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8-09-27 11:14张艳艳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28期
关键词:返乡创业双创影响因素

张艳艳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毕业的大学生逐年增加,据统计2018年毕业的大学生约820万人,再创历年新高,就业创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找工作成为大学生越来越头疼的问题,大学生就业也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农村籍大学生与城镇籍大学生相比,其就业问题相对更加复杂。文章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出影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找出促进农村生源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有效措施。 研究发现:农村籍大学生所在院校返乡创业教育引导机制、家乡贷款优惠程度、税收优惠程度、家庭精神支持程度、农村生源大学生专业等对其是否返乡创业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影响因素;对策

一、引言

自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热情不断高涨,大学生创业成为找工作之外的另一项重要选择,农村籍大学生在接受完高等教育之后也具备了返乡创业的条件,同时,引导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不仅有利于缓解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为国家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缓解了压力,最终实现农村人才不断循环。但是相对而言,农村籍大学生竞争意识和面对风险时的心理素质较弱,在对市场做分析时没有周边亲朋的帮助容易判断失误,尤其是在创业过程中容易遇到产品推广困难、创业项目技术含量低、政府支持力度小、创业领域狭小等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会导致创业的失败。国外关于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研究并不多,主要是针对农村的青年创业、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等方面。国内关于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研究还是较多的,比如返乡创业的意愿和影响因素研究,返乡创业中困境和影响因素研究等等,但是专门针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研究还是较少,研究的内容主要是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用SPSS对资料进行Logistic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本文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比较全面的分析了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状、影响因素和对策。

二、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状

根据对长清大学城学生的调查,农村籍大学生在返乡创业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这不仅仅是由自身的因素产生的,更是因为社会资源分配相对不公平造成的。

(一)农村籍大学生自身创业素质较差

农村籍大学生虽然接受了高等教育,有一定的创业思想,但是纸上谈兵和将知识付诸实践还是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创业素质这一方面。创业素质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主要包括创业意识、创业品质以及创业精神三个层次,而农村籍大学生在返乡创业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创业意识不足、创业难以坚持、创业能力不高等问题。比如,很多农村籍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之间摇摆不定,认为在农村创业就业会被邻里乡亲看不起,没有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加上对创业认知的不足,容易缺乏创业的耐心和信心,遇到失败不会总结经验教训,最终导致创业的失败。

(二)农村创业基础条件薄弱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和城镇在各方面的差距都在缩小,但是城乡二元化的结构一时很难改变,尤其是在硬件配套设施方面,比如交通、水电、通信等,特别是中国幅员辽阔,一些偏远地区的创业条件更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创业的资金投入,严重影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热情。再就是软件方面,1.农村人的思想相对传统,新鲜思想的涌入可能会与之产生矛盾,对创业者的创业行为产生干扰,违背市场规律;2.农村地区各方面的制度不够完善,创业者的市场行為有时很难做到有法可依,创业者的素质参差不齐,容易影响守法创业者信誉。

(三)政府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创业需要资金也需要好的政策支持。返乡创业的农村籍大学生普遍家庭经济情况较差,自筹创业的可能性较低,创业的投资收益不确定导致大部分金融机构不愿意给他们贷款,虽然近几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对创业所需办理的手续并不了解,优惠政策的申请门槛都比较高,导致农村籍大学生创业承担的初期成本太高。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作为创业大军中的特殊群体,政府出台的政策并不一定普遍适用于他们,而且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如果缺乏灵活性、政府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或者宣传不到位,农村籍大学生都无法真正受惠,甚至严重打击他们创业的积极性。

三、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

本文通过对长清大学城农村籍大学生展开的问卷调查显示,农村籍大学生的学历和专业、农村籍大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创业地的创业扶持政策 3个方面是影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主要因素。

(一)学历和专业

在本次的调查问卷中,总共设置了专科、本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三个层次,其中专科生返乡创业的意愿最高,其次是本科生和研究生及以上,可以看出,学历对农村籍生源的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是负的,即随着学历的增高,农村籍大学生越不倾向于返乡创业,这与现实的情况比较吻合。专业对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也是比较显著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返乡创业的积极性较高,其次是文史哲类,最后是理科和工科类,这个专业对创业的影响与前人的文章有所不同,可能是与调查问卷的受众群体不同相关。

(二)农村籍大学生的家庭状况

在此次调查中,农村籍大学生的家庭状况被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一个是父母对子女创业的精神支持程度。按理来说,创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很难给与创业者支持,所以一般情况下,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返乡创业的先天条件要好些,但是调查问卷的结果正好与此相反,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返乡创业的占比要高。父母对子女创业的精神支持程度越高,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可能性越大,也就是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与家庭精神支持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三)创业地的创业扶持政策

影响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第三个因素是创业地的创业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包含创业资金、创业启动优惠政策、相关的创业技术支持和创业后续保障等等,通常情况下,创业地的创业扶持政策与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呈正相关关系,即这些政策越完善,保障力度越强,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愿越强。

四、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策建议

(一)改变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营造返乡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很多农村籍大学生出来上学见识到外面的世界后很难从思想上接受创业的想法,更别说是返乡创业就业,甚至有些农村籍学生的家长更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返乡创业,认为会丢面子,因此,我们无论是从学校的就业教育还是全社会的创业氛围上,都应该营造一种全民创业、鼓励有条件的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社会氛围,为此,政府要积极出台一些创业方面的優惠政策措施并大力宣传,甚至设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优秀典型引导媒体在全社会宣传,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农村籍大学生自身意识到返乡创业就业是大势所趋,是解决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是为国家的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的行为。

(二)完善高校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教育

农村籍大学生在返乡创业之前对创业的概念和认知大部分是通过学校了解的,所以高校在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在高校开设的课程中,提高创业和就业方面的实践课程,除了教授学生必要的创业知识外,还能引导学生产生创业就业的想法。其次,高校可以适时举办一些模拟性的创业大赛,鼓励学生参与,高校让专业的创业导师对他们加以辅导,提供一些创业项目论证、创业项目模拟、创业难题解决参考等,让他们在模拟的环境下对创业有深入的认识,为以后返乡创业打下基础。最后,在就业季,高校可以对学生的就业想法进行摸底,对有意愿到农村创业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参观农村的经济社会环境,让他们主动发掘农村中可能的创业项目,为下一步的创业做好调查。

(三)政府不断优化农村地区的创业条件

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是对国家“三农”政策的大力支持,所以国家要在农村的软件和硬件方面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帮助。首先,政府要积极破除“城乡二元化”结构,改善农村相对恶劣的环境,大力建设农村的基础设施,为创业提供良好的平台。其次,出台相应的政策保障返乡创业的大学生的权益。

参考文献:

[1]苏海泉,武书宁,乔松.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状分析及社会支持构建——以辽宁省101个县区862名创业者调研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7(06).

[2]周成军.“双创”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对策研究——基于丽水大学生村官的调查[J].继续教育研究,2016(08).

[3]段彩丽,焦伟伟,范彬.大学生返乡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J].调研世界,2016(07).

(作者单位:山东女子学院)

猜你喜欢
返乡创业双创影响因素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
农民工返乡创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综述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障碍性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