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九大”精神指引学校改革发展(上)

2018-10-10 11:13叶银忠
上海城市管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十九大产教融合

摘要:办好更满意的教育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这就要求在办学实践中,应始终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一个价值追求,具体来说,要把关注学生的满意度、家长的满意度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提高办学质量与水平的一个重要考量,作为建设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重要指标。学校人才培养要牢牢抓住立德树人根本点,形成“知识、能力、综合素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个人才培养体系应当具有“理论教学与实践并举、课堂教学与课外(第二课堂)实训互补、校内学习与企业和社会实践相互融通”的特征。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育强国;产教融合;技能型人才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8.05.003

编者按:

2018年3月22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院长叶银忠教授在学校中层领导干部培训班上做了一个专题讲座,讲座围绕十九大报告,就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内涵式发展,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等内容做了一个全景式的阐述,并且谈了如何深化改革,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院校的目标、思路、路径和举措。

本刊编辑就讲座中一些重要内容,请叶院长做了一些具体解释。

教育强国、教育现代化、人民满意的教育

本刊编辑:教育,国之根本。这话说了有一个多世纪了。这次党的十九大报告着重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去审视,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些话的深刻涵义?

叶银忠: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教育是基础性工程,国家强必然要求教育强,所以建设教育强国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战略。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40年,我们中国大陆的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人才,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还极大提高了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但在进步的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所以,辦好更满意的教育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这就要求在办学实践中,应始终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一个价值追求。具体来说,要把关注学生的满意度、家长的满意度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提高办学质量与水平的一个重要考量,作为建设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重要指标。

目前我国已是教育大国,“大”主要体现在规模上,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世界第一,职业教育的规模同样居世界首位,但规模大并不等于强,“强”,关键还是需体现在实力和水平上。所以,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还得在水平和实力上下功夫。

本刊编辑:我国的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大而不强”是一个瓶颈,教育界在这方面的攻关可谓是不遗余力。如果具体到我们上海,或者说本校,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叶银忠:我们上海的职业高等教育不够强大,是相对于江、浙、粤等地区相比较而言,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主客观因素,所以非三言两语所能说清。如果说到本校,客观而言,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归纳一下,主要有三点:

首先,在上海公办的高职院校中,虽然我校的规模最大,但就像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职业高等教育相比较一样,“大而未强”也是我们本校的现状,主要是表现在综合竞争力处在本市不少同类高校之后。最近有个机构发布了全国高职院校2017年排行榜,在全国1 300多所高职中,上海排名最高的两所院校分别是工艺美院和版专,位次分别为第80和第160。我校2016年刚刚合并组建,或许因为这个原因未被排名者列入观察对象。但如果参与排名会处在什么位置,大家是要共同观察和思考的。当然,社会上对高校进行排名的机构很多,标准参差不齐,我们办学不能由排名机构来主导,被它们牵着鼻子走,但作为一个参考,可以提示我们看到与工艺美院、版专等学校之间的差距。

其次,在基础教学条件方面:本校的教室普遍比较陈旧,能支撑教学的手段也较单一化,信息化技术进课堂装备严重短缺,制约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训室短缺与过剩并存,代表技术和工艺最新发展水平的实训装备短缺,学生集中实训时工位数、台/套数不足,这在部分专业还表现得很突出,同时在非实训教学时间设备闲置普遍存在。学校的信息化水平,无论在教学、管理还是在服务方面欠账都相当严重。

最后,办学理念、教师队伍的现代化也不容忽视,例如,学校的教室基本都装备了多媒体设备,但大多数只发挥了播放PPT的作用,教学功能并未充分发挥,这与教学理念有关。要实现教育现代化,非常重要的是教师队伍要做到现代化,但现状是大家对职业院校教师职责的认识普遍还比较片面,对世界上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缺少充分的了解。所以,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作为新时代高职院校的教师应有的角色和职责,这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至关重要。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本刊编辑:众所周知,欧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较我们要相对成熟和完善,教育界有专家学者把这提升到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了“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您对这一提法怎么看?

叶银忠: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现代”一词,意味着职业教育要走现代化之路,要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相适应。

实际上,早在2014年6月北京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習近平总书记就作出重要指示:“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当时李克强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不仅要围绕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要求和扶贫攻坚需要,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让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进入劳动大军,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在全国职教会议前后,国务院曾出台了好几个规划和意见,这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综合改革顶层设计,开辟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空间。

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明确了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把已初步建立起来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向“完善”。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到“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再到“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清晰地表明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蓝图的进程。

本刊编辑:从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角度来看,您觉得应该怎样去认识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

叶银忠:首先,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显著增强,政策引领和顶层设计更加精准有力,目的就是要切实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

其次,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在步步前进,历经多年的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已经基本构建而成,今后的任务是重在完善。

再次,职业教育和培训并列提出,表明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已经成为一项战略举措。作为职业院校,我们既要重视学历教育,也要做好职业培训,更好地履行学校的社会职能。

最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也是主要抓手,要作为办学的特色和命脉牢牢把握好。《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把产教融合从职业教育延伸到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包括“双一流”建设也要致力于产教融合,让企业和教育不仅仅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上双轨运行,还要加深融合、协同创新、协同育人。这个文件可说是释放出了极大的政策红利,给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机遇,一些长期存在的体制性障碍开始解冻破冰,企业作为重要主体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本刊编辑:您刚才说的“现代”一词,意味着职业教育要走现代化之路,要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相适应。这从字面上比较容易理解,但落实到具体实际工作中,应该如何去展示和消化?

叶银忠:我想用几张图表做诠释,这样比较直观一些。

图1是来自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表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组成、框架和特点。

我认为其主要特点,一是体系内相互衔接、贯通,职业教育要注重往高端人才延伸;二是与普通教育、终身教育有交集和互通;三是对外要紧密对接人力资源市场,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四是以“五大对接”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后来又有人加了第六个对接:专业标准与行业)需求。如果再考虑到专业标准和行业需求,这五大对接综合起来就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图2)。

如果说国家规划要顾及地域差异比较宏观,那么上海的规划则更加具体。上海的目标是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图3),要构建职业教育各学段衔接贯通的体系(图4),共六种培养模式、十条通道,不仅涵盖各层级的教育通道,而且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融入到各种培养模式、每条上升通道之中。

本刊编辑:我们学校在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工作需要尽快落实?

叶银忠:我们在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上已经做出了很多的努力,现在的中高职贯通涉及10个专业14个中职校,招生人数占全市约七分之一;高本贯通是上海首批试点,今年与食品相关的专业正在全力以赴。

开展高本贯通的意义不是简单地增强招生的广告效应、招收更好的生源,开展高本贯通,而是让我们更多地接触到应用本科教育,这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为了促进我们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培养出更高质量的职业人才。

我们要带着思考和研究来开展教育改革和实践。必须考虑这样的问题:中高职贯通模式实施几年,培养成效如何,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我们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给其他未试点的专业带来了哪些积极的影响?我校今年的工作要点中特地增加了一条:要总结这方面的工作经验,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要牢牢把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既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也是壮大发展学校的必由之路。要以此为抓手,深化专业建设,从区域和行业的发展需求中找准切入点、创新点和增长点,制定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固然有政府的主导、企业对人才培养重要主体地位的落实,学校也必须有自身的责任。我们要以“抓大不放小、做小要见大”为原则,着力发展与代表了产业界最先进技术和管理的龙头企业、领先企业的合作关系,找准与企业利益或目标结合点,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合作。同时,着力巩固并发展与一大批中小企业的传统合作关系。

再谈人才培养

本刊编辑:高等院校所有的社会功能中,最主要的一项即培养人才,这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但是对人才的衡定标准,就需求而言,各国有着自己的解释。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和落实?

叶银忠:首先我想强调一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三者是有机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道理很简单:没有知识,形不成专业技能;仅有知识也不能自动形成技能;没有技能,做不到创新;有了技能,未必就能创新。

知识传授无疑是大学的重要职责。“知识型”不仅指专业知识,还包括做人做事的知识,如人文、自然和社会科学知识。要辩证地看待“知识”。培养学生,不注重傳授知识当然不对,只传授知识也不对。在知识爆炸、知识获取进入全方位多途径的时代,“知识”不简单地等同于“力量”。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应当始终把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而不是掌握专业知识,放在首要位置。大学教育的价值不是学习很多事实,而是训练大脑学会思考。”能够获取有效的知识、能够创造新的知识、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等同于力量。

产业结构的变化调整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表1),来自人才市场的调查印证了这个观点。现在许多公司都面对一个困惑——大学生新入职,面对实际问题,往往缺乏创造、构建、推动发展的实际能力。因此,大学需要进一步加强能力培养。这就引出了以“能力培养”为关注点的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如何适应人才标准的变化?不同类型的高校有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图5)。我们追求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特别是一线操作能力,但人们普遍认为“高职学生上手快、本科学生后劲足”。在职业变动相当快速频繁的时代,我们是否满足于培养的学生只是“上手快”,但过几年就落伍?“不满足”是对的,教育的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正如纽约市立大学教授凯西 N.戴维森所说的,“今天的小学生中有65%的孩子最终可能会从事尚未出现的工作”,今天的大学生未来几乎都要面对老职业的消失或要求产生变化,以及新职业的出现。对一线技术技能人才,要求的不只是重复性、操作性的“蓝领”,更需要动脑、设计、决策、自主,也就是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的“灰领”。我们要考虑培养的学生如何才能适应未来职场的变化,也就是要以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所以,我校在学院章程中指出,我们要培养具有实践、创新和发展能力的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

思科、英特尔和微软公司于2008年1月合作发起了“21世纪技能评估与教学”(英语缩写ATC21S)项目,动员国际教育、政治和商业团体帮助改变21世纪技能的教学、学习和评价。2009年,ATC21S组织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50名研究人员,建立了五个工作组,定义适应21世纪的技能、方法论问题、技术问题、教师和形成性评估、政策框架和新评估(图6)。经过4年研究,ATC21S认为面向21世纪,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包括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工作工具和生活方式四个方面,并列出了具体的子项,主要的有:创造与创新、关键思考、解决问题和决策、元认知(自我学习过程的认知),沟通交流、团队合作,获取信息和信息技术应用,公民素质、职场内外的生活方式、个人及社会责任感(包括文化意识和竞争力)。抛开具体的专业,这些可视为“能力”的共性要求。

与此同时,必须注意到,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我们对用人单位的调研表明,企业家毫无例外都把学生的品德放在第一位,他们希望学校培养出“心好、脑好、手好”的“三好”学生,即品行好、有知识、能动手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学校人才培养要牢牢抓住立德树人根本点,形成“知识、能力、综合素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个人才培养体系应当具有“理论教学与实践并举、课堂教学与课外(第二课堂)实训互补、校内学习与企业和社会实践相互融通”的特征。

本刊编辑:您怎么看待创新型教育?

叶银忠:我先说明三点:一是高等教育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实践正在深化。从“卓越计划”到“新工科”,想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钱学森之问”。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随后教育部开展“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去年启动“新工科”建设,“双创”扩展成为“创意、创新、创业”教育。

二是创新创业教育总体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依然处在初级阶段。原因之一是目前基本上在做加法和补充,把创新创业教育单独作为一项任务。这在短期内可以明显收效,但长远看远远不够。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方面全过程,要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上下功夫,也要在第二课堂上下功夫。我校现在也处在这个起步、初步阶段。今后要继续深化,要像“课程思政”改革那样,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和教学过程。

三是要抓住关键点。创新创业教育的主旨依然是“教育”,并且带有综合性和跨学科专业的特点,所以需要相应的教学体系来支撑。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求大量学生在校期间去创业,更不是单纯地开网店;不是简单希望学生创个人之业,而是要关注参与创国家和人民的大业。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教会学生技术、商务,合作、竞争,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创新创业教育既是共性教育,如人格教育和品行养成,同时又是个性化教育。有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是大学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大学所培养的校友质量,也间接决定了大学未来的声誉和竞争力。

从创新创业的内在要求来看,目前我们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还不少。Tony Wagner在其论文“Calling All Innovators”(2012)中指出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面临五大矛盾:(1)团队合作与个人业绩的矛盾——创新创业要求团队合作,但目前我们的教学还偏重于考核学生个人的学习业绩,同学之间存在更多的竞争关系而不是合作关系。(2)多领域学习与专业化教育的矛盾——创新创业要求跨多个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而现行的教育过程还是以专业为单元组织开展的。(3)试错式学习与避险式学习的矛盾——任何创新创业在获得成功之前都经历过多次的失败或挫折,从自己的失败和挫折中学习成长符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而现行的以“一考定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客观上会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规避潜在的失败和风险。(4)创造与消费的矛盾——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不但是知识的吸收(消费)者,同时也是知识的创造者。(5)内因激发与外因驱动的矛盾——创新创业人才的共同点是对其关注的问题具有内在的执着和追求,而外因驱动则正好相反。

解决上述矛盾意味着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和贡献,为此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对我校来说,当前还要大力倡导开展学生的信心教育和成功教育。

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本刊编辑:谈到人才培养,自然而然要引申到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我们学校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体现在哪些具体的措施和方针上?

叶银忠:我校提出把“劳模与工匠精神”作为人才培养的特征和要求,我们依托与市总工会的合作成立了劳模(工匠)精神教育中心,聘请了20多位劳模工匠作为兼职教授。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劳模精神讲究“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工匠精神讲究“执着专注,精益求精,止于至善,追求卓越”。这些精神在技术传承、品牌打造、精品制造、岗位创新中都极为重要。我们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都要追求这样的目标。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践行,如何把正确的理念有效实施并且坚持下去,真正形成我校的办学特色。

我这里特别强调两点:

一是要把劳模(工匠)精神形成系列教材,列入教学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设置相应的模块,每个学生都要接受相应的课程学习,还要改变考核评价方式,实施多元评价。不能一讲到考核就只是卷面式考试或考查,要把交流汇报、论文或课程小结等引入学习评价。

二是劳模(工匠)精神培育从根本上讲是职业素养和个人品行的培养,要追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式地熏陶培养学生。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不只是专任教师的工作任务了,与全校每个人都密切相关,真正做到全员育人。例如,劳模精神讲“甘于奉献”,如果学生接触到的干部和老师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学校利益漠不关心,会极大地冲击淡化课堂教学的正能量。“工匠精神”讲究“精益求精”,追求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这就要求全校都能树立起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精神。有人说,学生到某所学校上大学 ,等于放到一个染缸中染了一遍,他一生中都会带着这个学校特有的印记。那么,我们要给学生染上的是什么色彩,这个问题我们都要思考。

不久前,学校正式发布了“立德、立人、立业”校训。校训不仅是对学生的训示和要求,也是对老师的训示和要求,我们全体干部首先要做到。(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叶治安

猜你喜欢
技能型人才十九大产教融合
“十九大”行情拉开序幕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为“十九大”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西安高职旅游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谈高校动画专业将理论引向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从人力资源需求的视觉浅谈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