对史料的借鉴和探究,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形成初步的史料意识,有效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史料教学,让历史教学进一步省时、省力而高效。

参考文献:

[1]杨现民,余胜泉. 智慧教育体系架构与关键支撑技术. 中国电化教育,2015,(01)

[2]赵兴彬,史料分类与文献分类[J],泰安学院学报,2001,26(5):148

猜你喜欢
作用探究历史教学
网格化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契约精神在人才培养群体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探究
探究金融工程及其对金融效率的作用
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应用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