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泉遗韵 吉金风采

2018-10-09 03:26李芳娟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3期
关键词:古钱币书法艺术

李芳娟

摘 要:钱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从古至今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的古钱币文字几乎涵盖了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所有书体。文章通过对我国各朝代钱币文字的分析辨识,梳理了我国文字的演变过程,彰显了我国书法艺术的精髓。

关键词:古钱币;文字演变;书法艺术

钱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从古至今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我国的古钱币文字几乎涵盖了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所有书体,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以及篆书的变体如悬针篆、薤叶篆、玉箸篆、九叠篆,还有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瘦金书。纵观我国钱币文字的发展轨迹,也大体上反映了我国文字的演变过程。可以说中国文字和中国古钱币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有些古钱币上的文字由皇帝御笔亲书,有的由著名书法家撰写,这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字的演变和欣赏名家书法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1 先秦钱币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价值形态的不断演变,到夏商时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海贝。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这是我国最早的金属铸币。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货币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货币无论形制、铸造工艺、流通区域都有一个飞跃的发展。青铜铸币开始形成,不同的生产方式产生了不同的货币形态,布币、刀币、圜钱、楚币在不同的区域流通。大部分刀币、布币、圜钱上的文字是用刀先在陶范上锲刻的,然后翻铸成币文。因一范铸一钱,故钱文变化无常。但依然可以看出刀锋的痕迹,笔画以横、直、斜线为主,弧线和曲线相辅,一刀刻成。文字前后贯通,生动自然,古厚之气浓烈(图1~图4)。

甲骨文是殷商时期通行的字体,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由于钱币文字的滞后性,商周时期的贝币没有文字,到春秋战国时期钱币逐步开始记有文字。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文字在一步一步衍变和发展。有的币文如日、月、山、羊、安、武、川、甘等,都是再现甲骨文的象形字或会意字。这也说明了汉字的起源是观天地之象、察鸟兽之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金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与甲骨文相比,笔画更圆润浑实,不像甲骨文那样纤细瘦削。

先秦的钱币形制各异,单位轻重不一,钱文复杂,多记天干、地支、天象、事物、城邑、地名、数字等。钱文多出匠人之手,与甲骨文、金文相似,皆属大篆,随范刻就,不刻意追求艺术效果,显得明快质朴。

2 秦汉钱币

2.1 半两

秦国统一六国后,在统一文字、度量衡的同时,也统一了货币,规定以黄金为上币、方孔圆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秦半两与实重相符,是当时全国唯一通行的法定货币。从此方孔圆形的铜钱在中国保持了两千多年,直至近代才被机制铜圆取代。

秦代是重要的汉字转变时期,可以说是个分界线。在秦国统一六国前,同行文字繁杂,很不规范。秦国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车同轨,书同文”,由丞相李斯普及小篆,小篆成为官方文字。文字的统一为书法艺术的成熟奠定了基础。据传小篆秦半两钱为李斯所创,币文整体布局严谨,文字笔画刚健有力,具有动静结合的均衡美。半两钱分为先秦半两、秦半两和汉半两。

先秦半两(图5)的“半”字下横画与“两”字横画均较短,“两”字中间“人”字都带有较长的竖笔。钱文高突,略呈起伏,笔画狭长略带弧形。

秦半两(图6)币文不及先秦高挺,字体呈方形。“半”字下横画与“两”字横画均较长,“两”字中间“人”字竖笔渐短,出现连山式。

汉半两(图7)币文字体扁平而短。“两”字多为“双人两”“连山两”和“十字两”。有的“两”字的中竖与上横不连,相连的极罕见,称为“有颈半两”。

2.2 五铢

五铢钱始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钱币轻重合宜、制造精良,改变了汉朝初期货币混乱的现象,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五铢钱从汉武帝起,历经西汉、新莽、东汉、魏、晉、南北朝到隋共七百多年。

西汉五铢钱(图8)始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汉武帝诏令各郡国铸行五铢钱,称为“郡国五铢”,又叫“元狩五铢”。钱文为小篆,“五铢”二字字体早、中、晚三期各有不同。一般“五”字交笔由斜直到弯曲;“铢”字的“金”字头较小,仿佛一箭镞;“朱”字头呈方折型。

东汉时期五铢钱有建武五铢钱(图9)、四出五铢钱(图10)等。建武五铢钱制作精致,文字书体规范。“五铢”二字宽肥圆柔,笔画较粗且浅。面文“五”字交笔弯曲,上下两横不出来。“铢”字“金”字头呈三角形,比西汉五铢金字旁大,“金”字四点较长。“朱”字头圆折,中间直笔,两端较细。四出五铢钱为汉灵帝所铸,所谓“四出”是指从钱币穿孔的四角向外引出四道斜线直达外郭。

2.3 新莽钱币

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政权。他托古改制,在其当政期间大的币制改革就有四次,铸币六种二十八品,推行主、辅币相结合的“宝货制”。这在世界制币史上是一次破天荒的制度,致使当时币制混乱。王莽的币制改革虽失败,但铸币艺术却达到了历代钱币的一个高峰。王莽钱版别虽多,但造型美观、材质优良、钱文考究。

一刀平五千刀币(图11)铸工精良,造型丰满笃实,形体厚重,上环如钱,身形如刀。刀面有篆书“平五千”三字,意为值五千枚五株钱。环面用黄金错成篆书“一刀”二字,故名“金错刀”。币文规整匀称,书意隽永。

货布(图12)上“货布”二字舒展雅致,上密下疏,字型狭长,收笔尖锐如悬针,在书法上具有多样变化的美感,后人称这种字体为“悬针篆”。

货泉(图13)上“泉”字中间一竖中断,钱文布局匀称,笔画细挺,笔势舒展,俊美绝伦。如此细小的篆字用毛笔书写已属不易,刻在钱范上更显书写、篆刻功力深厚。

3 魏晋南北朝钱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如同那时的政权纷乱一样,没有统一的货币,是中国货币制度衰落、混乱的时期,也是币值从记重钱到年号钱的过渡期,还是钱文从篆书演变为隶书、楷书的时期。

隶书在钱文上的出现,最早是东晋十六国时期。成汉李寿汉兴年间铸汉兴钱(图14),它不仅是我国年号钱的发端,而且是我国第一款只用隶书书写钱文的钱币,是钱文篆书变为隶书的先例。秦汉以前的钱币,包括两汉时期铸造的半两钱、五铢钱,钱文仍是篆书。三国时期的太平百钱虽然出现隶书钱文,但仍以篆、隶两体为文,且隶中仍含篆意。直至汉兴钱,无论是直汉兴、横汉兴,钱文均为隶书。

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铸造的孝建四铢钱(图15),钱文以薤叶篆书写,起笔尖,收笔锐,圆弧过渡。“孝建”二字笔画纤细秀丽,飘逸自如,宛如薤叶。

北周通用的布泉、永通万国钱和五行大布(图16),钱文都以玉箸篆书写,笔画浑厚有力、婉圆流畅、俊逸绮丽,有“篆发绝工,六朝之冠”美誉。

南朝陈宣帝铸太货六铢钱(图17),钱型工整,制作精美。钱币上的篆文匀称清晰,笔力遒劲,“六”字像一个双手叉腰的人。

南北朝是我国钱币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从秦到南北朝,钱文多用篆书,而南北朝以后则多用隶书和楷书。

4 隋唐五代十国钱币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南北朝长期分裂的局面。隋文帝下令将形文各异的钱币统一为五铢钱。

隋五铢钱(图18)大多铜质较好,制作规整,外廓宽平。有的“铢”字“金”首三角内斜,“朱”首方折。“五”字交叉两笔较直,和穿孔的右郭相连,像一个“凶”字。

开元通宝(图19)是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621)所铸,钱文意为开辟新纪元的通行宝货,它并非为年号钱。从此,钱币不再以重量命名而用“通宝”命名,这是我国方孔圆钱的一次重要改革。开元通宝钱重一两,我国币制中的一两十钱制由此起源。《旧唐书·食货志》载:“开元钱之文,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时称其工。”唐初书法家欧陽洵书写的八分书“开元通宝”法度森严,结体端正古朴,钱文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于平正中见险劲,于规矩中见飘逸。

乾封泉宝(图20)是最早使用楷书的钱币,为唐高宗李治于乾封元年(666)铸行,也是唐代第一枚年号钱。

五代南唐的开元通宝、唐国通宝(图21)是书法家徐铉用篆、楷两体所书。其篆书币文细长巧丽,浑重工整;楷书币文瘦劲雄强、布局完美。篆书、楷书珠联璧合,堪称天地杰作。

5 宋元钱币

宋代是我国钱文书法发展的巅峰时期。自宋代始,皇帝凡改元,必铸年号钱。钱文篆、隶、真、行、草都有,并推行对钱制度,不同书体铸同一文钱,或真篆配对,或行篆配对,或隶篆配对。宋代钱币以铸量众多、书体最全列历代钱币之冠,书体又以皇帝御书闻名于世。

淳化元宝(图22)、至道元宝(图23)是宋太宗用真、行、草三体亲笔书写的御书钱。一种年号钱有三种书体,此为宋太宗首创。宋太宗的真书结体坚实,意态天成;行书如行云流水、隽永流畅;草书如金蛇狂舞、神采飞动。米芾曾评其书法“真造八法,草入三味,行书无对,飞白入神”。

元丰通宝(图24)币文为隶书,相传为著名书法家苏东坡所书。其书法稳健独到,肉丰骨劲。故后人也将隶体元丰通宝称作“东坡元丰”。

元祐通宝(图25)币文为行书,相传是司马光题写。钱文飘逸潇洒,跌宕起伏。

九叠篆一般用于官方的印玺。由于该篆文复杂难读,一般很少使用。皇宋通宝(图26)的九叠篆文,笔画反复折叠,线条匀称,屈曲层叠,非常巧妙。

宋徽宗御书瘦金体钱文大观通宝(图27)在历代钱币中堪称魁首。据《书史会录》记载:“宋徽宗行、草、正书,笔势劲逸,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意度天成,非可形迹求也。”由赵佶亲笔御书的崇宁通宝、大观通宝和宣和通宝,其上的钱文结构疏朗俊逸,笔法刚劲清瘦,形如屈铁断金,匠心独具,堪称艺术精品。近代泉币鉴赏家张可中先生给瘦金体钱以极高的评价,称徽宗御书钱“范各一体,体各一态。或如美女簪花,自然窈窕;或如天孙织锦,文彩斑斓。若宣和、政和、大观、崇宁、圣宋、重和等,莫不骨秀格清,令人意远。吾人收罗此泉数百种,陈览于绿窗绮几之间,直无异展开一部瘦金字帖也”。

南宋淳熙七年(1180),取消对钱,宋钱钱文的书法逐渐统一为宋体字,此后的钱文一般采用楷书。

金章宗泰和年间铸造的泰和重宝(图28),币文是金代书法家党怀英所写玉箸篆。币文结构峻整,笔法圆润,气势凝重,令人赞叹不已。

元朝以纸币为基本货币制度,钱币艺术进入一个萧条期。钱币文字有汉文楷书和八思巴文两种。元朝周伯琦书写楷书至正之宝(图29),币文苍劲古朴,功力精湛。

6 明清钱币

明清两代,纸币被大量使用,白银广泛流通,铜钱沦落为贱金属,铸量逐步走向衰落,钱币书法艺术也渐渐被冷落。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随着先进制币技术的引进,传统铸币技术走向末日,与此相联系的钱币书法艺术也终于走到了尽头。明清时期的钱币多为楷书,明中叶到清初,钱文由匠人书写,多不足观。

至清咸丰时,戴熙书写咸丰通宝(图30),币文极其精湛,在清代钱币中鹤立鸡群。币文虽为楷书,却有行书笔意,静中有飞动之势,生龙活虎。“通”字“甬”的上部和“咸”的撇划很是灵动。横细竖粗搭配和谐,币文横画多,但笔笔偃仰有致,无一雷同。尤其“咸”字一钩如拉弦之弓,十分夺目。

纵观钱币发展史,文字与钱币的发展密切相关、形影不离,中国古钱是古代文字、书法艺术的综合展现,体现了中国文字的演变进程。历史上书法大家的手笔有多少能保存至今,又有多少人能见到他们的真迹呢?古钱上的文字却保留了历代书法艺术的神韵,让我们在小小方圆之地大饱眼福、陶冶情操,享受书法艺术的饕餮盛宴。

参考文献

[1]唐石父.中国古钱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戴志强,戴越.古钱文字[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

[3]丁福宝,马定祥.历代古钱图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4]杨仁恺.中国书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古钱币书法艺术
识破“套牌币”
小小数迷泽西之是赚还是赔?
浅谈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古钱币被窃案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欧阳中石:中国书法艺术生命无限
气酣势畅 沉雄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