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支持行为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

2018-10-11 07:55王富百慧王元超谭芷晔
中国体育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达标率同伴陪伴

王富百慧,王元超,谭芷晔



同伴支持行为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

王富百慧1,王元超2,谭芷晔2

1.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61; 2.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北京 100872

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现象日益受到重视,人际关系提供的社会支持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青少年的身体活动。同伴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社会化情境。利用2016年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状况调查数据,对同伴支持行为与青少年身体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发现,同伴陪伴与融合、信息指导的支持行为对青少年身体活动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因年龄、运动能力及家庭经济背景的差异,同伴支持行为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机制有所不同。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引导和改善同伴关系可能会对其身体活动有促进作用。家庭、学校、社会环境都可能会对积极同伴关系的稳定产生影响,并间接干扰身体活动,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逐步探索。

同伴关系;身体活动;青少年;影响机制

1 问题的提出

2010年,WHO在《关于身体活动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议》中指出,缺乏身体活动已成为全球范围死亡的第4位主要危险因素,而中到大强度的身体活动可以有效增进青少年心肺、肌肉和骨骼健康,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39]。青少年时期是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最近30年的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呈现下降趋势,其根本原因是缺乏体育锻炼[1],而积极的体育参与和规律的身体活动被视为最适宜青少年的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当下以及未来的健康问题[29]。

作为社会化的关键要素,人际关系可以通过提供社会支持帮助人们习得健康促进行为的社会规范[4,15]。作为社会支持的提供者,家庭、学校和同伴在与青少年直接或间接的互动过程中,会为其身体活动带来不同的影响[37]。生命历程的早期阶段,家庭被认为是社会化的主要媒介,父母是影响子女身体活动的重要因素[17]。但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与朋友相处的时间更长、互动更多、接触的更为亲密,同伴关系在身体活动参与中的作用逐渐增强[11,12,31],更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身体活动[36]。

同伴关系相关理论常用于解释对青少年认知、心理和情感发展的影响,早期同伴健康行为更加关注参与风险[32],认为社会行为的认知和习得受到互动经验的影响[28],同伴之间的健康行为具有较强的相似性[13,26,27]。但研究发现,健康的同伴关系可以规避风险,为青少年身心发展提供独特的社会支持环境[14],同伴之间通过互相模仿、感染、鼓励等方式学习技能、发展社会认知和社交能力[22,28]。倾向于和朋友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并在相处过程中感知到积极关系的青少年,往往表现出更强的感知能力、自我认同、愉悦感、成就感、自主参与动机以及较低的运动压力[34]。较为活跃的身体活动不仅可以增强青少年的自尊[7],更能将促进身体机能提升的作用扩展到成年期[6]。

与国外研究进展相比,我国关于同伴关系对青少年身体活动影响的具体路径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将着重探讨同伴支持行为对我国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

2 理论综述与研究假设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路径基本可以总结为正向和负向两种模式,当朋友对其身体活动产生影响时,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影响可能共同发生。正向的同伴关系主要指同伴为参与身体活动的青少年提供支持,包括融合与陪伴(如共同参加体育活动)、情感支持(如鼓励行为)、信息指导、器械支持等[36]。研究者发现,有同伴或亲近朋友陪伴的情况下,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的可能性更高[30],同伴的鼓励与青少年参与身体活动之间存在积极的关系[21],来自朋友的支持可以鼓励身体活动的发生[16]。

负向的同伴关系主要指同伴的伤害行为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不利影响。伤害行为的直接表现形式是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在体育锻炼中发生身体上的暴力行为,或被嘲笑、被讽刺、受到批评等,不仅会减少参与乐趣,还会降低体育参与的程度[10,20]。学校体育活动中同伴的直接伤害,尤其是来自异性的批评,对青少年未来的校内体育活动都有显著的负面影响[21]。对这个阶段的青少年而言,他们关注的是同伴的评价,更可能将来自同龄人的伤害归结为自身的内在原因,比如自己身体活动能力较差。

由于本研究仅关注同伴支持行为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因此,仅对同伴关系正向路径中的融合与陪伴、信息指导两类支持进行检验,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1:同伴之间的陪伴与融合行为对青少年身体活动具有显著正影响。

研究假设2:同伴之间的信息指导对青少年身体活动具有显著正影响。

同伴关系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还应考虑群体差异。以往研究表明,虽然家庭是影响青少年身体活动的重要因素,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朋友相处的时间日益增加,同伴在其生活方式选择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19]。从家庭和同伴对身体活动影响的此消彼长的过程来看,同伴关系对身体活动的影响并非一蹴而就,可能存在伴随年龄的增长影响程度逐渐增强的过程。由此提出研究假设3。

研究假设3:同伴支持行为对不同年级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程度不同,年级越高正向影响越明显。

以往研究表明,活跃的身体活动可以增强青少年的自尊[7]。不同运动能力的青少年在与同伴共同进行身体活动时的自尊水平可能不同。运动能力强者更容易在同伴活动中获得自我效能感,更易接受同伴行为的影响。而运动能力较弱者,可能因自身原因在运动中较难获得自我效能感,甚至感到自卑或受到伤害,使得同伴间对增强身体活动的支持行为难以发挥作用,转化为消极的伤害行为。因此提出研究假设4。

研究假设4:同伴支持行为对不同运动能力者身体活动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运动能力越好,正向影响越明显。

此外,青少年身体活动通常存在家庭阶层的差异,西方社会早已形成相对稳定的阶层生活方式,认为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方式是可辨别的,它的形成源于阶层群体自身的习惯和喜好,受到个体和结构双重因素的影响,是区隔社会阶层的重要参考依据。家庭被认为是子女早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父母提供的经济环境和共同建构的文化氛围决定了子女身体活动习惯的形成[38],并通过角色楷模、经验诠释和经验提供影响子女的运动观念和健康行为。因此提出研究假设5。

研究假设5:同伴支持行为对不同家庭经济背景的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家庭经济条件越好,正向影响越明显。

3 研究设计

3.1 数据来源

2016年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状况调查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实施,旨在全面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活动状况。调查覆盖了北京、山西、吉林、江苏、江西、河南、广东、四川、云南、甘肃共10个省(市),对象为6~19岁的在校青少年。

根据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资料中县(区、市)年龄结构数据,采用与规模成比例的3阶段PPS抽样方法。将10个省(市)1 079个县(区、市)作为一级抽样框,依据《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所列顺序排列随机抽取。第1阶段,每个省抽取15个县(区、市)、直辖市抽取8个区(县)作为调查县级样本,10个省(区、市)共抽取143个调查县(区、市)。第2阶段,根据抽样设计,在对样本县(区、市)按年级分层后(从小学1年级到高中3年级共12层)将省、地市、县(区、市)、学校、年级信息编制复合编码作为二级抽样框,随机抽取接受调查学校中的具体班级,共计3 432个班。第3阶段,在被抽中的班级中,依据性别进行排序,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每个班级中抽取13名学生(直辖市24名)接受问卷调查,剔除缺失值后,最终有效样本共43 227个。

3.2 变量测量

3.2.1 因变量:中到大强度身体活动(MVPA)

国际上关于青少年身体活动有益健康的具体建议为“每天累计至少60 min中等到大强度身体活动”。因此,本研究以每天60 min及以上中等到大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 to Vigorous-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MVPA)作为身体活动推荐量,并将其定义为身体活动达标率,并以此为因变量(0=未达到,1=达到)。

3.2.2 自变量:同伴身体活动

1. 同伴陪伴行为:与同伴经常一起进行身体活动的频率,由问题“你和朋友(同学)在课外经常一起做这些事情吗?(看电视体育比赛或体育节目,去现场看体育比赛,讨论跟体育有关的事情,参加体育运动)”的4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拟合而来,得分越高,一起进行体育活动的频率越高。

2. 同伴信息指导:在身体活动中是否曾得到过同学(朋友)的指导(0=否,1=是),由问题“你在课外体育锻炼中,曾得到过以下哪些人的指导?1=老师,2=家长,3=体育专业教练,4=同学(朋友),5=社会体育指导员,6=志愿者,7=其他,8=没有指导,9=没有课外锻炼”中选项4“同学(朋友)”转化而来。

3.2.3 控制变量

本研究控制变量包括个人运动能力、家庭经济条件、人口统计学变量。个人运动能力通过问题“和同龄人相比,你的运动能力?1=差、2=一般、3=好”进行测量。家庭经济条件通过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固定财产拥有量(FAS)测量。父母受教育程度包括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或中专、4=大学专科、5=大学本科及以上5个等级,家庭固定财产拥有量通过“父母是否工作”“家中是否有车”“家中是否有电脑”“是否有自己的房间”4个财产指标测量,分为1=差、2=一般、3=好3个等级。在划分变量时进行了嵌套式定义,首先将父母有工作、且家中至少有一辆车、且家庭至少有一台电脑、且子女有自己房间的家庭划为中等收入家庭;在中等收入家庭基础上有两辆及以上汽车、且有两台及以上电脑者为高收入家庭,其余样本为低收入家庭。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0=女,1=男)、年级、户籍类型(0=农业,1=非农业)、民族(0=少数民族,1=汉族)。

3.3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Logistic模型估计同伴支持行为对青少年身体活动达标率的影响,模型设置为:

4 研究结果

4.1 样本基本特征

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身体活动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议》中提出关于5~17岁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有益健康的具体建议,即“为增进心肺、肌肉和骨骼健康,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风险,建议应每天累计至少60 min中等到大强度身体活动。同时,每周至少应进行3次高强度身体活动,包括强壮肌肉和骨骼的活动等”。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表1),仅有2.3%的被调查青少年达到国际身体活动推荐量,在身体活动中曾经得到朋友指导的比例约为5.5%,认为自身运动能力较差的比例约为9.28%。被调查的青少年中,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者的比例约为8.08%,中等水平的比例约为39.15%,经济条件较差的比例约为52.77%。

表1 本研究样本特征

4.2 同伴支持行为对青少年身体活动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以身体活动达标率为因变量,以同伴间的陪伴、信息指导行为为自变量,以性别、民族、户籍类型、年级、父母受教育程度、运动能力和家庭经济背景为控制变量构建Logit模型。分析可知,性别、户籍类型、年级、父母受教育程度、同伴间的陪伴行为、信息指导行为、运动能力和家庭经济背景对青少年身体活动达标率具有显著影响。在同伴间的体育行为中,陪伴与融合行为对身体活动达标率具有显著正影响,控制其他因素后,同伴陪伴因子每增加1个单位,青少年身体活动达标率将提高46.81%①。信息指导行为对身体活动达标率也具有显著正影响,控制其他因素后,曾得到同伴指导的青少年身体活动达标率是未曾得到同伴指导者的1.29②倍。同伴之间在身体活动中陪伴与融合、信息指导的支持行为能够显著增强达到国际身体活动推荐量的可能性,研究假设1和2得到验证(表2)。

4.3 同伴支持行为对青少年身体活动影响的群体差异

4.3.1 不同年级间的差异

以青少年身体活动达标率为因变量,以学校性质为分类,构建Logit回归模型。分析可知,同伴陪伴行为在3个模型中均对身体活动达标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对高中组的影响最为强烈,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同伴陪伴因子每增加1个单位,就读高中的青少年身体活动达标率将提高83.86%,而小学、初中组则分别提高37.99%和36.07%。在3个模型中,同伴指导均对身体活动达标率没有显著影响。在同伴间的支持行为中,同伴陪伴行为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积极影响更加稳定,并且对就读高中的青少年影响最大,研究假设3得到验证(表3)。

4.3.2 不同运动能力者的差异

以运动能力为分类,分别构建Logit回归模型。分析可知,同伴陪伴行为仅对运动能力一般和运动能力好的青少年身体活动达标率有显著正影响,且对后者的影响程度更大,但对于运动能力较差者没有显著影响。同伴指导仅对运动能力好者达到身体活动推荐量有显著正影响。同伴间的支持行为(包括陪伴行为、信息指导行为)等对运动能力较好者的身体活动影响更为显著;但对于运动能力较差者而言,尽管有同伴间的支持行为,其身体活动也难以获得有效提升,研究假设4得到验证(表4)。

表2 身体活动达标率回归模型

注:*表示<0.05, **表示<0.01,***表示<0.001,下同。

表3 分年级身体活动达标率回归模型

4.3.3 不同家庭经济背景者的差异

以家庭经济背景分类,构建Logit回归模型。分析可知,同伴陪伴行为在各个模型中均对青少年身体活动达标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对家庭经济背景好者的影响程度最大,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同伴陪伴因子每增加1个单位,其身体活动达标率将提高59.36%。但对于家庭经济背景差和一般者,该影响分别提高49.33%和37.57%。 同伴指导对家庭经济背景差者的身体活动达标率影响不显著,但对家庭经济背景一般和好者均具有显著的正影响。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家庭经济一般者中,曾得到同伴指导的青少年身体活动达标率是未曾得到朋友指导者的1.51倍。由此可见,同伴间的支持行为对于不同家庭经济背景者的影响机制不同,对于家庭经济背景较好的青少年,同伴陪伴行为和信息指导行为能够同时发挥作用,但家庭经济背景差者仅受到同伴陪伴行为的影响,研究假设5得到验证(表5)。

表4 不同运动能力者身体活动达标率回归模型

表5 分家庭经济背景身体活动达标率回归模型

5 分析与讨论

同伴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情境。本文着重讨论了同伴支持行为对青少年身体活动之间的关系,为同伴关系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路径提供初步实证研究结论。

分析结果显示,超过90%的被调查者认为自身运动能力较强,但仅有2.3%的被调查青少年达到国际身体活动推荐量,身体活动量仍处于较低水平。虽然曾经得到同伴指导的比例仅为5.5%,但本研究发现,积极的同伴关系有利于提升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参与程度,同伴之间的陪伴、融合和信息指导对青少年身体活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青少年倾向于和同伴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因为亲密的同伴关系可以促进双方认知、心理和情感的共同发展,但我们认为,同伴关系还为其增加身体活动、学习运动技能、发展社交能力提供了独特环境,它不仅为体育活动带来了陪伴,更为重要的,是为静坐少动行为提供了健康的替代方式。

在探讨同伴支持行为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的群体差异时,本研究发现,在同伴支持行为中,同伴陪伴行为对身体活动的积极影响更加稳定,尤其对就读高中的青少年而言影响最大。这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解释:1)年龄越大,越能从与同伴共同的身体活动中获得身心的满足和愉悦;2)身体活跃能够使青少年增强自尊,促进身体活动量的提升直到成年。对此,学者也在以往的研究中得到相似结论,认为身体活动中具有良好同伴关系的青少年,会从外界获取更多的运动支持、自尊互助及共享快乐,能够较好评估自身的生活质量,促进个体的积极情感,使个体获得更高的幸福感。

同伴间的支持行为对运动能力较好者的身体活动影响更为显著,但对于运动能力较差者而言,尽管同伴和朋友的支持为其增加身体活动提供了契机,但相比之下,运动能力的差距限定了同伴间的交往,使得共同参与身体活动变得困难,其身体活动也难以获得有效的提升。社会孤立和同伴伤害可能会限制身体活动作为健康的替代,例如,超重儿童会较少参加体育类活动,以避免同伴的嘲笑,减少来自同伴的伤害[10]。因此,当朋友对其身体活动产生影响时,同伴伤害行为与支持行为的影响可能共同发生,是限制运动能力较差的青少年参加身体活动的重要因素,独处时间的增加更会增加运动能力相对较差的青少年久坐的可能性,本研究佐证了健康的同伴支持关系在青少年身体活动发展中的重要性。

此外,同伴间的支持行为对于不同家庭经济背景者的影响机制不同。在被调查的青少年中,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者的比例约为8.08%,中等水平的比例约为39.15%,经济条件较差的比例约为52.77%。对于家庭经济背景较好的青少年而言,同伴陪伴行为和信息指导行为能够同时发挥作用,但家庭经济背景差者仅受到同伴陪伴行为的影响。从与父母互动开始,不同家庭背景中的青少年社会化历程便有所差异,这个过程间接的影响了青少年的交友模式,经济资本区隔了家庭层次,为青少年身体活动提供不平等的物质基础,父母的陪伴、角色楷模、经验诠释提供了另一种无形的支持,后者对型塑子女身体活动的价值认知和培养身体活动习惯更为重要。本研究认为,家庭背景较好的青少年行为方式更为趋同,对身体活动具有更为一致的认同,青少年之间的陪伴和指导更利于增加身体活动,这客观上增加了不同家庭层次的青少年身体活动量的差异,使得家庭背景在青少年身体活动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青少年的身体活动可能是成长发展中的一个根源性问题,全面分析影响身体活动的各类因素是解决身体活动不足的有效途径。本文将研究视角放置于同伴关系上,分析同伴支持关系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正向积极作用,其作用在于通过引导和改善同伴关系可能会对其身体活动有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家庭、学校、社会环境都可能会对积极同伴关系的稳定产生影响,并间接干扰身体活动,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未来研究中逐步探索。

6 研究结论

1. 同伴之间的陪伴与融合、信息指导等支持行为对青少年身体活动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同伴关系还为其增加身体活动、学习运动技能、发展社交能力提供了独特环境。

2. 因年龄、运动能力及家庭经济背景的差异,同伴支持行为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机制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1)同伴陪伴行为对身体活动的积极影响更加稳定,尤其对就读高中的青少年而言影响最大;2)同伴支持行为对运动能力较好者的身体活动影响更为显著,为运动能力较差者提供了增加身体活动的契机,但运动能力的差距限定了同伴间的交往,其身体活动也难以获得有效提升;3)家庭背景较好的青少年行为方式更为趋同,对身体活动具有更为一致的认同,客观上增加了不同家庭层次的青少年身体活动量的差异,使得家庭背景在青少年身体活动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全面分析影响身体活动的各类因素是解决身体活动不足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引导和改善同伴关系可能会对其身体活动有促进作用。

[1] 陈金鳌,蔡浩刚,陆阿明,等.少年体育参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41(2):121-126.

[2] 宋晓东.论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49-52.

[3] BAGWELL C L, NEWCOMB A F, BUKOWSKI W M. Preadolescent friendship and peer rejection as predictors of adult adjustment[J]. Child Dev, 1998, 69(1):140-153.

[4] BERKMAN L F, GLASS T. Social integration, social networks, and health[M]// BERKMAN L F, KAWACHI I. Social Epidemi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137-173.

[5] BUKOWSKI W M, HOZA B. Childhood friendships and psycholgical difficulties in young adulth hood: an 18-year follow study[J]. Eur chid Adolescent Psychiatry,2015,24(7):815-826.

[6] BYERS J A, WALKER C. Refining the motor training hypothesis for the evolution of play[J]. Am Nat, 1995, 146(1):25-40.

[7] CALFRAS K J, TAYLOR W C.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in adolescents[J]. Pediatr Exerc Sci, 1994, 1(2):3659-3668.

[8] DEATER-DECKARD K. Annotation: Recent research examining the role of peer relationship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pathlo-gy[J]. 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 2001, 42(5):565.

[9] EFRAT M 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er and/or friends influence and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a review[J]. Californian J Health Promot, 2009, 7:48-61.

[10] FAITH M S, LEONE M A, AYERS T S,. Weight criticism during physical activity, coping skills, and reported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ren[J]. Pediatrics, 2002, 110(2 Pt 1):e23.

[11] FITZGERALD A, FITZGERALD N, AHERNE C. Do peers matter? A review of peer and/or friends' influence on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American adolescents[J]. J Adolesc, 2012, 35(4):941-958.

[12] FULLIGNI A J, ECCLES J A, BARBER B L. Early adolescent peer orientation and adjustment during high school[J]. Dev Psychol,2001,37:28-36.

[13] HAMM J V. Do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The variable bases for African American, Asian Americ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adolescents' selection of similar friends[J]. Dev Psychol, 2000, 36(2):209-219.

[14] HASELAGER G J T, HARTUP W W, LIESHOUT C F M V,. Similarities between friends and nonfriends in middle childhood[J]. Child Dev, 2010, 69(4):1198-1208.

[15] HEANEY C A, ISRAEL B A. Social networks and social support[M]// GLANZ K, RIMER B K, LEWIS F. Health Behaviour and Health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97: 179-205.

[16] IEVERS-LANDIS C E, BURANT C, DROTAR D,. Social support, knowledge, and self-efficacy as correlates of osteoporosis preventive behaviors among preadolescent females[J]. J Pediatr Psychol, 2003, 28(5):335-345.

[17] KAY T. The family factor in Sport: A review of factors affecting sports participation[M]// ENGLAND S. Driving Up Participation: The Challenge for Sport. London: Sport England,2004.

[18] KELDER S H, PEERY C L, KNUT-INGE K,. Longitudinal tracking of adolescent smoking, physical activity, and food choice behaviors[J]. Am J Public Health, 1994(84):1121-1126.

[19] KIRBY J, LEVIN K A, INCHLEY J. Parental and peer influences on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Scottish adolescents: a longitudinal study[J]. J Phys Act Health, 2011, 8(6):785.

[20] KOCHENDERFER B J, LADD G W. Peer victimization: Cause or consequence of school maladjustment?[J]. Child Dev, 2010, 67(4):1305-1317.

[21] KUNESH M A, HASBROOK C A, LEWTHWAITE R. Physical activity socialization: peer interactions and affective responses among a sample of sixth grade girls[J]. Sociol Sport J, 1992, 9(4):385-396.

[22] KUPERSMIDT J B, DODGE K A. Children's peer relations : from development to intervention[J]. 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 2004(4):233.

[23] LINDQUIST C H, REYNOLDS K D, GORAN M I. Sociocultural determina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children[J]. Prev Med, 1999, (29):305-312.

[24] MCGUIRE K D, WEISZ J R. Social cognition and behavior correlates of preadolescent chumship[J]. Child Dev, 1982, 53(6):1478-1484.

[25] PARKER J G, ASHER S R. Friendship and friendship quality in middle childhood: Links with peer group acceptance and feelings of loneliness and social dissatisfaction[J]. Dev Psychol, 1993, 29(4):611-621.

[26] POULIN F, BOIVIN M. The role of proactive and reactive aggression i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oys' friendships[J]. Dev Psychol, 2000, 36(2):233.

[27] POULIN F, CILLESSEN A H N, HUBBARD J A,. Children's friends and behavioral similarity in two social contexts[J]. Soc Dev, 1997, 6(2):224-236.

[28] RUBIN K H, BUKOWSKI W M, PARKER J G. Peer interactions, relationships, and groups[M]//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7:571-645.

[29] SÄÄKSLAHTI A, NUMMINEN P, VARSTALA V,. Physical activity as a preventive measure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s in early childhood[J]. Scand J Med Sci Sports,2004, (14):143-149.

[30] SALVY S J, BOWKER J W, ROEMMICH J N,. Peer influence on children’s physical activity: An experience sampling study[J]. J Pediatr Psychol, 2008, 33(1):39-49.

[31] SCHNEIDER B H. Friends and Enemies: Peer Relations in Childhood[M]. London: Arnold, 2000.

[32] SETTERTOBULTE W, MATOS M. Peers and health[M]// CURRIE C,. Young People’S Health in Context: International Report from the HBSC 2001/2002 survey. WHO Policy Series: Health Policy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ssue 4. Copenhagen: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2004.

[33] SMITH A L, BIDDLE S J H. Youth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r: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J]. Med Sci Sports Exerc, 2008, 46(3):520-528.

[34] SMITH A L, ULLRICHFRENCH S, WALKER E I,. Peer relationship profiles and motivation in youth sport[J]. J Sport Exerc Psychol, 2006, 28(3):362-382.

[35] STIGMAN S, RINTALA P, KUKKONEN-HARJULA K,. Eightyear-old children with high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have lower overall and abdominal fatness[J]. Int J Pediatr Obes,2009(4):98-105.

[36] VOORHEES C C, MURRAY D, WELK G,. The role of peer social network factors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adolescent girls[J]. Am J Health Behav, 2005, 29(2):183-190.

[37] WELK G J. The youth physical activity promoting model: A conceptual bridge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J]. Quest,1999(51):5-23.

[38] WHEELER S. The significance of family culture for sports partic-ipation.[J]. Int Rev for the Sociol Sport, 2011, 47(2):235-252.

[39] WHO. Global recommendations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health [EB/OL]. http://www.who.int/dietphysicalactivity/factsheet_reco-mmendations/zh/index.html.

① (e0.384-1)×100%=46.81%,下同。

② e0.260=1.29,下同。

The Influence of Partner Support Behavior on Adolescents’ Physical Activity

WANG Fu-baihui1,WANG Yuan-chao2,TAN Zhi-ye2

1. China Instirue of Sport Science, Beijing 100061, China; 2. Remin V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China.

The lack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adolescent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nd the social support provided b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can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ffect the physical activity of adolescents. Partner is an indispensable social situation in the growth process of teenagers. Using data from the survey of physical fitnes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2016,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ner support behavior and adolescent physical activi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pportive behaviors of partner companionship, integration and information guidance had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physical activities of adolescents.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partner support behaviors on the physical activities of adolescents was different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age, athletic ability and family economic backgrou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lies in that it may promote physical activity through guidance and improvement of partner relationship. Family, schoo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can all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positive partner relationships and indirectly interfere with physical activity. These problems need to be explored step by step in future research.

1002-9826(2018)05-0018-07

10.16470/j.csst.201805003

G80-05

A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横向课题(B18-03)。

王富百慧,女,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健康行为、健康老龄化、科学健身指导、公共政策与人口管理, E-mail: wangfubaihui@ciss.cn。

猜你喜欢
达标率同伴陪伴
陪伴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陪伴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寻找失散的同伴
卷烟企业调入烟叶的等级质量探讨
卷烟企业调入烟叶的等级质量探讨
2014年乘用车企平均油耗公布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