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2018-09-29 19:49
世纪 2018年5期
关键词:文汇报见证者中文系

编者按: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中华民族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经过40年的筚路蓝缕,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努力,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40年的沧桑巨变,40年的光辉历程,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梦想与坚强。

本刊自2018年第一期起,开辟“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栏,邀请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以“亲历者”“见证者”身份,多视角多领域全面回顾总结这场历史性变革如何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坚信这必将鼓舞全国人民決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决心和勇气。

1978年8月, 24岁的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卢新华因《文汇报》整版发表其小说《伤痕》而一举成名,小说《伤痕》发表后引发了巨大轰动。“伤痕文学”一词也成为20世纪后半期反思和追溯“文革”记忆的文学思潮的代名词,反复被当代文学史提及。

关于《伤痕》得以最终在《文汇报》刊发的前因后果,正如卢新华本人所归纳的“众缘成就”,囿于各种原因,这一事件的数位见证者对相关细节回忆不尽相同。尽管如此,历史的真相终究会在诸多当事人的回忆建构中廓清迷雾而逐渐清晰。

今年正值《伤痕》发表40周年,本刊特邀当年因在复旦中文系墙报上看到学弟卢新华的小说感同身受而将其推荐给《文汇报》资深记者钟锡知的孙小琪女士撰文,回忆其促成小说《伤痕》在《文汇报》发表的心路历程。孙小琪其时是复旦大学中文系三年级学生,1978年毕业留校后任新生指导员、助教,曾任《现代家庭》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猜你喜欢
文汇报见证者中文系
中文系何为?
读中文系的人
读中文系的人
中俄友谊的见证者
移动
Chopard萧邦 红毯星光的见证者
德国:在历史教学中引入“时代见证者”
黄振东作品
青年革命诗抄/怒斥《文汇报》读3月25日《文汇报》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