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相关思考

2018-09-27 10:49许巧玲
赢未来 2018年4期
关键词:渗透途径语文学科高中教育

许巧玲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的瑰宝,对传统文化进行内涵分析和传承是当前现代教育所提出的需求。语文教师在对高中生开展课程教学时,需要合理渗透传统文化,让高中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的了解。对高中生进行传统文化的课堂渗透是有意义的,能够让学生对民族文化发展进行深度的了解,也可以抵制一些负面思想的高中生所带来的侵蚀影响,所以,本文对当前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的意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分析渗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关键词:高中教育;语文学科;传统文化;渗透途径;学科素养

前言:

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中进行渗透是具有作用的,能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的认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念。通过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情况进行分析,可发现语文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大时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育,渗透方式不具有创新性,影响渗透的有效性。只有制定科学的渗透策略,语文教师才可以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情感教育。为此,本文主要对渗透意义与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分析高效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

一、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对民族文化发展进行了解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对民族文化发展进行了解,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传统文化涵盖的内容比较多,也是对文化发展的记录[1]。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让高中生了解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同时,语文教师开展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引学生对文化精华进行体味,让学生更好感悟传统文化体现的魅力。

(二)抵制一些负面思想的侵蚀

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中进行渗透是具有意义的,除了可以帮助学生对民族文化发展进行了解之外,也具有抵制一些负面思想的侵蚀作用。当今社会是充斥着多种文化,形成多种价值观念,如功利主义等,这些负面思想对学生成长造成不良影响,不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语文教师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观念,提升学生对文化观念的判断力。这样可以对学生健康成长、树立健全的人格起到很好的帮助。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育

语文教师在对高中生开展课程教学时,需要合理渗透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的认知。但是,语文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时存在多种问题,如忽视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育,不能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正确的情感认知。一些语文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渗透时,仅是对学生开展字词知识的讲解,不能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育。例如,在开展古诗词课堂教学时,教师主要是进行内涵的分析,阐述作者所要表述的情感。但是没有能让学生实施独立性的思考,不能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度的分析。

(二)渗透方式不具有创新性

语文教师渗透传统文化的方式不具有创新性也是当前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需要对此进行分析。语文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时,主要是在文言文与古诗词单元中实施渗透,仅是开展字面上的翻译,不能对内涵进行讲解[2]。语文教师没有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不能对学生开展拓展性的教育,也不能引导学生在作者所处的时空中进行情感分析,也就不能让学生对文化内涵进行多层面的思考。同时,语文教师渗透传统文化时,未能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究,不能让学生开展内涵探究,很难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強化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学科渗透效果的途径

(一)增加文化传承的内容,重视进行情感教育

要想强化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学科渗透效果,首先需要增加文化传承的内容,重视进行情感教育。实施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要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学习,也需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情感体验。例如,语文教师在开展“蜀道难”课程讲解时,需要增加文化传承的内容,对文章内涵进行深度的探索,对学生开展高效的情感教育。在课程讲解中,语文教师需要对文章内涵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作者所描绘的壮丽山河,感悟作者所体现的浪漫情怀。语文教师在知识讲解中引导学生吸收作者的情怀,为祖国壮丽山河感到自豪。

(二)运用对多元教学方式进行文化传承

语文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念,也需要运用对多元教学方式进行文化传承。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时,语文教师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工作,如翻转课堂、合作学习以及情境教学等[3]。如语文教师在开展“陈情表”教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趣味图片,让学生对文章内容产生兴趣。同时,语文教师以引导学生对文章中陈情技巧进行探讨,理解作者和祖母之间真挚且深厚的亲情。此外,语文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析“表”所体现的文体特征是什么?李密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结论: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不仅能帮助学生对民族文化发展进行了解,也能让学生抵制一些负面思想的侵蚀。但语文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时存在多种问题,不能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正确的情感认知,影响传统文化渗透的效果。为此,语文教师应该增加文化传承的内容,重视进行情感教育。同时,语文教师也需要运用对多元教学方式进行文化传承,提升课堂教学的成效性。

参考文献:

[1]薛凤秋.浅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传承[J].中国校外教育,2017(19):9+11.

[2]杨向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相关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1):136-137.

[3]陆紫秋.关于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5):29+31.

猜你喜欢
渗透途径语文学科高中教育
如何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德育渗透探析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
试论新媒体对高中德育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小学五年级语文写作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美术的教育创新之再思考
高中美术鉴赏课德育渗透思考
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