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怀念父亲鞠国栋

2018-09-29 19:49鞠鸽腾
世纪 2018年5期
关键词:诗词

鞠鸽腾

父亲鞠国栋(1929~2018)山东籍,号醉菊。著名诗人、词家、楹联家、收藏家、京昆名票、文化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于2018年6月30日病逝,享年90岁,谨以此文纪念。

一、革命生涯 命运坎坷

童年时,逢日寇入侵,家穷,爷爷奶奶不让父亲读书,恩师刘民放说“这孩子天资聪颖,今后吃我饭好啦”。14岁,恩师带他参加了革命。1949年,与恩师随军南下,恩师任上海师范专科学校(后來的上海师范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父亲被任命为嘉定南翔市代市长,时年20岁。其意气风发,主政一方:评成分、清土匪、支持军队后勤工作等,受到上级好评。不久,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抽调有知识、年纪轻、能力强干部充实工业战线,父亲调任嘉定县委九委员之一,兼工业、城工部长,主政除农业外的全部工作,在其领导下嘉定县工业排行高居全国第一。1959年其被定为“右倾反党分子”,留党察看两年,发配农村。1963年获平反,调上海化工局,其心情愉悦,作《十六字令·春》二首:“春,万里东风洗旧尘。枯株去,园林处处新。”“春,万紫千红满目新。良工巧,织锦绣乾坤。”

1964年,邓小平视察吴淞化肥厂,因垃圾如山、污水横流,连厂也没进。后来薄一波视察,提出严厉批评。化工局组建了局长直接领导、父亲任组长的调查组。调查意见是:走马换将。局班子不约而同认为“非鞠国栋莫属”。于是父亲立三月摘亏军令状走马赴任,1965年底使企业从全国倒数第一跃居为同行状元。1966年,全国化肥工作会议上,仅父亲一人作了《如何从落后变先进》发言。回沪过长江时,豪兴大发,写下长调《沁园春·渡江感怀》:“千顷横波,万里长江,滚滚东流。喜层层彩画,江天一色, 滔滔巨浪,迎送千舟。两岸青纱,一江碧水,谁记沧桑几度秋?鲁生曰:纵六朝三国,莫及今优。初游细数从头,还记得当年诸葛谋。忆群儒舌战,穿江借箭,火烧魏寨,风助吴侯。瞬逝千年,驱倭平寇,一洗江河万古羞。从此始,看中华儿女,锦绣神州。”

“文革”起,父亲除“走资派”外,还涉三案:一是江浙反共忠义救国军(即当时手抄本《梅花党》)司令;二是上海反革命小组;三是“台湾国防部二厅负责人”。第一案,涉面广、人员众。报至中央,周总理说:“我就不信,如此多特务,江浙建设还能搞成这样?”此案被否定。第二、三案案情重大,王洪文批示:隔离审查。父亲被关进上海师范学院(后来的上海师范大学,简称“上师大”,下同)地下室,至1972年,隔离审查35个月后,均属“莫须有”,结束关押,发配煤场劳动。其间,父亲写了许多诗词抒发情感,《摸鱼儿·咏晋城煤》即是其中一首:“太行山,破云穿雾,名传中外今古。春来秋去匆匆客, 天地几回寒暑。千载路,万代福,愚公令汝晋城去。深山宝贮。任日久天长,献身广宇,叹息无真主。风雷起,一扫千年苦楚。中华英武儿女。凿开混沌乌金出。造福万方千处。光热巨,耕织举,黎民温饱侬心慕。何辞险苦。纵灰石侵身, 剔光筛净,怒火旺如故。”“文革”结束,许多冤案得以平反,但父亲一案迟无动静,1978年8月10日诉至叶帅并赋诗:“横戈南北鬓生丝, 囹圄莫须有罪辞。壮志久遭妖雾困,梦魂常向战场驰。喜闻四化催征鼓,愿为九州添彩姿。四害虽除留毒在,重披甲冑待何时?”叶帅8月15日竖批:“一厂之内,必有忠信。其斯人之谓乎?愿调查以证之。尽管是一个工厂的事,此言虽小,可以见大。”横批:“请华主席,邓、李、汪副主席传阅。耀邦同志办理。”邓、李副主席画了圈,汪东兴写“同意叶副主席意见”。因华国锋主席出访东欧,故9月底批件才到上海。时任中组部长胡耀邦在笺上批示:“彭冲同志在京开会,王一平同志办理,将办理情况上报中央。”王一平批转时任上海市委常委秦昆:“抓紧办理。”9月30日,秦昆打电话给父亲:“国栋同志,你给叶帅的信批下来了,我正抓紧在办理,祝你过一个愉快的国庆节。”1979年1月10日沪复委007号文下发,推翻了强加给父亲的一切罪名。其恩师更高兴,即时赋七律以贺。事后才知,师生同案都关“上师大”地下室,恩师双眼几被打瞎。父亲平反后1984年提前七年申请离休。是夜,他耿耿难眠作《浪淘沙·离休》以为纪念: “不识少年愁,烽火神州。延河万里送清流。壮志满怀情激烈,跃马挥矛。白了少年头, 大业方遒。青山处处见新猷。莫道此身非我有,云鹤遨游。”

二、耕耘文坛 以诗聚友

父亲自小喜读书且记忆力极好,私塾期间打下良好国学基础。50年代,其受教于国学大师马茂元教授;遭诬陷时,和国学大家吴绍烈教授关在一起,使其才学更上一层楼。

1984年父亲与赵野亭等十人创立沪上最早“春申诗社”,任社长。诗社成立一周年之际,沪上数十名家何满子、苖力沉、石凌鹤、任政、伏文彦、曹简楼、刘小晴、王退斋等前来祝贺。众人吟诗作赋,精彩纷呈。此时父亲亦呈三首《思帝乡》纪念这一盛会,其中有“孺子牛,舒眉喜泪流。为赋中兴大业,聚吟俦。纷自挥毫摛彩,绘神州。 信步寻芳去,百花洲”。石凌鹤先生拍案叫绝,不顾手疾,挥毫书之。此事影响甚大,有人比之为当代“兰亭盛会”。

1986年,筹备成立上海诗词学会,父亲出任筹委会秘书长。同年端午,筹委会首次会议,要求众人创作诗词以示纪念。父亲文思泉涌,三十个平声韵一韵一首,一夜创作三十首七绝。骚坛泰斗施蛰存、周退密、陈锺浩等称奇,并写诗奉和。父亲在诗坛名声崛起,1987年1月上海诗词学会成立,他被推举任秘书长,负责学会具体工作。同年,中华诗词学会开了两次筹备会,父亲是两次会议均参加的上海唯一代表。为商议上海诗坛之事,父亲还请上海市老领导夏征农主持、召集了沪上名家王蘧常、朱屺瞻、谢稚柳、程十发、苏渊雷、应野平、刘旦宅、吴青霞、方增先、徐伯清诸公,正逢舒同先生来沪,共同聚会、议事于上海宾馆。常听父亲说:“这是一次难忘的盛会”。1987年5月31日至6月3日,中华诗词学会在北京政协礼堂成立,上海市代表夏征农被选为副会长,父亲被选为理事,1988年又被任命为《中华诗词年鉴》常务副主编。

1987年5月,父亲与陈以鸿、姚昆田等11人发起成立上海楹联学会,苏渊雷被推选为会长,父亲为常务副会长, 陈、姚等为副会长。苏老仙逝后,丁锡满出任会长,主持学会工作。

2000年,在鹰潭龙虎山举行了一次全国诗词楹联大会,各地名家应邀前往“论剑”。父亲比肩霍松林、蔡厚示等顶尖高手,获二等奖,也因此被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聘为顾问。其间,众家吟诗作赋,切磋交流。父亲应景作诗5首,此时,一诗人上前道:“尝闻鞠老有七步之才,能否露一下?”父亲答曰:“请出题。”诗友略思、出题,父亲边吟哦边挥毫,一首七绝跃然纸上。这下,轰动大厅,来宾纷纷上前索诗求字。当日,父亲似有神助,佳作纷呈。“ 论剑”结束, 父亲诗书双绝,声名大噪,诗友日多。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苏步青作嵌名联《书赠鞠国栋(醉菊)》:“醉客非无忧世句,菊花自有傲霜枝”;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为父亲出书《醉菊诗词》题写书名;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朱学范书父亲作七绝:“堪羡苍穹八月云,清秋幻化现阳春。一枝翻出百花果,锦绣乾坤赖更新。”均是对父亲人品和诗才的高度肯定。上海市文史馆馆员陆俨少诗评父亲:“季布平生重然诺,惟公道义接前修……”二人交情深厚、唱和颇多。陆老对父亲信任有加。有时给人作画托其转交,一旦父亲答应,他总要说:“那我就放心了。”上海市文史馆馆员田遨联评父亲:“侠气豪情,一诺风标同季布;菊朋砚友,半生功业重疁城。”田老九十岁,父亲撰寿联“卌年交往良师益友;九秩旅途峻节高风。”也是他对田老的真情写照。田老夫人苏醒,一代才女,父亲两次书其“孙”姓。首次,苏醒回书“我不姓孙本姓苏,先生记忆太模糊;尊称似我远非我,应罚先生酒一壶。”第二次苏醒回书“我本姓苏曾奉闻,这回又被姓成孙;莫非苏武牧羊后,又被册封弼马温。”此事说给病重中的父亲听,他笑出泪水的状态,足见他们的情谊和雅趣。

八十诞辰父亲作“抒怀”《五首》。一时师友唱和、赠书画者五十多人,亦见文坛众友对其的认同。王蘧常对父亲评价亦高,曾数次与其讲“郑逸梅先生与你是本家,你可与他相认,以你的为人和诗才,你俩会很亲近的”。郑老鞠姓后裔,其父早逝,随母姓。后因琐事多一直未有缘与郑老认本家,父亲常引为憾事。

1990年5月、2002年9月,父亲分别在海上名园“秋霞圃”、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诗词楹联墨迹展。全国骚坛大佬前往者众多,尤其是刘旦宅先生长达十分钟充满激情的真诚贺辞,给父亲极高褒奖,两人友情至深常有来往。在知刘老仙逝时父亲痛彻心扉,流泪写下挽联:“笔下诗坛,画传红楼仙子,骏马飞驰,一代大师辞世去;品高艺界,豪英同辈良朋,朱门无惧,八方好友哭灵前。”并写下六首悼诗,以寄哀思。

父亲辛勤耕耘文坛数十年,成绩斐然。计著有和编辑《醉菊诗词》《诗词曲通韵》等著作二十四部。 2004年,父亲被中国诗词楹联评审委员会评为:中华杰出诗词楹联艺术家。

三、资深票友 博雅多艺

父亲打小喜京剧,南下进沪,随身行李中就有一把京胡。上海梅兰芳艺术研究会会长史美恂发表于 《戏剧报》“幽菊夕阳更风流”一文中写:“鞠老喜拉京胡……有时跟着收音机拉,从不看谱,全凭记忆。一位山东汉子,居然钟情于梅派青衣、程派正旦、荀派花旦。《宇宙锋》《生死恨》《荒山泪》《春闺梦》《文姬归汉》《窦娥冤》《红娘》等优秀传统剧目,他都能拉能唱……音醇意切,颇具造诣……我为他朗风霁月之清标、博雅多艺之才情、脱俗陶公之高格、重诺季布之道义所折服。”

父亲创立并担任三个京剧社:环球京剧社、梅园京剧社、上海化工业余京剧社名誉社长,及上海梅兰芳艺术研究会顾问。“三社一会”在上海影响大,专业素养亦高,引来许多名人雅士,如:著名电影演员舒适、凌云,著名话剧导演陈西汀,著名京剧三伉俪:童祥苓、张南云;尤继舜、夏慧华;俞振飞、李蔷华,李蔷华儿子京剧演员关怀,还有王琴生、王熙春、张春秋、舒昌玉、毕谷云、孙美华等。“环球”社员翁思虹,在全国京剧比赛中获得金奖。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环球”两次在天蟾逸夫舞台演出均大获成功,93岁的名净王玉田,80多岁的名老旦孙文元二位老艺术家加盟,令观众大呼过瘾。其時,适逢梅兰芳、周信芳百岁冥诞,父亲撰一长联云“:七令高唱,声传中外,姿妙格清,《宋士杰》《文天祥》《打严嵩》《追韩信》《徐策跑城》《华容道》《明末遗恨》《海瑞罢官》成绝技;三系宗师,誉贯古今,人品纯正,《穆桂英》《梁红玉》《盗仙草》《抗金兵》《贵妃醉酒》《牡丹亭》《霸王别姬》《装疯修本》戏平生。”上句论周信芳,下句说梅兰芳, 均以八出名剧巧对,众人叫好!足见父亲对京剧之热爱与研究精深,俞振飞赞:“如此票友,全国屈指可数。”

四、回报桑梓 醉菊文苑

父亲活跃文坛数十年,收藏颇多。岁暮,乡情益浓,2015年携我赴山东,并授权我和山东省安丘市政府,签订“捐赠故乡博物馆千件艺术品合约”。其中名砚百方、古陶瓷五十件(经山东省博物馆专家鉴定:新石器时代一件;战国二件;汉十件;南北朝三件;隋一件;宋十二件;元六件;其他十五件)。名人书画,一百零一幅。名人信札,二百三十三封。父亲手卷二十七卷。出版著作二十四部。红木家具四十件。《四库全书》等一千另八十二册。为当地一时盛事。安丘市在著名景区青云山,用二十多亩土地,在112块巨石上雕琢受捐部分书画精品,并由中央文史馆馆员欧阳中石题字“醉菊石刻园”,成为山东全境唯一一个集当代名人诗词、楹联、书画为一体的教育基地。山东潍坊市政府特拍摄专题片全省播放,该市档案馆专程来沪为父亲建档。

上海是父亲工作、生活最久的第二故乡,如何服务于上海文化建设是父亲人生最后愿望。晚年全权委托我来实现宿愿。我用数年时间对父亲藏品、创作进行了整理研究、分析归类,2016年和上海静安环球园区合作建立了醉菊博物馆,藏品有:汉、晋、宋、明、清、民国至今各类艺术品二千多件。内容有:诗词、楹联、书画、信札、陶瓷、雕塑、砚台、杂件等,藏品中涉民国“南社”社员、中央和各省级文史馆馆员近百位。其中,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员达64位之多, 除文史馆本身外无出其右。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艺术价值,更对研究当代中国诗词、楹联、书画艺术的复兴、发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不可多得的一批艺术珍品。时任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宋妍观后赞“空前绝后”。时任上海市档案局局长(档案馆馆长)的朱纪华赞并书“诗词书画一流,文化名人一流,艺术水准一流,史料价值一流,醉菊风范一流”。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郝铁川观后赞并挥笔“文史群英荟萃,诗词书画四绝”。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博物馆研究员刘一闻赞:“了不起,民间竟有如此‘阳春白雪!这些都是珍品,且‘历久弥坚。”兴之所起,挥笔书鞠老《醉菊诗》十条屏。

五、醉心田园 菊隐江湖

父亲一直有“把文革后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师友们来往的诗词书画刻成碑,长留后世为社会服务”的心愿。因这段时间,艺术家们思想解放、心情愉悦,又无金钱考虑,创作出不少好作品。90年代初父亲游苏州“三山岛”只觉满目葱郁,山虽不高峻巍峨,却层峦叠嶂,远眺,山水一天,美极。其抒怀曰:“茫茫无际荻芦湾,十里青纱换玉颜。莫道满湖秋色老,一方清白映人间。”觉此处仙气缭绕, 有蓬莱之景,是实现心愿好去处。1995年起用自己积蓄、家中集资、学生借款,在岛上置田、筑屋、建碑廊,经十年努力,建成高二层的“凌波楼”,粉墙黛瓦。碑廊中竖碑152块,园中遍栽树木,松、柏、樟,郁郁苍苍。各类果树204棵。过堂,小径幽曲,院落宽阔,遍植花卉。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绿意盎然。著名诗人丁芒作散曲赞曰:“……太湖浪寄平生愿,悠然,蓬莱第,梦月如烟。”著名画家刘旦宅大赞,为碑园题“蓬莱第一”并画“陶潜捧菊图”以贺。是日,刘老拒酒,父亲大为惊讶。因一次与苏渊雷、何满子、刘旦宅论酒时,苏老说自己是“酒仙”,何老马上报自己是“酒奴”,刘老抢报是“酒圣”后即说“:鞠老你吃亏了,只剩雅号‘酒鬼了”,引友大笑。后知刘老画前不喝酒。

1996年初,父親拜访周谷城汇报了碑廊建设情况并随带自书诗。周老听、看后赞:“好!诗书亦佳”,并为题“醉菊诗词碑廊”,没想到周老当年11月16日去世。其时,父亲随南方诗人采风团在西北采访,未能参加追悼会。写了一首“千秋岁”祭于周老灵前:“虚怀若谷,巨著存风骨。苍天竟把奇才夺。荧屏惊噩耗,谛视犹疑错。今春节,公还为我题诗页。开卷诵遗作,謦欬还如昨。文章事,总评说。而今丧巨擘,学子悲声咽。风雨过,文坛永照千秋月。”父亲向往田园生活,钟情湖光山色,同道络绎,把酒唱和,悠然自得,闲时与村民课晴雨、话桑麻,对慕名而来者, 讲解诗词文化。其间,作长诗《醉菊歌》反映了岛上生活。著名书画家刘旦宅、刘一闻、韩传基先生为父亲挥笔书写了此歌。苏州市电视总台,曾以三山岛为主要背景拍摄了父亲七十年风雨历程的专题片《菊隐江湖》,获江苏省12年影视“金凤凰奖”最高奖“一等奖”。

猜你喜欢
诗词
诗词里的节日
毛泽东诗词抄录(书法)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家庭“诗词大会”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猜诗词
春蚕丝尽便会死吗
诗词虽火但也不能绑架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